「少跑路」「少等待」安慶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改革

“最多跑一次”

國務院印發的《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難點、政務服務的堵點和痛點,因事制宜,對各類辦事事項分別提出有針對性的推進方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的意見》也提出要“努力實現本級公共服務項目1個工作日內、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不動產權證5個工作日內、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5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13550’行動)”的具體要求。

我市自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以來,不動產登記與房屋交易、稅收徵管等工作聯繫密切、銜接順暢,各項業務辦理平穩有序。但從企業和群眾辦事體驗來看,依然存在簡化優化服務流程不徹底、網上服務事項不全面、創新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營商環境的提升。

4月10日,市政府就“互聯網+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專題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成立“互聯網+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改革任務落實,正式啟動改革工作。6月1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推進城區“互聯網+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方案》,明確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企業和群眾不動產登記需求為導向,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手段,以當前我市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及稅收徵管等工作銜接水平為基礎,加強部門協作共享,充分簡化優化服務流程,大大提高辦事效率,明顯減少辦事環節,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全業務、全流程、跨部門“最多跑一次”。

推出七大措施

統一窗口受理。在市政務服務中心服務大廳設立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綜合受理窗口,統一受理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事項,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性收取不動產交易、稅收申報、不動產登記所需全部材料。同時改造政務服務大廳,使之能適應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和提速增效的要求。

優化工作流程。綜合受理窗口統一收取房產交易、稅收、不動產登記所需申報材料,並通過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當場完成交易,核稅,窗口人員一次性完成面籤,出具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受理憑證(含繳費通知),並將申請材料轉遞不動產登記部門。登記部門收到稅費繳納信息後,完成審核、登簿、繕證,信息通知申請人在領證窗口領取登記結果,或將登記結果通過EMS快遞等方式送達申請人。

實現信息共享。按照信息共享要求,研究制定了信息交換辦法。在“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中設立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綜合平臺,交易、稅務、登記部門按照信息共享的要求,升級改造各自信息系統,增加安全設備,實現網絡互通、信息自動推送交換和實時共享,加快數據歸集應用,按照“無條件歸集、有條件使用”原則,將數據歸集到“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使共享通道及時打通。

綜合收費。實現綜合受理窗口一單制,統一製作受理憑證暨稅費繳納憑證,由受理窗口提供給當事人,由當事人自行至綜合收費窗口繳納或網上支付完成,由銀行設置綜合收費賬戶,做到定時清分。

運行標準化。各部門嚴格落實辦理事項的標準化,認真落實“四個一律”,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的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打造“三最”成效,通過網絡上能掛、錄申請材料信息的,原則上只需申請人簽字確認,不再讓申請人書面填寫申請內容。

互認辦理結果。交易、稅務、登記部門互認辦理結果,交易、稅務部門完成交易、核稅後,應當將結果實時反饋登記部門。登記部門完成登記後,應當將相關登記信息及時反饋交易、稅務部門,實現辦理結果互認共享。

材料統一歸檔。申請當事人只需提交一套紙質材料,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完成後,紙質材料由登記部門統一收集存檔,檔案實行交易登記檔案一體化兩部門共管,數據信息向稅務部門推送。

讓群眾“少跑腿”

據瞭解,經過此次改革,我市已經或預期取得五個方面的主要成效。

“並”窗口,讓群眾“少跑腿”。將3個部門的3個窗口整合為1個窗口,統一受理不動產交易、稅收、登記事項。一次性收取3個部門所需全部材料。按照不缺、不漏、不重複原則,製作統一申報材料目錄向社會公佈,實現交易、納稅、登記並聯同步辦理,並統一對外承諾辦理時限。

“簡”環節,讓群眾“少等待”。實行綜合受理後3個部門12個環節精簡到1個窗口5個環節,直接減少一半以上,大大壓縮了辦事時限,提升了服務效率,真正實現了群眾辦證“少等待”。不動產登記法定辦理時間30個工作日,之前我市辦理承諾時限15個工作日,改革後商品房買賣及存量房的轉移承諾辦理期限是5個工作日。申請人領取了《不動產登記業務受理暨稅費繳納通知書》,稅費繳清後,不動產登記開始計時辦證時間(不含公告、公示和補正材料時間)。對於批量業務或多種登記類型合併辦理的,按照法定期限辦理。

“架”平臺,讓信息“多跑路”。構建房產交易、納稅、不動產登記綜合受理平臺,按照“無條件歸集、有條件使用”原則,將數據歸集到平臺。目前涉及到的住建部門網備系統、交易審核系統、維修基金徵管系統,地稅納稅評估系統、核稅系統,國土不動產登記系統等6個系統已共享政府“一張網”,申請人只需提交一套紙質材料,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後,紙質材料由登記部門統一收集存檔,數據信息向各部門推送,辦理進度及時反饋,交易、稅務、登記部門互認辦理結果。

“新”支付,讓繳費“更便捷”。綜合受理平臺統一製作受理憑證暨稅費繳納憑證,實現綜合受理繳費“一單制”,由受理窗口提供給當事人,當事人自行至綜合收費窗口繳納,或是選擇網上完成支付,由銀行設置綜合收費賬戶,做到定時清分,各項稅、費更透明,繳費更輕鬆便捷。

“減”材料,讓群眾“多方便”。各部門嚴格落實辦理事項的標準化,認真落實“四個一律”,打造“三最”成效,通過網絡上能掛、錄申請材料信息的,原則上只需申請人簽字確認,不再讓申請人書面填寫申請內容。據統計,新模式運行後共取消不符合規定或重複的申請材料近百項,減少近4成,其中不動產轉移登記涉及交易、辦稅、登記材料減少材料73項,減少近6成,方便了群眾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