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大講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閃耀著哲學光芒

理论大讲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哲学光芒

理论大讲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哲学光芒

新時代呼喚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深刻哲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光芒。

體現了科學的唯物主義實踐觀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它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中國共產黨歷來堅持實踐第一原則,注重一切從實際出發,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漸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實現我國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辦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礎。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結合世情國情黨情的基礎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逐漸形成了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指導思想直面時代挑戰,著眼時代要求,解決時代問題,始終貫穿著科學的唯物主義實踐觀,是當代中國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對於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為了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補齊扶貧開發這塊“短板”,既不能脫離實際想當然,也不能頭腦發熱亂作為,必須“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一切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科學規劃。只有結合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勢利導,找準貧困地區的優勢和特色,找準貧困戶的“窮根”,才能真正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才不會白白耗費人財物等各種稀缺扶貧資源。

反映了鮮明的唯物辯證法原理

恩格斯在《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一文中指出:“蔑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黨員幹部必須認真學好辯證法,並能夠在工作中全面、聯繫、發展地看問題。一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對立統一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在工作中既要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又要抓重點帶一般。“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及改革進程中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矛盾分析法,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要論斷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揭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渴望,對今後黨和國家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普遍聯繫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求黨員幹部在工作中必須用聯繫的而不是孤立的觀點看問題。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但發展絕不是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決不能打著發展的旗號破壞生態環境,政績考核不能再簡單地以GDP論英雄,堅決反對帶血的GDP,加快推行綠色GDP績效考核,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牢牢守住“兩條底線”。三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內外因相結合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為,精準脫貧既要發揮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也要激活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一方面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幫貧助困中的使命和責任,對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另一方面注重調動貧困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認為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只有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才能不斷增強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彰顯了堅定的人民史觀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對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這一論述體現了黨情繫群眾、關注民生的為民情懷,體現了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歷史擔當。“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過是空中樓閣,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國共產黨為民謀福祉的改革決心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最大程度地凝聚了社會共識,找到了人民群眾滿意的“最大公約數”,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為了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切實加強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把人民立場融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過程,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郝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