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製造業給力
“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保持平穩,新動能加速成長、新支撐加速形成、新產業加速壯大,符合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志強介紹,今年1至5月,重慶高技術產業和電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7%和18.3%。其中,電子製造業對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超八成、達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進出口總額增長11.5%,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7%,貨運量增長11.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1.8%。
王志強表示,重慶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的“Y”字形聯結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提出以來,重慶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深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拓展開放通道、完善開放口岸、提升開放平臺、壯大開放主體、優化開放環境,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提速推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鐵路網達2500公里
與此同時,在壯大對外開放平臺,集聚開放發展新動能方面。重慶充分發揮兩江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依託兩江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7個國家級開發區、7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載體,初步形成“1277”國家級開放平臺體系,出臺相關配套文件,推動開放平臺協同創新發展。建成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重慶口岸7×24小時通關全覆蓋,與20多個歐洲國家實現海關關檢互認。2017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4508億元人民幣,佔GDP的23.1%,同比增長8.9%,總值在全國31個省市中居第12位,西部第2位,其中出口值居西部第1。
在渝投資企業500多家
重慶在推進全域國際合作,開創開放發展新境界方面,堅持“引進來”、“走出去”並重。佈局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智能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等專項行動,吸引美國、德國、法國、奧地利、韓國等國家企業紛紛前來投資,相繼建成中德、中意、中英等12個國際合作產業園,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279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渝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00多家,電子產業已引進5大國際知名品牌商、6大代工商和900多家零部件配套廠商,形成了世界級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大力支持長安、力帆等本土企業在海外投資建廠、設立研發中心,大龍網在俄羅斯、波蘭等10多個國家布點,帶動5000多家企業的產品走向海外市場。同時,重慶積極參與中國—中東歐、中俄兩河流域、中國—東盟、中美、中澳省州長論壇等多雙邊合作機制建設,著力加強國際人文交流與合作。
據瞭解,截至2017年底,重慶國際友城達到42個,外國駐渝領事機構達到10家,對53個國家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名留學生在渝學習,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4000餘名。自2015年3月國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佈以來,重慶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840餘個項目合作,雙邊投資總額超過320億美元。
閱讀更多 上游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