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端NO.1到締造行業現象:卡薩帝12年「大海造船」

一則關於卡薩帝的信息近期在業界廣為傳播:上海某用戶購買了一件價值不菲的皮衣,因擔心乾洗店的交叉汙染從不敢清洗。在看到皮衣經卡薩帝空氣洗洗衣機護理後變得煥然一新,她不僅買下了這款產品,還陸續推薦45位親朋好友購買。

從高端NO.1到締造行業現象:卡薩帝12年“大海造船”

事實上,這並非個例。據統計,多數消費者在成為卡薩帝用戶後,不僅會自己重複購買,同時也願意推薦給親朋好友,而用戶對卡薩帝特有的這種高度信賴也被行業釋義為“卡薩帝現象”之一。“高增長、高份額、高單價”是該現象最有力的註腳。2017年,卡薩帝以全球市場最高平均單價,實現收入增幅高達41%,同期歐美高端家電品牌增幅僅為3%-5%。僅用12年,卡薩帝從國際競爭最為激烈的高端家電市場成功突圍,不僅打破了“洋品牌”的壟斷,還成為高端家電的最新代名詞。

勇闖高端 “卡薩帝現象”難以複製

從高端NO.1到締造行業現象:卡薩帝12年“大海造船”

細心的人會發現,卡薩帝的每一款家電產品都有明顯的品牌識別度,譬如上下兩個筒的雙子洗衣機、左右分體的卡薩帝天璽空調、抽屜式冰箱等。在用戶看來,卡薩帝總能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品位、體驗和使用價值,這些高度差異化的產品創造出一種卡薩帝所獨具的文化氛圍。李華剛對此做了凝練的概括,本質是把用戶當成上帝,真正為愛而生,也要解決他的實際困難,滿足他的需求。

近兩年,競爭對手開始回過味來,紛紛準備在高端市場大幹一場時,卻發現卡薩帝的成功經驗已然無法複製。究其原因,正是卡薩帝在12年成長為一個國際高端品牌的經歷中,逐漸沉澱出了上述獨特且強大的品牌特質,並外化表現為“卡薩帝現象”。業內將這種現象從用戶、客戶和行業三個維度進行了提煉。

第一類是用戶角度,表現為“願意買,也願意賣”。用戶購買家電產品是正常的消費行為,但是卡薩帝的用戶自發地向他人推薦這個品牌就顯得不同尋常,例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上海用戶。這說明卡薩帝獨具的高端價值已經打入用戶心智,在他們的認知中已經將卡薩帝視為高端家電品牌的代名詞。這種自願向他人推薦一個品牌的行為突顯了卡薩帝的品牌張力。

第二類是客戶角度,表現為“願意賣,也願意買”。作為“最懂家電的人”,許多專業人士不僅自願成為卡薩帝的經銷商,還願意自己買卡薩帝產品,併為卡薩帝代言,親力親為推薦卡薩帝。

第三類是行業角度,表現為“願意學,學得很艱難”。比如2015年卡薩帝首創的雙滾筒雙子云裳洗衣機,一經推出市場上就出現了同款產品,然而仿品在運行時始終無法確保機身平衡。受限於技術實力,大多模仿者對於卡薩帝的模仿僅限於“高仿”、“半仿”,甚至“零模仿”。

儘管家電業發展近年來遇到了坎兒,但卡薩帝實現了逆勢而動,總能保持近50%的增速,用“卡薩帝現象”來解讀這種顯性輝煌是最合適不過的。

從價格到價值 卡薩帝抓住了兩個機會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在國內萬元以上價格單品家電市場,卡薩帝份額達到35%,在8000元以上洗衣機市場,卡薩帝的份額超過60%,其中滾筒洗衣機銷量是外資品牌的14倍,冰箱是外資品牌的1.6倍。

從市場數據來看,卡薩帝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高端家電第一品牌,也是中國市場培育出的唯一全球性中國高端品牌。卡薩帝的成功絕非偶然,除了契合中國經濟當下的新舊動能轉換,還在於消費升級和技術引領兩大因素的強力驅動。

從高端NO.1到締造行業現象:卡薩帝12年“大海造船”

著名學者、資深媒體人吳伯凡近期一直在觀察和研究卡薩帝的品牌現象。他認為,卡薩帝的與眾不同在於,面對升級的消費需求,總是能“通過自己的感受以及橫向和縱向的觀察發現並瞄準趨勢”;而當消費者改變需求,卡薩帝又能及時找到新的適配路徑。

“這就是優秀企業和平庸企業的最大差別。” 吳伯凡感慨道。他對卡薩帝敏銳捕捉消費升級趨勢的能力讚賞有加,因為這家企業總能圍繞用戶需求從無到有創造創新,做到“唯一性”,讓跟隨者可以模仿卻無法超越。

卡薩帝的產品在用戶眼裡同樣“不凡”。比如卡薩帝F+自由嵌入式冰箱,不僅是全球首臺F+格局冰箱,還搭載了卡薩帝首創的MSA控氧保鮮科技,通過氧氣調節食材呼吸,有效延緩食材衰老,養分流失,實現了細胞級養鮮,被行業認為領先其他高端冰箱一個時代。

如今,在歐美日韓曾經壟斷的高端家電領域,卡薩帝已經樹立起創新驅動的行業新標杆。

自下而上 卡薩帝創新是“大海造船”

前不久,新華社組織了一場專題研討會,探討卡薩帝打造國際頂級高端品牌的實踐路徑對於產業升級乃至整體經濟轉型的意義。如何創造頂尖品牌一直是個世界級難題,卡薩帝只用12年便破題,締造了家電業獨一無二的“卡薩帝現象”。與會專家和媒體爭相發問,秘訣在哪裡?

從高端NO.1到締造行業現象:卡薩帝12年“大海造船”

李華剛接受採訪時回應道,不管同行在想什麼,做什麼,卡薩帝的關注點永遠在用戶身上。很多企業都在追隨用戶,用戶想要什麼就幹什麼,而卡薩帝做的是“用戶追隨”。於是在家電界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奇特”畫面,很多高端圈層、業內人士主動傳播和推薦卡薩帝品牌,卡薩帝話題及產品在用戶社群裡得到廣泛分享和深度發酵。

“我們跟人家真的不一樣,所以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李華剛說。過去12年,無論產業經濟週期、家電市場怎樣變幻,卡薩帝從未受到影響,一直超高速增長。

上述“不一樣”深刻反映在創新路徑的差異上。所有高端品牌的研發都是自上而下:先判斷市場上需要什麼,企業依此提出創意變成產品然後市場推廣,如果不成功就打折。卡薩帝的研發則是自下而上,圍繞用戶需求迭代,從不打價格戰。“創意都來自大眾。”李華剛說。

在卡薩帝的發展理念中,最重要的是以“自下而上”的社群經濟模式構建屬於自己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中不僅有企業和用戶兩方,還同時存在著多方面的資源。其最大優勢在於能夠保證與用戶、資源方零距離交互時,挖掘出更多創意和解決方案,可以第一時間響應用戶需求。

“我們有一個研發生態圈,眾多高端品牌工程師可以和我們合作機器外觀的研發,日本三洋可以參與我們工藝標準的制定。”李華剛表示。在精準把握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卡薩帝聚集並整合了全球設計、研發、製造及採購等海量外部資源,再輔以一流的製造能力,全球創新理念得以注入卡薩帝產品,真正滿足全球高端用戶的需求。

吳伯凡剖析了這兩種創新方式的不同。自上而下就像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造船,結果“差不多一半的沉船發生在首航中”。自下而上是從真實需求出發,打破封閉式創造的桎梏,更符合進化論,就像“大海在造船”。之於卡薩帝,“大海”就是生態圈底層的用戶需求。

在吳伯凡看來,卡薩帝自下而上的迭代、演化和創新模式特別值得正處於轉型期的企業,尤其是製造企業學習和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