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熬過了低迷的六月天,終於進入燥熱的暑期檔,整個電影市場就好像豔陽高照的天氣一般掀起了層層熱浪。

娛小妹(ID:baoyu_18)上週去看了《我不是藥神》的點映場,很負責任的說真是滿滿的驚喜。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本來是帶著喜劇的觀影預期入場,最後卻通紅著眼圈散場,全場集體抽泣的聲音就是影片最好的評價,今年的年度十佳《我不是藥神》必然位列三甲沒跑了。

再就是姜文導演的新片《邪不壓正》,高曉松在微博上形容這部電影“荷爾蒙滿屏飛濺,愛恨劈頭蓋臉”,優雅又不失騷氣的矮大緊式點評,搞的我越發的想要感受這股接著地氣的躁動不安。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不過呢,說這些七月新片都只能算是映前預熱,今天的主角我們還是要聊一下這部緊抓六月尾巴的《動物世界》。

這一次的《動物世界》沒有非洲大草原和趙忠祥,只有“腦子有病”的李易峰和一群同樣被獸性本能所支配的人類。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動物世界》作為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放映結束後全場媒體觀眾起立鼓掌,在國內也算是活久見的場面了,無論如何這都是影片的一種殊榮。

影片上映之前,娛小妹的朋友圈裡就已經被各種李易峰的封帝之作、年度國產最佳之類的溢美之詞刷屏,搞得沒能前往上影節的娛小妹心中一片悽然。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所以影片剛一上映,就立馬屁顛屁顛的跑去影院一睹為快,先來說下整體的觀影感受,這是一部很有態度的商業類型片,爽快炫酷就是這類影片的追求。

看得出製作團隊在這兩點上下足了功夫,以這兩點標準來衡量的話,《動物世界》算是水準之上,節奏不亂劇情連貫,尤其是後半程的船上戲碼,高潮迭起反轉不斷,展示了導演對故事充分的掌控力。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另外,每當男主鄭開司彷彿開掛般對比賽審時度勢時,導演都會貼心的配上牌面的動畫演示,

就像是服務於陳述的PPT,讓觀眾不至於被鄭開司侃侃而談的燒腦邏輯說的一臉懵逼。

可以說用戶體驗相當友好,整體4星,不吹不捧。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其實,整部影片的重點是集中在船上的那場比賽,前面的劇情只是為了交代人物的性格,並且給出合理的上船動機,這就讓劇情顯得薄弱而不夠豐滿。

但是韓延是個相當聰明的導演,他利用李易峰化身小丑的離線劇情規避了文戲拖沓的節奏失衡,還填充了劇情上的簡單,造成一種感官體驗上的豐滿假象。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這種打破二次元壁壘的誇張漫改手法又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觀影訴求,拳拳到肉的畫風就像一部爽文小說般痛快解恨,同時又替觀眾還原了當時腦補意淫的畫面,讓大腦產生滿足感。

但隨著劇情迴歸到現實主線,男主依舊沒有改變的一無是處,這種落差就會給人一種帥不過3秒的錯覺,而且這種YY般的大腦脫線通常都是出現在現實中不敢反抗的情況。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比如老闆的責罵、惡人的欺負這些有著壓抑憤怒的可代入情節,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的“當機”則屬於毫無規律可循的頻發事件,就連李軍的初次登場都能構想出一出狗血劇情,實在是有些招數用老的炫技之嫌。

早在《滾蛋吧!腫瘤君》上映時我就覺得導演是中了《白日夢想家》的毒,到了這一部貌似又染上了點《我是誰?沒有絕對的安全系統》的地鐵病。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所有小丑和怪物絞殺的畫面幾乎都發生在地鐵的車廂中,這就很容易想到這部名字齁長的影片中象徵黑客們聚集地的地鐵車廂。

不過,這種拍攝手法在國內電影中並不常見,也算是韓延身先士卒的趟出了一條屬於自己風格的先河。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說到韓延導演,可能很多小夥伴並不熟悉,他憑藉一部《滾蛋吧!腫瘤君》在當年收穫了5億票房和無數眼淚,成為了現象級的爆款電影,韓延也跟著一炮而紅。

可是本該再接再厲推陳出新的時候,韓延卻選擇閉關3年,目的就為了籌備這部《動物世界》,這也能看出這位80後導演不浮躁的追求。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動物世界》是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的《賭博默示錄》,男主的人設、上船的動機、遊戲的規則都是漫畫中劇情,包括開司這個男主名和一個屌絲上船被騙後突然頓悟的聰穎,都是原作中的設計。

甚至片中蘇可飾演的張景坤的扮相也是在致敬原著中男主伊藤開司的形象。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導演為了得到這部電影的改編權簡直是絞盡腦汁,最後給原著作者洋洋灑灑寫了一封1萬多字的信,才得到作者允許等劇本創作完成再行斟酌的應承。

嚐到甜頭的韓延又趁熱打鐵的寫了萬字的人物小傳才請動了《心理遊戲》的男主道格拉斯,這位老戲骨的加盟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不過,從影片呈現的質量來看,導演並沒有讓作者和演員失望,甚至整體遠超2009年的日本真人版《賭博默示錄》,至此在同一IP上我們終於有了遠比日版更好的作品。

影片的另一大看點就要屬視覺特效了,導演敲定改編權後又與為《魔戒》三部曲做特效的維塔公司槓上了。

網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就是導演在向製片人陳祉希清楚的描述自己對片中的一場飆車戲的構想時,感覺到了語言上無法傳達精髓的蒼白,於是他用模型拍攝了一段“追車大戲”,從而搞定了預算的追加投入也間接促成了與維塔公司的合作。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不過呢,娛小妹在這裡想說句實話,這段“造價不菲”的車戲,除了視覺上的爽快之外,其實對整體劇情沒有絲毫影響,

即使減掉也不會有任何的不妥或劇情脈絡上的失聯,這就使得這份執著精神多少打了些折扣。

作為一名理科生,後半程邏輯縝密的推理劇情簡直就是我的嗨點,李易峰面對死局時的幾場分析戲幾乎都用到了心理學、統計學和概率論,這才有點博弈論的樣子。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相比之下《幕後玩家》中的選擇題實在太過兒戲了,誰能想到從小玩到大的石頭剪子布都能暗藏如此玄機。

雖說整體邏輯上依舊存在BUG,但這些都是希區柯克所說的冰箱效應,也就是在觀影結束後腦中突然閃回某片段仔細回想才能發現的紕漏,這種不足以對觀影體驗產生任何影響,更不會打斷思維的連續性,也就無傷大雅了。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不過,娛小妹開了個腦洞,如果按照劇中的邏輯,欠債無力償還時,只要上了船贏了遊戲就可以一筆勾銷,同時還可以和朋友一起登船。

既然如此的話,只要和朋友在外面各借一筆鉅款,然後一同登船無論是不是打平局牌還是贏了一顆星之後再歸還都無所謂,最後都可以穩妥贏下比賽。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如果要考慮人性貪婪的話,在電影中1顆星才50W,在外面少說借個幾百上千萬,這種利益差距完全可以對沖掉人性的風險,這哪裡還是什麼黑暗勢力在放高利貸,這簡直就是一條助人為樂的生財之道嘛。

最後再來說一下李易峰,很多人都說這是李易峰的演技巔峰,其實所謂的巔峰也只是說明演員和角色的契合度更高一些。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這部戲中的鄭開司就好像是為李易峰量身訂製的一樣,很討巧的規避了李易峰的軟肋文戲,但前半段和周冬雨的感情對手戲,尤其是離別那一段,周冬雨的氣場和表現是絕對好於李易峰的,而且是高下立判。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可到了船上之後,李易峰的就變得如魚得水收放自如,雖說靠這部片子去爭個影帝啥的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比起他以往的角色肯定是高出數籌不止。

而且李易峰也深知一個高度契合的角色可遇不可求,所以在片場更是格外的努力,連導演都讚賞有加。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其中有一場演員陷入泥潭中的戲,由於搭景困難,李易峰就整整一天都站在泥潭裡沒有出來,這種拼勁兒說一句敬業不為過吧。

演員的努力與否,從主演作品的質量就可以讓大家有目共睹,娛小妹絕對不是李易峰的粉絲,但是網絡上一些對他有偏見的觀眾也實在是怨念太重。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盲目所導致的慣性思維只能看到自己的優秀和別人的不足,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多數時候,因為否定所帶來的成就感,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真的很牛B。

關於影片從頭至尾在探討的人性,娛小妹不想在這裡誇誇其談的直抒胸臆,因為人性的複雜不是一兩句可以闡述清楚的。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而且我不覺得那個老千張景坤有什麼錯,也不覺得李軍最後的黑化有什麼不妥,更不認為李易峰信守的道義就是清而不濁的高尚。

社會是一部機器,它有著自己運行的機制,也就是所謂的規則,人們做出的所有選擇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

“峰”迴路轉,《動物世界》來了

天生帶有自私基因的人類所做的一切利他行為都是帶有目的性的,說穿了最終要滿足的仍舊是自己的需求,所以李易峰信守的道無法做到普世。

最後還是那句話,

在世界沒有變得理想之前,不要太理想的活著,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