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了!殺豬公司12億營收11億是「造」的,帳上7億巨款也不見了

牛市到來的前夜,獐子島的扇貝一夜之間消失在茫茫大海,2018年,又上演了跑路第二季;

欣泰電氣一直跟著董事長打天下的財務總監,沒有在專業上說服證監會發審委,回到遼寧就直接到路邊刻蘿蔔章進行財務造假;

港股輝山乳業突然暴跌,短短十幾分鍾內跌幅便擴大至90.36%,報0.27元,創港股史上最大跌幅,後被曝出資金鍊斷裂。

……

東北銀向來豪爽,愛了就愛了,造假就造假了。跑幾隻扇貝算得了什麼,要搞,就搞大的呀。

近幾年平均營收12.5億,11個億是“造”的;

賬上趴著6.7個億,一年後,6.6935億蒸發了……

下面要說的這家公司,大家應該比較熟悉。

/ 01 /平均營收12.5億,90%是""的?真實的公準股份長什麼樣?

老巴說,只有在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知道誰一直在裸泳

公準股份(830916.OC)姍姍來遲的2017年的年報,業績大變臉。潮水終於退去了。

2017年公準股份的營收只有1.2億元,與2016年13.93億元相比,縮水91.35%;2017年虧損1492萬元,這是公司2012年有報表記錄以來,首次出現的虧損。

虧損可不是因為豬肉不好賣導致業績下滑,公司解釋說是因為因為會計差錯調整,未追溯調整之前的報表所致。不過具體是怎麼個差錯法,並未進行詳細說明,畢竟,"算錯賬"很尷尬的。

注意了,2017年1.2億元的營收中,還有4100萬元是會所無法通過獲取回函確認的。

這波會計差錯調整,公準股份前幾年的淨利潤全都"付諸東流"。2017年報顯示,年初未分配利潤調減 6.73億元,原本5.29億元。這下可好,未分配利潤變成了-1.58億元。

這可能才是公準股份真實面貌的一角

這家公司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沒聽過的朋友,讀懂君再囉嗦幾句。

公準股份位於黑龍江綏化海倫縣,2014年8月7日掛牌新三板。做什麼的呢?把活豬收購進來,宰掉解剖,再賣出去,簡單點說就是殺豬的。

2016年8月份,業內人士對該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之後描述,很難將眼前看到的一切與一個年銷售額在12億元左右的公司聯繫起來,更確切說,應該算是一個作坊。

切割車間裡合計大約50人左右,十餘人正圍著一個直徑2米左右的熱水鍋燙豬毛兒,而十餘人圍繞一條切割流水線則將已經殺死的豬切成兩片兒,剩下10餘人則負責將豬內臟和下水分揀。車間裡充斥著豬內臟的臭味,地上流淌著血水。冷庫在一旁鎖死了大門。

過去幾年裡,那裡每年貢獻的營收超過10億元,創造的淨利潤也都在1億元左右。2016年公準股份的賬上還有近7個億……

開眼了!殺豬公司12億營收11億是“造”的,賬上7億鉅款也不見了

"我女朋友就是海倫的,她說真不知道自己老家還有這麼藏龍臥虎的公司。當初XX為了把這家公司推上去,費老鼻子勁兒了,董秘也很活躍,經常在群裡發紅包跟大家互動。"某三板從業人員曾這樣說。

去年冬天,為公準股份掛牌的券商人員告訴讀懂君"這家公司很亂,沒什麼好了解的,如果你們要投資趁早算了"。因已離職,他並不願過多透露。

潮水退去,裸泳的公準股份即將被"ST",停牌前股價為0.35元/股,市值只剩8000多萬元。

/ 02 /因為"算錯賬",賬上的6.7億也沒了,當年公準股份吸引讀懂君眼球的鉅額銀行存款,也沒了。

2016年賬上趴著6.68個億的現金,到了2017年底,賬上只剩下65萬元。

開眼了!殺豬公司12億營收11億是“造”的,賬上7億鉅款也不見了

不過說實話,這波會計差錯的操作,有些莫名其妙,不僅沒有附註,操作也有點不按常規。"直接減少了經營積累,完全看不懂是哪裡出錯了,為什麼要調整",一位征戰會所多年的老司機對讀懂君表示。

會計差錯是指在會計核算時,由於計量、確認、記錄等方面出現的錯誤。銀行存款,在計量和記錄環節都不大可能連續發生錯誤,畢竟大家都讀過書,識得字。對於公準股份這類農企,最大的可能或許就是最為錯綜複雜的確認環節了

公準股份的供應商和採購商都是個人,發生交易的時間都是在銀行關門後。每日下午4點半開始,陸陸續續就有客戶拉著豬過來宰了,按照前幾年的業績來看,粗略估計公準股份每3分鐘要宰一隻豬,在一個較為老化的屠宰廠,好不忙活;

凌晨呢,大爺大媽們排隊拉豬肉了,人一多,排在後面的大哥大姐肯定又得催上了,一來二去,能不亂套?

你說,這確認環節是不是很複雜?要不能有這麼大偏差?

當然,"算錯賬"的代價可能是巨大的。2017年10月份董事長韓義文被調查後,公司全部董監高人員也都收到了立案調查的通知書。

開眼了!殺豬公司12億營收11億是“造”的,賬上7億鉅款也不見了

/ 03 /來自公準股份的教訓

儘管調查尚未有結論,但一家公司的董監高人員全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在新三板並不多見,可想而知公準股份這次事情搞的有多大了。

且不說投資過不過山海關,其實近幾年,公準股份一直在用行動默默告訴大家,它有問題。

首先是銀行存款的利息。公準股份2014年年報顯示,賬上現金4.28億元,利息收入只有95萬元,年利率0.22%;2015年年報顯示,賬上現金6.6億元,利息收入159萬元,0.24%;2016年年報顯示,賬上現金6.68億元,利息收入212萬元,0.32%。

公準股份本身是沒有太多大額資本支出的,一般擁有較多現金的公司,會和當地銀行談協議存款,通常利率不會特別低。而從利息數據看,公司拿的應該是普通活期利率。

同樣是活期,成大生物2017年賬上資金10.86億元,得到的利息是790萬元,0.73%。

賬上現金異常多,利息卻異常低,要麼是人好,不願意薅銀行羊毛,要麼就是根本沒那麼多錢。公準股份現身說法,告訴大家,後者概率更大。

其次是融資。2016年1月,公準股份以15元/股的價格向12名認購人發行股份,合計募資1.5億元。當時公準股份還處於停牌階段,股價為18.82元。而截止2015年底,公準股份賬上的貨幣資金多達6.6億元。

賬上辣麼多錢,仍要大筆融資,公司不捨得花自己的錢麼?不是啊,它可能只是想告訴你,自己沒錢吧。

那次融資,6名自己人認購了近半的出資額,控股股東韓義文出資2700萬元,其他5名公司內部人士出資3400萬元;7名新增投資者認購了剩餘的金額……

接著是質押借款。2016年8月,韓義文質押了4212萬股用於個人借款6000萬元。對了,這筆錢去年8月份已到期,不過至今尚未還上。

實際上,根據2016年的中報,公司賬上還趴著7.22億元現金。如果將賬上現金全部分紅,大股東韓義文持有公司股份72.53%,可以分走6.24億元,而且這筆錢還不用交稅

然而,韓義文沒有這麼做,毅然選擇質押股票借了60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