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无论是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的实践,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科学地回答了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习近平“三农”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科学理论,也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中国乡村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学习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探访在习近平“三农”思想指引下,我国“三农”事业的生动实践。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第四篇

特色农业显成效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各地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多地少怎么办?资源匮乏怎么办?……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也曾面临同样的挑战,而他高瞻远瞩地提出,福建要发展特色农业、大农业,搞好农业多种功能开发。这样有点有面有纵深的战略布局指引着福建走上了一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我们发展现代农业,不能沿用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要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省情、县情,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花钱省、多办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1998年 《加快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习近平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盛夏时节走进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仍然青绿的柚子挂在枝头,但空气中早已弥漫着清新的香气,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金秋时收获的喜悦。如果从1996年算起,这将是柚农们迎来的第23个丰收年了。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1996年10月2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平和县果树良种场,询问了解琯溪蜜柚产业的发展情况,当时的良种场厂长蔡顺其回忆道:

蔡顺其:(总书记)他在视察的时候,就一棵一棵树地看,看了一个多钟头,我们就把整个生产过程给他交流,他觉得非常满意,然后就问了我们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当农民种这个柚子有没有效益?第二句是,他这个产品有没有市场?当时平和的主要产业是水稻跟甘蔗,所以我们跟他说,跟水稻比(柚子)加四倍的效益,跟甘蔗比,加3倍的效益,所以他讲,应该号召乡里,组织农民放手大干。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小,怎么带动农民增收呢?习近平给出答案:走特色现代农业之路。习近平希望平和县立足资源特色,做强做大蜜柚产业,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蔡顺其:从市场上我们给他(习近平)分析,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是在南方的省级城市销售了。再一个我们周边地县市都销售了,柚子是采收完,也就销售完了。他觉得非常好了,就叫我们把产业做大,就要一个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了一个福建锦溪集团。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为了做强做大蜜柚产业,鼓励村民发展致富,当地政府加强了扶持和引导。漳州市农业局局长郭福泉介绍当时的情况时说:

郭福泉: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产业,鼓励干部可以带头去做种植。当时也实行一些政策,苗种有一些补贴、使用有机肥有补贴,一亩有机肥补200块给他。

在习近平“要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理念的指引下,福建各地的特色农业逐渐兴起。

“要根据市场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调整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习近平于2001年2月7日福建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的西坑村,是一个山村。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这里考察,看到村民挑着一担香蕉扁担下山,很不方便。西坑村党支部书记赖河山回忆说:

赖河山:看到那一对老夫妻挑香蕉出来,当时就没有开这条路,是从小路挑了出来,习总书记就说,你们要去帮助解决那个群众最困难的问题,挑了香蕉不要用人工,要用机械来运。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西坑村山地面积2万5923亩,而耕地面积只有1545亩,并且很多都分散、零碎,当地农民生动地说,是用一个斗笠就能盖住的“斗笠田”,小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很难改变。按照习近平的指示,当地立足特色,依靠科技的力量,让特色现代农业生根发芽。漳州市农业局局长郭福泉:

郭福泉:因为我们这边的气候,我们的条件,还有我们这边的种植技术,你要因地制宜,做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这种路子。还有小农户跟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这一条他也是这个思想,一家一户,你必须要跟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赖长明:总书记当时来的时候,说要搞好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浇水喷灌要尽量去投入,减轻人的劳动强度。

赖长明:第一还是品质,柚子经过多年的种植以后,它会发生一些变异,然后再从这些变异的品种,请农科院的专家过来进行品种鉴定,进行培育优化,选出适合发展的好品质的柚子发展起来,市场上反应口感比较好,品质比较好。

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平和县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开展蜜柚深加工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有效衔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原平和县果树良种场厂长蔡顺其:

蔡顺其:柚子的面积在扩大,能种的柚子基本上都种了;也请了福建农大、农科院,还有华中农大,研究水果保鲜,在清明节之前都一直销售,延长销售期。再一个研究深加工,加工成蜜饯、饮料。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由单一追求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漳州市农业局局长郭福泉:

郭福泉:你一定要做精品,一定自己做有质量的产品。我要营销,我要打造我自己的品牌,把琯溪蜜柚这个品牌给他打响,全国都知道,每一年都举办平和蜜柚节蜜、音乐节,再一个组织团队到大城市,包括大学里面,去开推介会。不但国内,还在国外拓展市场,推广电商技术,每年出口量都很大。

琯溪蜜柚被平和百姓称为“黄金果”、“致富果”,1996年,漳州平和全县蜜柚种植面积仅为13万亩,产值1.6亿元。如今,平和县琯溪蜜柚种植规模已达65万亩,蜜柚延伸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创下全国同类品种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国内市场份额和出口量等多个第一。

一颗小小的“黄金果”,承载的是当地农民群众的“小康梦”和“振兴梦”,折射出的正是特色现代农业中“特色”的力量。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所谓“特色”就是具有比较优势: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四)|特色农业显成效

【辛鸣:我们想搞好农业,要有科学的方法,要找对路子发展农业。总书记他在福建提出一个思路叫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让我们的农业具有了一种鲜明的现代特点、产业特点以及地域特点。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福建临海,而且山地多。发现种点茶叶,种点甘蔗、种点柚子,要比种粮食要好得多。当年总书记给福建农民算过一笔账,他说你看我们种甘蔗,就要比种粮食多出三倍收益来,种柚子,它收益可能会更高。既然如此,大家就要在具有我们福建特色的农业产业方面,要做好,搞产业特色,从单纯的粮食种植,走向农林牧副渔多业发展,这是一个特色。第二,要有我们福建自身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什么?比如像宁夏它是种枸杞,那么我们福建做茶叶。第三个方面,要有品牌特色,要做出我们福建自己的农业品牌来。】

【辛鸣:总书记当年在福建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它有一个鲜明的特色: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有效地与市场对接,如果你不能有市场意识,那么你这个农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所以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的特色产业,要到市场上去接受市场的检验,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了,才证明我们特色产业做好了。】

【辛鸣:其实我们现在也看到了,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农业必然要实现现代化,毫无疑问,现代农业要依靠现代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色是现代农业里边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和内在要求。如果说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有鲜明的特色,不能把自己的特色真正做大做强,那么你的现代农业也不可能在整个的农业发展竞争中间居于领先地位,获得市场优势。要把我们各地的特色给做出来,让现代农业真正具有各自的特色,有我福建特色的现代农业,有我河北特色的现代农业,有我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当我们真正做到这样的时候,我们就能做到,在面对国际竞争,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