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无论是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的实践,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科学地回答了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习近平“三农”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科学理论,也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中国乡村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学习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探访在习近平“三农”思想指引下,我国“三农”事业的生动实践。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第一篇

深化改革促发展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他在正定推行“大包干”,并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理念,使正定这个冀中平原农业县终于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从那时起就一直坚持的通过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思想正指引我国“三农”事业不断前进。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的习近平

“要继续放宽政策,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民有更多的发展余地,这是时代的要求,党的要求,农民的希望!”

——1984年12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放宽政策、振兴经济”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在河北省正定县厢同村,有一片一望无际的香菜田。初夏时节,正是这里最繁忙的时候。香菜已经长出绿油油的苗芽,在金色的麦田旁显得朝气蓬勃。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钱永军的香菜地

钱永军是厢同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这片香菜田的经营者。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在田里,对于田间管理每个细节,都要亲自监督。他说,这片田全都是从村民手里租来的,只有种好了,挣到钱,才能对得起大家的期盼。

【钱永军:我现在是流转了1100多亩地。我主要经营的就是香菜。现在我们已经打开局面了,现在就想怎么就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把农民的收入做到最高,降成本就等于增加收入。】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来到河北正定担任县委副书记。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还没有广泛推开,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习近平骑车下乡搞调研,了解到生产队的情况并不是很好,经常是“队长一打钟,干活一窝蜂”,社员出工不出力,农民干活没有什么积极性。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习近平和县里的干部商量,要学习四川和安徽,找一些试点,搞一搞“大包干”。就这样,厢同村的农民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村里人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钱贵香: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天天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改革开放分了地以后,大家没事就去拔拔草,忙地里的活,不怕脏不怕累地干,一下子效果又高了,产量也高了。】

现在的村书记钱永军当时还很小,关于大包干的情况,他都是从父辈嘴里听到的。不过,厢同村村民们对于改革的认同已经形成了共识,一代代地传递下来:

【钱永军:现在我们厢同村搞合作社,流转土地也是当地最多的一个村。包括我们现在可以搞股份制,还有托管形式的。像土地不好流转这种难题就能体现出来,也很好解决。咱们现在几个合作社已经流转到2200多亩地,我们把十九大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一宣传,农民、党员、群众就都有所认识。】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从当年的大包干,到现在的土地流转,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改革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改革的精神没有变。当年年轻的县委副书记在正定人民心中种下了改革开放促发展的种子,现在依旧在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如今,厢同村的香菜生意已经做到了全国各地,新的思路和想法仍然不断涌现:

【钱永军:我现在正在考虑,咱们怎么能搞种植、生产、销售、包装、运输,能做成一条龙。这种一条龙的生产经营做好,老百姓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自然而然的它的产值就上去了。但是这不是说几句话,咱们就能做成,就要一步步的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咱们脚踏实地的要干,功到自然成!】

“从单一的种植业的小农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立体化大农业,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一个突破性的战略转变”;“农业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不再是仅仅提供原料的传统农业,而已升华为商品化生产的现代农业。从发展趋势看,乡村工业和商业将在农村经济孕育中迅速发展起来。”

——1984年3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传达省委召开的地市县委书记会议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三夏时节,河北省其它县市的大部分地区种植的都是麦子,但是这里却显得很是独特。站在田埂边,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块种植的都是不同的作物。比如那片黄的是麦子,那片绿色的是土豆苗,远处用围栏围起的是西瓜地,还有更远处的那片白色的是蔬菜大棚。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当和钱永军说起厢同村多元化的种植结构,他显得很自豪,他挺了挺腰板说,现在,各地都在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都忙着调整种植结构,相比之下,厢同村要轻松得很。

【钱永军:我们这高效经济作物就有土豆、西瓜,像我这种的香菜,还有这个冷棚,种的就是冷棚菜。就是从30多年以前,他就有了这种意识,那个时候大家就知道要把“三农”事业放到前面来,在大家心目中就有个重要的地位。】

是什么让正定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此顺畅呢?这还要说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正定翻身记》,肯定正定的探索,赞扬正定发展“半城郊型”经济

【曹国虹:实际上,习总书记在正定时候的“三农”思想,到现在是一脉相承的。你看,他当时根据实际情况,正定就是高产穷县,农业生产特别单一,所以他就提出来了发展城郊型经济的思路。现在城市需要什么?其实就是需要高品质的农产品,或者叫优质农产品。再一个就是休闲观光,也就是比原来的农业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

如今,40年过去了,“半城郊型”经济这个名词虽然已经不常被提起,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一直影响着正定的农业发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半城郊型”到如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需求搞生产的改革思路,早已从正定走向了全国。

“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2016年12月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发表重要讲话。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早上7点,正定县塔元庄村的村委会广场上聚满了人,每天,这里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

【游客:总书记来过这里三次了,总书记都讲话说,它这发展的特别好,主要是因为这个就愿意来。】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高楼林立的塔元庄村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经常骑自行车到塔元庄村下乡调研,和村民拉家常、谈发展,鼓励大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那时,塔元庄村正在向温饱跋涉。2008年,刚刚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出京下基层就再一次来到了塔元庄村,这一次,他嘱村干部们要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塔元庄村委会主任赵桂林:

【赵桂林:2008年1月份,总书记又到我们这来,见到我们以后和我们讲,让我们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让老百姓的腰包尽快富裕起来。我们就按照他的这种指导思想,利用了五年时间,到2013年,我们通过旧区改造,把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改善了,人民生活也提高了。现在我们集体收入达到了一千多万元,这一千多万元给老百姓办了好多福利,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走集体化道路的优越性。】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塔元庄发展现状

一个小小的塔元庄村,寄托着习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寄托着总书记的“三农”情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了这里,看到塔元庄村的变化,总书记又提出了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提前实现小康村”的发展方向。而这28个字,也鼓励着塔元庄村蓬勃发展。赵桂林:

【赵桂林:五年来,我们都是按照总书记的嘱托,一项一项地落实。咱们成立了合作社,搞的规模种植,还有无土栽培、花卉观光等等。一是增加农业效益,另外在农业发展方向上起个示范作用。旅游这一块呢,我们利用正定古城,接着建立农业观光园,市民周六日可以来这采摘。再一个呢,我们还打算建两个大型的水上乐园,省会的人来了有玩有吃有看的,来发展我们旅游业,增加我们的收入。】

30年弹指一挥间。历史不仅写在了纸面上,也写在了中国广袤农村的沃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思想,不仅指导和带动了正定农业的发展,他努力推动农村改革,坚持并亲身践行“要把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改革工作搞得好坏,作为检验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也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想的力量——深刻变化看“三农”》(一)|深化改革促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核心之一正是“要以改革的精神发展农村”。

【辛鸣: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工作的时候,他就特别重视通过改革来推动正定的“三农”发展。比如他特别强调“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即通过“分”,让农民有积极性自主发展,同时又通过“统”把农民给组织起来,集合起来。那么就可以充分地把活力、组织力有机统一,为当年正定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辛鸣:总体来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的思想,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要以改革的精神发展农村,要用战略的眼光搞好农业,要以深厚的情感致富农民。】

【辛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他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那么这种重视一脉相承,发扬光大。具体到如何搞好农业、农村、农民方面,我们一些战略思路方面,也在一脉相承。比如说坚持以改革推进农村的发展,应该说,当年正定就是通过改革来推动正定的农村发展起来,那么今天我们中国社会广大的农村依然要通过改革来实现我们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