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叫停「全覆蓋」戰略 保現金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4日訊 在融資和監管收緊的態勢下,房企對現金流提高要求。

據澎湃新聞今日報道稱,連續5個月登上房企銷售額榜首的碧桂園改變了擴張策略,試圖犧牲規模甚至利潤來緩解融資政策收緊帶來的壓力,以保證現金流。

報道援引多位碧桂園內部人士的消息稱,首先,“全覆蓋”戰略在內部已明確叫停,暫不對外宣揚。“全覆蓋”戰略是指在三四五線城市所有的縣城、甚至是發達鎮區均需有碧桂園的項目。

其次,碧桂園現在的工作一切圍繞現金轉,合作項目中不做不能“操盤”的項目。所謂“操盤”是指整個項目的運營節奏都按照該企業的方式進行。目前碧桂園數個區域的多個合作項目已經或者正在退出,退出項目均是非操盤項目。

再者,有的項目如果達不到碧桂園高週轉的節奏,寧可不做,現金流為王。而有的項目哪怕利潤轉負,也要搶現金流。由於碧桂園項目的跟投制度,這極大的挫傷了一線人員的熱情——碧桂園所有新項目都採用跟投機制,即項目經過內部審批定案後,集團投資佔比85%以上,員工跟投的資金池可投入不高於15%的股權比例。

耗資近3億回購股票

2018年1-6月,碧桂園共花費884億元拿地,勇奪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第一名。分區域來看,在長三角和中西部區域中,分別以308億元和261億元的拿地金額再居榜首。

但另一方面,上週一國開行收緊棚改審批傳聞攪動市場,港股和A股地產板塊均接連數個交易日出現大跌。上週前四個交易日,碧桂園累計下跌20.1%。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隨著棚改安置節奏的整體放緩,棚改貨幣化刺激的三、四線房價大漲和去庫存熱潮也將遭遇顯著降溫。

6月27日,碧桂園選擇回購股票。其在港交所回購了800萬股,耗資1.02億港元,回購均價為12.79港元;28日,碧桂園又回購了1500萬股公司股份,耗資1.86億港元,回購均價約為12.41港元。至此,碧桂園於本年度內累計回購2300萬股,佔已發行股本的0.106%。

上海項目坍塌引擔憂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日碧桂園上海項目發生坍塌事故,再次引發外界對碧桂園房屋質量的擔憂。6月24日,碧桂園上海紅墅林項目售樓處坍塌,致1人死亡9人受傷。

媒體報道顯示,紅墅林項目施工速度很快,售樓處發生坍塌事故時正在封頂,封頂之後就可開盤銷售。財新報道稱,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出現模架坍塌,往往意味著施工過程中存在比較嚴重的不規範操作。

今年4月,一向以高週轉著稱的碧桂園接連發布三個內部文件,要求提高加大三四五線城市項目週轉速度、報建速度、供貨速度。 為此出臺了各種激勵和處罰措施,比如針對三四五線城市項目,摘牌即開工獎勵項目總經理20萬,如果摘牌到開工超過40天,項目總經理將遭到撤職。

業內人士彼時即指出,高週轉模式要警惕兩個問題,一是單純的規模至上思路,二是要防範高週轉下的各類成本把控和質量把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