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費用項目組成——設備工器具購置費全解(內附公式)

瞭解建安費詳情請回顧

本期更新——《工程造價費用項目組成——設備工器具購置費》

目錄

一、設備的分類

二、設備購置費的計算

三、工器具購置費


一、設備的分類

設備是指按規定應列入建設項目或單項工程設計文件所附設備清單內的,其使用年限和單位價值符合國家規定的固定資產條件的各種機電設備、儀器儀表、起重運輸、動力、通信等設備。設備按其運轉形態和使用功能,可分為需要安裝的設備和不需要安裝的設備。

需要安裝的設備,是指整體和分部件到貨經組裝貨拼裝後,安裝在設備基礎或設備支架等固定位置上運轉使用的設備,如各類機械加工機床,各類壓縮機械、桁架式起重機、變壓器,各種反應器、塔、槽、罐等。在需要安裝的設備中,又可分為按定型圖紙批量生產,列入國家主管部門產品目錄的標準設備和由用戶提供圖紙、委託或自信加工製造的非標準設備兩種。

不需要安裝的設備,是指不需要安裝在固定位置上即可運轉使用的設備,如各類機動運輸車輛、船舶等。

設備按其供貨來源又可分為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兩種。

二、設備購置費的計算

(一)國產設備購置費的計算

國產設備購置費的計算,應以建設項目或單項工程為對象,依其設計文件鎖附設備清單列明的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來源、分別逐一計算。價格應由設備原價(設備製造廠出廠價或合同價格)及運至安裝(或使用)現場指定地點的運雜費等組成。設備運雜費用由於運輸方式、運輸環節多變,事先難以確定,一般採用以佔設備原價的一定百分率預計,等設備到貨後,再按實際發生的費用清算,列入設備購置費內,即: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x(1+設備運雜費率)

如經設備成套部門負責訂貨並組織供應時,還應增加成套部門的服務費用。則:

設備購置費=原價x(1+成套服務費率)x(1+設備運雜費率)

非標準設備原價,一般是以設備製造圖紙的成品淨重量為準,以t為單位計算。設備製造圖紙的成品淨重量一般不包括:設備殼體、槽、罐的防腐襯裡、保溫、各種填料和設備本體以外的配套設備、管線及附件等重量。

非標準設備的製作價格,應依據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非標準設備製作計價辦法和相應的價目表計算。設備交貨後再按到貨價格調整。

(二)引進設備價格的計算

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引進設備由於交貨地點不同,其價格形式也有所不同,根據合同條件,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價格形式:

  1. 內陸交貨價

指內陸接壤國家質檢買賣雙方合同約定地點的交貨價格。主要有:

1)約定在鐵路交貨地點交貨的交貨價(FOR);

2)約定在工廠交貨,指賣方在出口國製造廠交貨的交貨價(EXW);

3)約定在公路(即汽車運輸)交貨地點交貨的交貨價(FOT);

4)約定在裝運港船邊交貨的交貨價(FAS)。

2.裝運港交貨價

指賣方在出口國的裝運港船上交貨的交貨價,主要有:

1)離岸價:即裝運港船上交貨的價格(FOB),是以貨物裝上載運工具之上為條件的價格。

2)離岸運輸價:即包括海運費用在內的交貨價格(C﹠F),是以賣方將貨物裝上運載工具並支付了運輸費用在內為條件的價格、

3)到岸價:即包括運輸及運輸保險費在內的交貨價格(CIF),是以賣方將貨物裝上運載工具之上並支付了運輸及運輸保險費為條件的價格。

3.引進設備購置費

一般由原價(按供貨合同條件為供貨國口岸的離岸價格)、運輸費、運輸保險費、關稅、增值稅、銀行手續費、外貿手續費、商檢費和國內運雜費組成。

三、工器具購置費

工器具購置費是指新建項目為保障生產初期正常生產所必須的、不構成固定資產的設備、儀器儀表、工具、量具、模具、卡具、刃具、器具以及生產用工作臺、工具箱(櫃)、藥品櫃等及低值易耗品等購置費。不包括應列入設備費的設備備品、備件及隨設備到貨的專用工具、附具。其購置費應按照設計生產定員和各工種配備標準確定的數量和價格計算。

下期更新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目錄如下

一、土地、青苗等補償費和安置拆遷費

二、建設單位管理費

三、研究試驗費

四、生產人員培訓費

五、辦公及生活家居購置費

六、聯合試運轉費

七、勘查、設計費

八、供電貼電

九、施工機構遷移費

十、引進技術和設備其他費用

十一、預備費

十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十三、建設期投資貸款利息

十四、鋪底流動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