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海」河道與街道|上海曾經也是「東方威尼斯」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前緣,太湖尾閭,扼長江入海之咽喉,承長江、太湖來水;下游既面對大洋,可通達世界各地,是個典型的依水興市、治水興利、借水發展的河口海岸城市。上海簡稱“滬”也是淵源於水。沒有密如蛛網的河道,就沒有上海的興盛與發展;沒有水利,上海也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了。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上海志》中的“上海縣地理圖”。雖然當時不具備現代測繪製圖技術,但對河道縱橫的地貌還是有著詳盡體現

老城廂的小橋流水

老城廂是上海歷史的發祥地之一。北宋時期,出現上海早期的居民聚落和官方機構——上海務。南宋時期形成市鎮。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立上海縣。明代中葉,為抗倭防患,建築城牆,確立為上海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上海縣城瀕臨黃浦江,河浜密佈,素有“有舟無車澤國”之稱。主要河浜有肇嘉浜、方浜、薛家浜、陸家浜、侯家浜、中心河等。據嘉慶《上海縣誌》卷首《古上海鎮市舶司圖》,城廂一帶在宋末有近30座橋。至清代已達56座橋,其中有跨肇嘉浜的關橋、龍德橋、郎家橋、曼笠橋、阜民橋(縣橋)、虹橋、斜橋等,跨方浜的十六鋪橋、學士橋、益慶橋、長生橋、館驛橋等,跨薛家浜的青龍金帶橋、小普陀橋、小閘橋等,跨陸家浜的萬寧橋、海潮寺橋、平道橋等,跨侯家浜的福佑橋、安仁橋、香花橋等,跨中心河的中心河橋、西倉橋等。由於河浜提供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沿河不少橋附近成為居民點乃至集市。隨著縣城人口增加,河岸民宅日益密集、擴展,沿河船埠林立,商號櫛比,形成江南水鄉格局。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這幅流傳甚廣的1884年上海老地圖中清晰標出了老城廂內各處重要河道、巷弄和橋樑。使後人對當時的城廂面貌有很直觀的瞭解

明清時老城廂的城市景觀有兩個主體:一為河浜,其大者可行船,小者服務於居民生活;二為巷弄,曲折而狹窄,主要供人行走。觀察現存的清末時期老城廂地圖,都可以看到圖中巷弄錯雜曲折,與縱橫交織的河浜互為依託。這些巷弄從形態和走向上也與河浜相輔相成 。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清末年間拍攝的上海城外某處河道及民居

這種沿浜巷弄其實也是脫胎於江南傳統的農耕圩田。圩田內的河渠溝塘,其堤岸高於田地,稱為“田塍”,官方定期組織維修加固,以保障農田排灌體系的正常運作。在水網地帶,田塍自然是最便利的行走通道,日久成路,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小路大都沿浜分佈的現象。市鎮建立以後,河浜功能逐漸由服務農業轉向服務於城鎮居民、商戶。“城鎮化”直接導致田地被墊高轉化為城市用地,而浜與田之間小路的交通功能也隨之強化,成為居民區內最初的巷弄。事實上,在現今許多傳統江南小鎮還能看到這種趨勢留下的痕跡。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清末的上海某處水道,乘坐小船出行的修女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20世紀初,上海城內一處臨水而建的貨棧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20世紀初,法國人繪製的上海地形環境圖,紅色為聚居區和村落。可見當時除租界外,其餘地區還保持著江南水鄉的特色

“母親河”肇嘉浜興衰

說到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自然是順理成章。而在上海市區曾經也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浜,貫穿東西,這就是肇嘉浜。19世紀中葉,它還是一條碧波盪漾、岸柳成行的通航河道。東起朝宗門(今大東門) ,從郎家橋入水門,引黃浦江水橫貫上海縣城,西出儀鳳門(今老西門)水門南下,流至斜橋、羅家灣(又稱盧家灣,原盧灣區名稱之由來)直奔徐家彙的蒲匯塘。長約5公里,寬約30米,深3~4米。肇嘉浜與蒲匯塘交匯處稱蒲肇河(大致為現今漕溪北路走向)。向西可通航至七寶,遠接松江,進而聯通太湖水系。上海縣城內及周邊的許多商貿活動以及貨物集散都要通過肇嘉浜,物流通商意義重大。

肇嘉浜也是上海縣城正中幹河。方浜在其北,由學士橋入小東門水關,經益慶橋、西馬橋(今西馬街、青蓮街之間),原通周涇(現今西藏南路),後因築城斷塞,止於西城牆。薛家浜在舊城南,自青龍橋入小南門水關後,分段稱喬家浜、也是園浜,過守備署,止於西南城牆。陸家浜在南城外,東起南倉渡,西連肇嘉浜,北經肇嘉浜、周涇接吳淞江。西洋涇浜(即新開河)在舊城東北,東接浦江水,西連城壕,北通洋涇浜連接周涇。這5條幹河,通過城濠和中心河(又稱穿心河)互相溝通。城濠初掘時全長1600丈,寬6丈,深1.7丈,通潮汐。中心河是舊城廂南北流向幹河,溝通肇嘉浜、方浜、薛家浜,接連眾多支流,以肇嘉浜為骨幹,組成城內外水網。泛舟行駛之間,可抵各城內外各處。眾多商鋪及住家大多也枕河而居,完全是一派典型的江南水城既視感。

民國3年(1914年),法租界最後一次大規模西擴,肇嘉浜及其沿岸地區也開始了史上最大變遷。上海縣城之外的肇嘉浜河段,特別是新闢法租界內的肇嘉浜北岸大片地區呈現出由水鄉農舍向城市街區的滄桑鉅變。工廠、商戶以及居民開始大量聚集,市井的繁榮也帶來市政管理問題。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汙水通過雨水管道直接排入肇嘉浜。建築、生活垃圾也都傾倒浜內。日積月累,河道逐漸淤淺,水質惡化。至20世紀30年代,僅能勉強通航小船。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上中下圖分為20世紀早期、20世紀30年代以及40年代的肇嘉浜影像。圖中可見不同時期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這段時期,由於天災、戰亂等原因,蘇北、山東等地農民逃難入滬,許多在肇嘉浜兩岸搭棚落腳謀生。尤其是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日軍侵佔上海華界,戰火將閘北、南市部分地區燒成一片焦土,難民顛沛流離,他們中的很多人在肇嘉浜兩岸苟且求生。肇嘉浜是當時法租界與華界的界河,但是雙方都疏於管理,再加上受到時局影響,也無暇顧及。於是兩岸出現更多用竹片蘆蓆卷裹的“滾地龍”、挖土打洞的“水旁地室”、半邊用幾根毛竹支撐凌空架在水面上的“水上閣樓”和岸邊的旱船。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當時的水上棚屋,環境惡劣可見一斑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20世紀30年代的肇嘉浜。拍攝視角推測為在謹記橋上西望。謹記橋就在現今宛平路肇家浜路口,該橋建於1908年,木石結構,1954年浜填橋拆。當時該橋連接浜南的謹記路(現宛平南路)和浜北的汶林路(現宛平路)。謹記路斜徐路口為知名的五洲固本肥皂廠,該地塊後來建成上無四廠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1937年的徐家彙路。圖中可見肇嘉浜幾近乾涸。浜北側有法租界設置的鐵籬笆。路上可見一輛公交車,推測為法商運營的二十三路,從斜橋至徐家彙。肇嘉浜北側道路為徐家彙路,南側道路為斜徐路,20世紀50年代填浜築路後,兩條路的大部分成為肇嘉浜路的路面,只留東端一小段還保留原名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1948年拍攝的肇嘉浜及大木橋。圖中可見浜邊的棚戶

肇嘉浜上的部分橋樑

橋樑名稱

位置

建造年代

材質

拆除年代

天鑰橋

肇嘉浜路天鑰橋路口

1905年

1954年

東廟橋

肇嘉浜路東安路口

不詳

不詳

1954年

謹記橋(西廟橋)

肇嘉浜路宛平路口

1908年

1954年

大木橋

肇嘉浜路大木橋路口

1913年

木、石

1954年

楓林橋(豐林橋)

肇嘉浜路楓林路

1920年

1954年

萬生木橋

肇周路萬生路口

清同治年間

1908年

萬生橋

肇周路萬生路口

清同治年間

石拱

1908年

井亭橋

肇周路合肥路口

清同治年間

石拱

1908年

吳家石橋

肇周路建國路口

清同治年間

1908年

斜橋

徐家彙路陸家浜路口

明弘治年間

1926年

局門橋

徐家彙路局門路處

民國4年

不詳

1930年

新橋

徐家彙路蒙自路口

民國4年

不詳

1930年

魯班橋

徐家彙路魯班路口

民國4年

不詳

1930年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1937年拍攝的肇嘉浜及一座橋樑。當時受時局影響,可見重重圍籬將兩岸隔開

此後又由於截流築路等原因,原本為活水涇流的肇嘉浜實際上已經成為斷頭死水浜,沿岸環境及水質進一步惡化。據當時的慈善機構普惠堂不完全的資料統計,每逢盛夏酷暑,肇嘉浜邊一天平均能收到10具屍體,最多的一天竟收到40多具。至1947年,兩岸有棚戶2000餘戶、居民約8000人,成為舊上海最大的水畔棚戶區。

事實上,從19世紀後期開始,隨著租界的擴張以及城市化的進程,上海地區許多河道與肇嘉浜都有著類似的的命運。

疏浚,治標難治本

由於上海地區位於太湖碟形窪地的邊緣,地勢高亢,同時又地處太湖瀉水通道尾間的感潮區內,排水不暢和潮汐型泥沙淤積的雙重影響,使該地區的河道浚治自古以來就是水利工程的核心問題 。雖然歷代政府勤加疏浚,但屢浚屢淤,河道淤淺始終無法根本解決,因此,河道環境問題是上海地區自然環境中最為薄弱之環節 。然而,對上海老城廂而言,除上述自然原因外,由於城鎮人口集中,商業發達,人為汙染和侵佔河道的現象也很嚴重,從而使城內的水環境變得更加脆弱 。1875年出版,王韜所著《瀛壖雜誌》中有著較為生動的記述:

瀛壖雜誌

城外惟一黃浦。其餘港汊,潮退即涸。城中溝渠甚狹,舟揖不通。秋潮盛至,水溢城固,然濁不堪飲。隨處狹溝積水,腥黑如墨。一至酷暑,穢惡上蒸,殊不可耐。 邑人多鑿井而汲,每值潮漲,則取水於城外浦中。如飲城河中水,易生疾病......夫積水全賴大溝為宣洩,未可任民侵佔,以致填淤不通。凡河之通潮汐者,無不日淺,必疏浚勤而始不致淤。自咸豐五年至同治二年,屢加疏鑿,潮始暢流,去汙蕩垢,迥勝前時......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清末上海城內一處景象。狹窄的水道停滿了各式船舶,商戶緊鄰水面。從招牌看很可能是一家從事畜牧生意的商號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20世紀20年代,上海城中某處河道。圖中可見一些工人正在向船上傾倒垃圾

另一方面,開埠初期,來上海的外國人對於上海本地的水環境也缺乏認識。租界初期的馬路築得比較馬虎,對此,當時有不少文字記載:“

向時法界街道俱用磚屑填成,一經天雨,泥濘異常。”即使當時較為繁華的英租界,“同治初,惟英界大馬路稍覺寬暢,亦不免泥水垢穢。”尤其在大雨天的時候,租界馬路“很快變成令人討厭的臭水溝”。甚至到了1864年,“(外灘)這裡土地高低不平,積水排不出去,一下大雨,地上全是一道道水溝。它的外邊是低潮線,是寬闊的沙灘,夏天,太陽一曬,散發著有害健康的氣味。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清末的洋涇浜。兩岸各式中西建築鱗次櫛比,水道中航路繁忙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這幅圖中的洋涇浜已幾近乾涸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租界當局整治疏浚洋涇浜

除了潮汐的影響外,還有人為因素的影響。開埠初期,租界並沒有建立市政機制,對私人的地產開發也缺乏管理與約束,從而給租界地區的河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河浜成為居民的垃圾場,1862年公共租界衛生稽查員的報告中提及,“每天有大量垃圾傾倒法租界一側的洋涇浜中……”,而租地人私自佔用灘地、侵佔河浜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如何處理眼前的頗為棘手的水環境問題,對於租界當局而言,面臨種種考驗。首先就是河浜的處置權問題,在開埠初期,租界並沒有權利對河浜進行處理,這是因為當時河浜的產權頗為複雜,既有公有也有私有,而且還涉及水面權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854年修改《土地章程》附加規定,對於河浜和灘地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說明:“此前租地人已經捐作公用的土地,如道路與河浜、灘地,今後仍應保持相同的用途。今後商人在購買地塊時,諸如河浜、灘地之類的土地仍應服從公用。現已存在的道路,應該不斷得到擴展,滿足交通需要……

客觀上講,上海開埠後,西方制度文明和租界城市的興起給上海老縣城傳統的社會 、經濟 、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都帶來直接的衝擊。1897年,上海老城廂地區第一條近代意義上的馬路——外馬路在南市沿黃浦江修築完成。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9月,老城廂內國人自建的內地自來水公司(位於包家宅,今半淞園路592號位置)建成投用,開始對城廂內外供應清潔的自來水。這一系列歷史事實說明,如果以路政和公共事業作為近代城市建設開端的話,華界在城市轉型時期模仿租界的痕跡是明顯的。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清末年間的上海護城河及大境閣

無論租界還是華界當局,對於河道的治理不可謂不費心思。但是,城市化的進程不可逆轉,而其中牽涉到諸多利益,也使相關治理效果並不能盡如人意。河浜環境的快速退化,是租界強力推行近代城市路政和擴張城市空間的必然結果,城市擴張對於道路的需求量急劇增長。而近代城市的發展都附帶著改善公共衛生環境的意識。城市形態的確立,使得交通物流以及居民飲用水等對市內河道的依賴程度日漸減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量河道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填浜築路 城市變遷

對比老城廂城市化初期填洪築路與租界早期河道改造的過程和動因,二者雖然動因不同,但確有異曲同工之處。老城廂在填浜之前經歷一個長時期的思想上的準備,並在租界的影響下,創辦自來水,為填浜創造了充分的物質前提。在近代路政推進阻滯不前的時候,才選擇條件 已成熟的填浜築路 ,加快了老城廂近代化進程的步伐。而租界直接移植西方城市建設制度,從一開始就把擴展城市空間、改進市政作為獲得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自覺地採取多種措施,把鄉村自然環境改造成城市環境。整個過程就是一個近代城市起步和發展的自然過程。以下這些名字絕大部分對於現今的上海人是非常陌生的,但其實它們就是我們現今每日行走其中的道路前身,斗轉星移,水陸鉅變。

肇嘉浜——白渡路、復興東路、肇周路、肇嘉浜路

洋涇浜——延安東路

周涇(泥城浜)——西藏中路、西藏南路

護城河(城壕)——人民路、中華路

黑橋浜——福佑路

方浜——方浜中路、東門路

南長浜——復興中路

北長浜——金陵中路、延安中路

打鐵浜——重慶中路、重慶南路、太倉路、順昌路、自忠路

馬義涇——南昌路、雁蕩路、重慶南路

東漊浦——瑞金二路西側街坊

趙家浜——瑞金一路長樂路西北

沈家浜、張家浜——局門路至肇嘉浜路

小浜灣——進賢路至鉅鹿路

東蘆浦——石門一路(部分)

西蘆浦——鎮寧路(部分)

寺浜——大田路

陳家浜——成都路(部分)

閘港——吳江路

姚家浜——新閘路

柳營港——柳營路

穿洪浜(川虹浜)——天目路、海寧路

下海浦——海門路

高塘浜——長陽路

…….

還有許多路名和地名至今仍舊保留著“浜”“涇”“河”“港”等的後綴,這也是一種對歷史的延續。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上海舊縣城水道示意圖。圖中還標出了原有橋樑的位置(點擊可看原圖)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1914年,老城廂填護城河、拆城牆、築中華路的影像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原盧灣區境歷史河道、橋樑、集鎮和村落示意圖(點擊可看原圖)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原靜安區歷史河道示意圖(點擊可看原圖)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徐彙區歷史河道示意圖(點擊可看原圖)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虹口區歷史河道及橋樑示意圖(點擊可看原圖)

據相關統計,1860年到1949年,有記載的中心城區河道消失88條,總長度超過222公里;1949年到2003年,中心城區河道消失超過220條,總長度超過300公里。

結語

上海地處江南,自古以來,四通八達的水系是該地區最重要的自然環境。然而,自上海開埠後,在近代城市文明的直接輻射和影響下,上海傳統的水道格局開始發生變化。這是近代城市化的必然結果。填浜築路對城市空間的構建和推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早期對河浜的大規模改造,就沒有現今上海城市的空間基礎。同時,對眾多死水河浜的填築,還優化了人居環境,對改善城市交通和公共衛生、提高城市環境質量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這也是合乎歷史現實和自然區域特點的選擇。

江南特色的水鄉景觀被現代化的城市景觀所替代,實質上是河浜作為一種特殊的土地資源,其利用方式在現代城市化潮流中發生顯著轉型的結果。城市化是否必須以大量填沒河道為代價?其實並不盡然。上海近年來進行的河道整治以及大量城區親水區域的建設就是城市與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有益舉措。

「话说上海」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

文字資料:吳俊範《填浜築路與上海近代城市環境變遷》

《上海通志》《上海水利志》《上海市政工程志》《上海租界志》

以及各區縣誌、地名志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申知滬志”小組 誠意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