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近日,一場瓢潑大雨

送來了最美的天空色

無數小夥伴為之傾倒

並以刷屏之勢霸佔了朋友圈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碧藍通透的天與潔白松軟的雲

是這燦爛千陽夏日裡的最美主打色

自古以來

藍與白的搭配描繪的便是世間的至純至淨

正如藍天和白雲,碧海與銀灘

但是聰慧的古人總能將這天賜的色彩

用來點綴煙火人間

於是便擁有了樸拙幽雅的藍印花布

走進藍印花布的藍白世界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1—

歷史悠久 流轉千年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之際,藥斑布已普遍流行於民間,現代所見藍印花布的樣式,多數為明清一代的作品。這些以藍印花布製成的蚊帳、被面、包袱、頭巾、門簾等生活用品,樸素大方、色調清新明快,圖案淳樸典麗,曾深受歡迎。

關於藍印花布的起源還有一個傳奇故事,傳說有一個姓梅的小夥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裡,衣服變成了黃顏色,怎麼洗也洗不掉,但人們看到後卻很喜歡,然後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他一個姓葛的好朋友。後來他倆就專門從事把布染成黃色,又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們把布晾在樹枝上曬乾時不小心被風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藍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板藍根草,它裡面有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布染成藍色,等他們發現這塊布的時候,黃布已變成了一塊花布,“青一塊、藍一塊”他們想這奧秘肯定在這個草上,此後,兩人又經過多次研究,終於把布染成了藍布,梅葛兩位先生也就成為了藍印花布的祖師爺。

—2—

工藝複雜 匠心製作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製作技藝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製花布技藝。藍印花布以藍草為染料印染,用黃豆粉和石灰粉為染漿,刻紙為版,慮漿漏印的灰染藍白花布,採用全棉、全手工紡織,通過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製成。這種以植物藍草作染料,用天然石灰、黃豆粉作印花防染劑,在純棉織物上以其樸實清新的風格自成一派,散發著永恆的藝術芳香。藍印花布一般可分為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兩種形式,山東藍印花布一般都是藍底白花。

—3—

淳樸自然 千變萬化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雖只有藍白兩色,但是在這純樸的色彩當中卻衍生出了千變萬化的圖案。藍印花布的紋樣圖案都來自於民間,反映了百姓的喜聞樂見,寄託著她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在題材和內容上,老百姓那種健康和質樸的心靈,在民間藍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因而藍印花布確實真實地反映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和藝術積澱。常見的圖案有二龍戲珠、鳳棲牡丹、連年有餘、金玉滿堂、鴛鴦戲水、龜鶴齊齡等等。

—4—

傳承發展 散發活力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在民間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真實地反映了民間傳統工藝的魅力,在歷代手工藝人的努力下得以傳承發展,並散發了新的活力,創造了巨大的文化價值、實用價值、開發價值。

藍印花布2006年被列入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蒼山縣大仲村藍印花布、濱州市博興縣北關村藍印花布、東明縣大屯鎮藍印花布、嘉祥縣仲山鄉山屯村藍印花布均於2009年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顏值爆表的天空藍,在這裡也能尋見——藍印花布

在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中堪稱獨樹一幟

包裹著純淨與時光,沉澱了歷史與滄桑

(注:圖文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