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准高二、高三考生該如何準備自招?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考生意識到自主招生的好處,許多高一、高二家長打算給自家孩子更多的機會,準備嘗試自招之路。而在高校選擇,準備報考所需材料、準備申請材料等前期準備工作,許多家長還有些困惑。今天,英才君就為您撥開烏雲,看看到底該如何準備自招。

精準報考 確定高校

如何來選擇目標高校?是每年自主招生報名中的一大難題,究其原因無非是找不到合適的科學方法,不清楚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為此,英才君從影響高校定位因素、定位步驟、定位策略和定位注意事項等方面來詳細說明。

01

影響高校定位因素

每年在自主招生報名之際,家長們都想要“精準報考”。而院校選擇之所以難,主要是因為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有如下幾種:

1、考生成績/院校往年分數線

2、學生取得硬件

3、高校招生條件

4、高校限報情況

5、高校優惠政策

6、考生興趣特長

02

高校確定步驟

定位自主招生院校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那麼到底該如何來操作?以上因素應該先考慮哪些,哪些因素可以後考慮?

1、自身成績及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

考生成績主要看高三階段平均成績,對比查看本分數段本校考生往年的畢業走向,明確高校往年在本省市的錄取分數線及錄取排名。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一輪院校篩選。

2、考生的興趣愛好

瞭解考生特長及未來想要就業的方向,確定第一輪篩選院校及優勢專業。結合考生興趣及未來就業方向進行第二輪的篩選。

3、目標高校往年的招生條件

因高校招生簡章暫未公佈,建議重點參考高校去年招生條件,並結合去年招生條件做適當調整。在符合招生條件的基礎上做第三輪的篩選,在此需要重點注意的是,高校招生條件每年或許有微調整,具體以當年公佈的招生簡章為準。

4、高校限報及優惠政策

在儘量符合招生條件的情況,結合目標院校限報情況及優惠政策,最後確定3—5所目標高校,在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發佈後,大家只需要重點關注自己前期定位院校的招生情況即可。

選擇比平時水平高的院校的優點:是可以最大程度地用足考生的“裸考”實力,考分一點都不浪費,有機會上更好的、更滿意院校,在考生不特意挑選專業條件下是一個特優的選擇方案。缺點是考生可能不能進入自己理想的專業,存在專業調劑的風險。

選擇跟平時水平相當的院校的優點:是比前一種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當然可以說風險也小得多。最大的好處就是爭取第一專業的機會大大增加。缺點是很可能會比錄取分數線多富餘幾分,似乎有點“浪費”。特別是在考生超常發揮的情況下更會感覺如此。

選擇比平時水平略低院校的優點:很多考生在高考時存在的問題就是“緊張”,這一不確定因素導致考生的高考成績最後也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這一類高校作為“保底”類院校,免除考生的“後顧之憂”。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院校選擇前,一定要參考前一年的該校的自主招生報考條件,綜合評估自身的條件,未免無法達到初審要求。首先是確認自己獲得獎項是否能達到高校要求;其次,確認自己所獲得獎項高校是否認可。

自主招生|準高二、高三考生該如何準備自招?

準備報考所需材料

自主招生報名所需材料通常包含以下幾項內容:

01

報名表

考生在網上報名後系統會生成報名表,打印出來後由本人簽字並由學校審核、蓋章。

02

自薦信/個人陳述

大部分學校都要求學生寫自薦信,自薦信內容一般需要闡述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申請該學校的理由、自己的愛好、對所選專業的理解及以後大學的規劃等等。

03

高中階段獲獎證書及證明材料

高中時期參加的競賽、比賽及各種活動獎項的掃描件,這些文件須由學校進行審核並加蓋學校公章。此類證書不僅僅包含各種文理科競賽、科創類競賽,還包括各種發明創造、論文發佈、出版專著等等。

04

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

報名系統中需要填寫或是上傳考生高一到高三上學期各階段期末成績表,考生只需要按照要求填寫、上傳即可。

05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

此部分成績依然直接在報名系統中填寫,部分高校也會要求上傳電子掃描件,並加蓋公章或教務處章。

06

模考成績

報名系統中需要單獨填寫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成績、文化課成績,考生直接按照要求填寫即可。

07

推薦信

若中學(單位)、社會團體或專家實名向自主招生高校推薦考生,須對推薦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推薦材料須具體、詳實,且須按照報名系統要求單獨上傳。

08

其他可證明材料

社會公益活動、獲得省級或者校級三好學生等其他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的材料都可以提交在系統中,這些材料都需要加蓋學生所在學校公章。

準備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的準備需要全面解讀高校自主招生簡章,首先是硬性材料的準備,比如獲獎證書等;其次是成績單的蓋章等等,高三考生學業繁忙,自主招生初審材料的準備也可以由家長代替準備。

注意事項:

1、除了推薦信以外,所有材料都需要加蓋學校公章或簽字,尤其是申請表等。

2、學校提供考生成績單後,考生需在報名系統中填寫相關數據,如:學業水平成績、期末成績、模考成績、單科成績等。

3、自薦信儘量由考生自己完成。在自主招生面試中,很多院校會根據考生自薦信提一些問題,如:清華、復旦等。

自主招生|準高二、高三考生該如何準備自招?

簽約清華北大“18+1”次機會

我們都知道現在想要裸考近清華北大很難,很多家長都知道在高三下學期可以報名參加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博雅領軍計劃。但是,又有多少家長知道,清華北大的本科招生,在高一、高二、高三共有18次提前簽約降分的機會呢?

但殊不知,在高二下學期、高二升高三的暑假、高三上學期,清華北大會陸續組織大量的金秋營、體驗營、科學營、暑期學堂、冬令營等,來簽約一部分競賽黨或者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最近更有優秀的競賽生在高一,甚至初三就已提前簽約,鎖定清北。今天,英才君就為各位家長介紹這“18+1”次簽約清北的機會。

01

競賽營簽約(13次機會)

競賽簽約面向的是競賽省一等獎、或者多科省一獲得者、或者奧賽省隊選手,對學生的競賽水平要求非常高。競賽營的簽約考試難度都在國決冬令營難度,簽約的效果可以直接降分之用。

1、數學競賽營(三次)

第一次是在每年的7、8月份,由清華、北大官方組織的北清數學競賽暑期營。北大叫數學科學夏令營,清華大學叫丘成桐中學生數學夏令營。

第二次是在每年的10月份,由清華、北大官方組織的北清數學競賽營,北大叫金秋營,清華叫數學體驗營。本質是數學競賽營,一般籤附條件的降分約。

第三次每年11月份,數學國決冬令營,雖不是由北大清華組織,由中國數學會主辦,但清華北大招生人員會去現場搶約,直接簽約金牌選手,且基本上都是籤直接降分約,直降一本線,幅度非常大。

2、物理競賽營(三次)

第一次是每年的7、8月份,北大叫物理科學營,清華叫全國優秀中學生物理學夏令營。

第二次每年的10月份,北清物理競賽金秋營,北大叫金秋營,清華叫物理體驗營。本質是物理競賽營。因為有一批頂級高手在暑期競賽營被籤走了,所以金秋競賽營的競爭相對沒有暑期競賽營那麼激烈。

第三次每年10月底11月初,物理國決冬令營,中國物理學會主辦,清華北大招生人員會去現場搶約,金牌或者前120名的競賽生絕對是清北爭搶的對象。

3、化學競賽營(三次)

每年的10月份,清華、北大化學競賽秋令營。北大叫金秋營,清華叫全國優秀中學生誠志化學體驗營。

每年11月份化學國決冬令營,中國化學會主辦,清華北大招生人員會去現場搶約。

春節前後北京大學還組織化學春季聯賽暨化學課堂,清華舉辦化學前沿科學營,同樣有機會簽約清北。

4、生物競賽營(兩次)

每年的7月,生物決賽前,北京大學舉辦全國優秀中學生生命科學體驗營,清華大學叫全國優秀中學生生命科學體驗營。

然後在每年7、8月份生物國決夏令營,中國動植物學會主辦,清華北大招生人員會去現場搶約。

5、信息競賽營(兩次)

每年5月份清北會舉辦信息競賽營,北大叫信息學體驗營,清華叫全國優秀中學生信息學體驗營。

在7、8月份,信息學國決夏令營,中國計算機會主辦,清華北大招生人員會去現場搶約。

6、多科省一學科競賽營(一次)

每年11月和12月份,北大清華會舉辦綜合類競賽營。雖然名義上是生命科學營或者工科營,但本質上還是多科省一的競賽對決。

02

綜合營簽約(2次機會)

針對高二升高三綜合成績優秀學生,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會分別舉行面對準高三的北京大學暑期學堂和清華大學暑期學校。

北大暑期學堂和清華暑期學校是直接與高中學校對接,不對外公開發布簡章。這兩校會把綜合營名額分配到高中學校,每個名額分配一個校薦碼,只有拿到校薦碼的學生才能報名參營。對於怎麼樣參加北大暑期學堂和清華暑校大家要積極推動所在高中學校與清華北大招生辦對接爭取拿到校薦碼。

這兩個夏令營人數多、不分專業,考試也是大綜合(大體上是自主招生難度的題目。2017年北大暑期學堂考試是語數外+理科物化/文科政治歷史,清華暑期學校考試採用語數外+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03

專業營簽約(3次機會)

第一次是每年7月份北京大學暑期課堂(10多個專業營)。前文講到北京大學暑期學堂,這裡講的是暑期課堂。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卻有很大的差別。暑期學堂是綜合營,簽約的力度略高於暑期課堂專業營。

暑期課堂專業營是北京大學針對某一專業大類的舉辦的夏令營,共有城市與環境、工學、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古學、國際關係、史學、天文學、信息科學、藝術學、哲學,共計11個學科。由這些專業所在的學院組織,組織進行夏令營活動與選拔。主要面向綜合成績優秀且對相關專業學科領域有特長的學生。獲得優秀營員的學生第二年自動取得相應大學自主招生的考試資格。

第三次是每年12月的清華人文社科冬令營,文科營主要面向綜合成績優秀的學生。從2016年開始清華大學推出清華人文社科冬令營,目的可能是抗衡北大的暑期課堂專業營。清華大學人文社科營,一貫優秀且在人文或社會學科方向具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體驗營中將包含測試環節,其中筆試科目包含閱讀與表達(中英文)、數學與邏輯、文科綜合,面試內容為文科綜合面試和學科專業測試(部分學生)。與清華暑期學校測試類似。

04

“1”次機會 ——“飛籤”之路

什麼叫”飛籤“? ”飛籤“只是坊間的傳言或者叫約定俗成的叫法,官方層面上並無此叫法。清華、北大的”飛籤“本質上是提前掐尖子生的簽約手法,即不經過高校組織的體驗營、科學營、金秋營選拔,而由招生組老師空降到名牌高中組織筆試面試,合適的直接簽約。飛籤較多的存在於湖南、湖北、江蘇等知名高中。

1、”飛籤“有什麼用?

對於學生而言,可以在高二下學期或者在聯賽前就能簽約一本線到清華、北大,不需要再參加各種公開的正式的選拔活動了,給孩子節約很多時間和精力。

2、”飛籤“的流程

有時候招生的人可能直接跟名牌高中聯繫,要籤年級前幾名的競賽高手。也有可能是名牌高中向招生人員聯繫推薦。

3、”飛籤“的時間在什麼時候?

”飛籤“沒有固定的時間。一般在聯賽(複賽)考試前,有可能是5月份、6月份,也有可能是暑假。從14年開始,15年斷了一年,16年、17年都有存在。

以上就是今天英才君總結的準高二、高三考生該如何準備自招的乾貨,希望可以給那些打算走自招之路的考生及考生家長一些幫助。如果各位家長在自招之路上還有什麼不太清楚、拿不準的或者是想要了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英才君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