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福州1895年,歷時十九年建造的萬壽橋


福州市湧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60餘級,中裂一澗,寬約3米,深約10米,似石洞,故名“靈源洞”。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約佔鼓山現存摩崖題刻的一半,行、草、隸、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譽為“東南碑林”。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格。鼓山湧泉寺最盛時,僧人曾達1500多人。香積廚仍保留有4口巨鍋,為宋朝時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裝水20擔、下米5擔,真可謂是“千口之鍋”,養千人之眾。

舊時福州女頭上插戴著是3個髮簪,簪子是銀製的,長達八寸多,形似刀,中插一支,左右各一支,福州人稱之為“三條簪”,因其形似刀,又叫“三把刀”。福州婦女頭上這三條簪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頭飾而已。

傳說距今4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倭寇襲擾福州城郊。不甘屈辱的福州農村婦女在身上攜帶著短小鋒利的鐵器,以禦敵人。後來,為了攜帶方便和隱蔽,她們就把這種小鐵器改制成鐵簪子,插戴在發髺內,用來防身和殺敵,如日子實在難過,甚至用於自殺。

冰心曾這樣盛讚“三條簪”頭飾:我在從閩江橋上坐轎子進城的途中,向外看時驚喜地發現滿街上來來往往的盡是些健美的農婦!她們皮膚白皙,烏黑的頭髮上插著上左右三條刀刃般雪亮的銀簪子,穿著青色的衣褲,赤著腳,袖口和褲腿都挽了起來,……


福州婦女三條簪的裝扮直到20年代還能見到。到了民國十九年(1930年),福建省府以三條簪為“蠻俗”,下令嚴禁,強制執行。後隨著燙髮等多樣髮式的流行,三條簪便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萬壽橋位於臺江區中亭街至中洲,俗稱“大橋”。宋元祐間,郡守王祖道造浮橋通行。崇寧二年(1103年)王祖道第二次知福州,置田四十一頃七十二畝,以備修橋。元大德七年(1303年)萬壽寺頭陀王法助主持建造。歷時19年,於至治二年(1322年)竣工,是橫跨閩江第一座大石橋。

從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明初的福州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先進。鴉片戰爭之後,道光二十四年福州作為五口之一正式開埠。自道光二十五年南臺島的英國領事館建立起,先後有17個國家在福州設領事館。

彌勒巖,別名瑞巖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福建福州,1895年。資料:伯明翰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