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來是他

影響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來是他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評價卡耐基的書:“我從8歲就開始讀卡耐基先生的著作,現在的年輕人,你越早讀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獲得啟發。” 而《人性的弱點》是卡耐基最有名、成功的勵志經典。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內容擔不起“享譽世界”的殊榮,直到看完整本書才覺受益匪淺,是本值得多看幾遍,能夠影響人生的好書。

看過幾本美國人寫的類似書籍,作者都非常有名,書名也是耳熟能詳。但是每次抱著顛覆世界觀的初衷讀完整本書,卻發現書中都沒有提出什麼難得一見的方法,只是把聽過就懂的道理放在書裡結合經典例子再講一遍。

後來漸漸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快速成功學,成長唯一的方法就是笨拙地、用心地運用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應對工作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難題。

一本值得分享給所有人的好書,結合自己的想法摘取了書中部分內容,惠己及人。

01. 人際關係的基本技巧

— 想採蜜就不要招惹蜂巢

連鎖百貨商場創始人說:“三十年前,我就懂得抱怨是愚蠢的行為。克服自己的種種缺點就已經夠我忙的了,哪還有精力去抱怨上帝為何不把天賦平分給每個人。”

和人打交道時,請牢記這一點-人並非理性動物。他們由情感驅使,被偏見支配,傲慢與虛榮是他們的動力之源。

“瞭解一切,就能寬恕一切。” 電影《V字仇殺隊》裡,面具男進行了一場荒謬的復仇煽動,卻影響了數以萬計的民眾支持。

不瞭解的情況下的舉動是盲目有害的。遇事不妨想三想,也許就沒那麼多抱怨了。

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不要抱怨。你我都沒有資格武斷地批評他人。

— 人際交往的秘笈

真心誠意的感謝他人,讚美他人。

杜威博士說,人性中最深層的動力是“對重視的渴求”。

“我的能力在於激發周圍人的熱情,”施瓦布說,“我擁有的最大資本,是讚賞和鼓勵,我以此方式激發人們的潛能。”

幾年前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妻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被珍惜”。

我們總是對伴侶的付出習以為常,卻忘記了他們也需要被稱讚,被感激。

當批評和嘲弄無濟於事時,是真誠的讚許發揮了作用。—種方法不行時,就該換種思路。

— 能者縱橫天下,庸者踽踽獨行

想要影響他人,唯一的辦法是以對方的需求為出發點。

你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請先不要冒失地開口,喋喋不休地講自己需要什麼。在開口之前,先問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對方主動自發地去做這件事?”

“如果成功有訣竅的話,”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如是說,“這個訣竅就在於洞悉他人的立場,並能夠同時兼顧自己和他人的立場。”

“表現自我是人性的重要需求。”

“說服別人的首要途徑,是引發對方的強烈欲求。”即就是激發他人的需求

影響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來是他

02 贏得他人喜愛的六個方式

— 廣受歡迎的奧秘

就事論事,不如投其所好。

“我們對他人的興趣,以他人對我們的興趣為前提。”

獲得他人的喜愛唯一的法寶就是:建立對他人的興趣,真心誠意地關注他人。

— 如何建立美好的第一印象

人人都討厭虛偽,假笑是無法騙過任何人的。只有發自內心的笑容才能夠暖人心房,帶來積極的影響。

如果你希望人們樂於同你相處,那你自己要先樂於和對方相處。

友誼和快樂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兩件事。

幸福並非取決於外在條件,而是取決於心理狀態。

莎士比亞說:“事無優劣,思想使然。”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很簡單:微笑

— 記住他的名字

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尊重。”而記住別人的名字讓對方感到被重視,是再簡單不過的方法。

所有的方法都需要付出相應的精力,正如愛默生所說:“好的習慣建立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犧牲之上。”

無論對於何人,無論以何種語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詞彙。

— 你想變得健談嗎?

假如你立志要能言善辯,請先學會專注聆聽。做一個有趣的人,並對他人感興趣。問對方樂於回答的問題,鼓勵他們談論自己的經歷。

專注的傾聽,鼓勵他人談論自己。這才是讓你自己變得健談的前提。

— 如何引起他人的興趣

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

— 讓每個人喜歡你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和對方談談他們自己,對方聽上幾個小時也不會厭倦。”

真心實意的讓別人知道他有多重要。才能讓他人喜歡你。

影響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來是他

03 如何讓他人想你之所想

— 爭論永無贏家

一個一流汽車銷售員說:“不管他說的是什麼牌子,我都會順著他說:‘那個牌子的確很棒。買他們的車絕不會錯。那公司很好,銷售員也是一流。’” 贏得說話的機會,是銷售的前提。

人性中最普遍的弱點之一是渴求重視

保持冷靜,警惕你的本能反應—它會使你成為最糟糕的那個你,而非狀態最好的那個你。

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 如何避免樹敵

如果你想指摘別人,無需開口,你的表情、語調和手勢就足以說明一切。

“潛移默化,人方受教;斥其無知,不如稱其易忘。”

世間理性之人極少,大部分人都充滿偏見,其認知被成見、戒備、猜疑、恐懼、妒忌和傲慢所束縛。

請不要與客戶、愛人或者敵人爭辯。不要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或激怒他們。請圓融處事。

尊重他人的觀點,絕不要說:“你錯了”

— 坦率承認錯誤

“鬥爭無法饜足人類,退卻卻能令人受益匪淺。”

如果你錯了,請堅決果斷的承認錯誤。

—一滴蜜糖

“一滴蜜糖比一加侖膽汁更能吸引飛蠅。”

溝通始於友善

— 蘇格拉底的秘密

話一出口,你就會下意識地捍衛它。

當人們堅決地說“不”的時候,他不僅僅只是說出一個簡單音節,而是從腺體、神經到肌肉都進入了“拒絕”模式,整個機體都緊繃起來。

人們似乎習慣以冒犯他人的方式找尋存在感。

想要反駁對方的時候,請記得蘇格拉底的謀略,溫和地拋出問題——一個答案為“是”的問題。

讓對方點頭稱“是”

— 對待抱怨的安全方式

再知心的朋友也更願意在我們面前談論他們的成就,而不是聽我們自吹自擂。

讓對方主導談話

— 如何取得合作

循循善誘,讓對方自己得出結論才是明智之舉。

沒有人喜歡強買強賣,也沒有人願意被迫完成任務。

“我總是急著勸對方買我想賣掉的。現在我改變策略,主動詢問他的需求。”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在《論自助》一文中寫道:“在每一部偉大作品中,我們都會發現被自己摒棄的思想;它們帶著某種疏遠的威嚴,重新回到我們面前。”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講的“不爭”也有這個意思在裡面。

循循善誘,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

— 創造奇蹟的妙方

“一旦理解了昨日只因,我們就不再糾結於今日之果。”

哈佛商學院院長多納姆曾經說過:“面談之前,我寧願花兩個小時站在門口,想清楚我要說什麼,對方的興趣如何、動機如何、會怎樣回答,而不是貿然地衝進對方辦公室。”

拋開成見,將心比心。—是創造奇蹟的最好方法。

— 體諒他人

世間存在這樣一個神奇公式。它能夠平息爭執,消除猜忌,引發好感,並讓對方側耳傾聽。

這句話就是:“我一點都不怪你這樣想。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對冒犯自己的人,博得她的好感比直接罵回去更有意思。

亞瑟·蓋茨博士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學》一書中說道:“人類普遍渴求同情。孩童給別人看傷口,甚至故意把自己弄傷,藉此博取同情......成人同樣如此。他們展示創傷,講述所經歷的事故、病痛或者手術細節。無論這些不幸是現實還是假想,‘自憐’都普遍存在於人類行為之中。”

如果你想得到他人的支持,請踐行這一點:體諒他人的想法和願望。

— 沒人會拒絕這樣的請求

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兩個原因:一個高尚的藉口,和一個真正的動機。

如果你對目前的現狀滿意,那麼何必要有所改變呢?如果你並不滿意,為什麼不至少試一試呢?

大部分人都是誠實的,例外之人只是少數。哪怕是存心欺騙的人,一旦知道你認為他真誠正直,他們也不想辜負你的信任。

激發對方內心深處的高尚情操—讓他沒有辦法拒絕你的合理請求。

— 電影電視都是這樣的

道出事實遠遠不夠,你需要以生動、有趣、戲劇化的手段吸引受眾。

汽車在彎道上行駛自如,這一視覺表現手段遠比解說的衝擊力更強。

戲劇化你的想法—有時候表現手法比單純的表述有成效的多。

— 任何方法都不奏效的時候,請使用殺手鐧

超越他人的渴望!激將法!下戰書!但凡對方有一點好勝心,這個方法絕對有效。

“我從不認為單憑薪水就能吸引人才並留住他們,”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的創始人哈維·費爾斯通如是說,“留住他們的是競爭本身。”

工作中的哪一點最能讓人產生動力呢?收入?福利?工作環境?以上皆錯。最激勵人的因素就是工作本身。如果工作有趣、激動人心,員工就會對工作充滿期待,並渴望把它做好。

激將法有時候很有用。

卡耐基在書中不斷強調的不是方法本身,而是使用方法時人的心理活動。他多次強調:“書中所授全部原則,只有出自真心,才能夠發揮應有的效用。我不併提倡鑽營取巧。我所倡導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

取得進步和成功的方法很簡單,但是縱觀歷史成功的人卻只佔少數。不是方法論出了問題,而是使用方法的心態不對。沒有無懈可擊的技巧,只有認認真真用心做事的人。

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知道,單純的一往無前勝於費盡心機的投機取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