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梁家河》|丁梟:學習梁家河大學問,追尋人民領袖初心

感悟《梁家河》|丁枭:学习梁家河大学问,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感悟《梁家河》|丁枭:学习梁家河大学问,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感悟《梁家河》|丁枭:学习梁家河大学问,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習近平

紀實文學《梁家河》在千陽縣發行以來,引起強烈反響,全縣黨員幹部和群眾掀起了學習領會《梁家河》熱潮,積極追尋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足跡,探尋梁家河的“大學問”。

感悟《梁家河》|丁枭:学习梁家河大学问,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學習梁家河大學問,追尋人民領袖初心

共青團千陽縣委副書記 丁梟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當年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都是生產生活的大問題。面對此景,習近平率領群眾建成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打下知青井,創辦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打下壩淤地。群眾需要什麼,他就幹什麼,什麼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就做什麼。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朝夕相處、同甘共苦,凝聚成了梁家河村民對習近平同志十里相送的長情,而人走心留的第二故鄉則練就了習近平同志情繫百姓的情懷,也正是這種真摯為民的情懷,堅定了他帶領中華民族奮發圖強實現中國夢的決心,成就了中國的可喜鉅變。

幸福生活都是幹出來的,當年習近平同志帶領鄉親們打壩淤地,帶頭跳進刺骨的冰水裡清理河底的冰碴和凍土,在他的帶動下,鄉親們幹勁沖天,打成了豐產高產的淤地壩。鄉親們說,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雖然只有短短兩年時間,卻幹成了他們幾十年都沒有幹成的事,使梁家河成為遠近聞名的好村子。這種帶頭實幹的作風,充分體現了優秀共產黨人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精神風範。

我有幸在千陽縣團委掛職,同時兼任“雙百工程”千陽聯絡員,也參與到全縣脫貧攻堅決勝年的行動。我將以“培樹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摯為民的情懷、務實擔當的品格、帶頭實幹的作風”作為座右銘,引導廣大青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楷模,不負青春韶華,將梁家河精神融入思想、融入工作,用行動踐行梁家河精神,將激昂青春夢緊緊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感悟《梁家河》|丁枭:学习梁家河大学问,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感悟《梁家河》|丁枭:学习梁家河大学问,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