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兄弟間鬧翻了會怎麼做?一旦採取這措施,下聖旨都不管用!

中國文化流傳千年,裡面所蘊含的東西,包含世間萬物,想要完全學習,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並非一人一心全部看懂,小易願憑自己微薄的力量,和大家共同分享傳統國學知識。

今天小易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古代時,如果朋友之間,或者兄弟之間,他們要是吵架了,或者鬧翻了,一般會採取什麼措施?像這樣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也非常常見。

在古代兄弟間鬧翻了會怎麼做?一旦採取這措施,下聖旨都不管用!

現實生活中,如果兩個朋友之間、閨蜜之間、兄弟之間鬧翻了,情況一般分兩種,一個是和好,一個是就此翻臉。和好咱們就不多講,無非是一方願意包容, 或者一方主動道歉,亦或有個中間人勸和。

如果因為一個矛盾,發展到兩個兄弟之間的關係完全撕破臉時,放現在咱們無非老死不相往來,從此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更兇殘的是,或許見了面都不打招呼。

當然以上是比較文明的做法,也不排除有些人因為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原諒的事情而鬧翻時,採取了一些極端的舉動,比如動手打人,或者罵爹罵娘,更或許搬出祖宗十八代。

在古代兄弟間鬧翻了會怎麼做?一旦採取這措施,下聖旨都不管用!

在文明和素質高速上升的今天,咱們兄弟之間鬧翻了,都能採取這些措施,那麼在古代時,兄弟間要是鬧翻了,他們會怎麼辦呢?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我們且往下看。

其實古人兄弟之間鬧翻了,和現實中差不了多少,無非是和好或老死不相往來,和好咱們還是不需多講,咱們需要了解的是,如果不和好,古人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首先,古人兄弟之間鬧翻了,他們會不會打一架,或者開口罵人呢?其實這個也分有素質和沒素質的,沒素質的或許罵人打人,並且罵人的話,不比咱們當今社會的差,動手打人或許就更慘了。

在古代兄弟間鬧翻了會怎麼做?一旦採取這措施,下聖旨都不管用!

當然,咱們今天不是聊古人兄弟間鬧翻了,他們是如何如何罵人,也不是講他們是如何如何動手,現在是個文明時代,咱們得講下那些有素質的古人,他們鬧翻了會怎麼辦?

其實有素質或者有文化的古人兄弟之間徹底鬧翻了,他們既不打人也不罵人,但他們要是一旦採取以下這個極端的手段,基本上兄弟間的關係一輩子都無法挽回,並且比罵人打人還痛苦。

這個無法挽回關係的手段便是割袍斷義,這個措施可以說是古人們,對不是志同道合,亦或者朋友間徹底鬧翻的最高儀式。動作也很簡單,在自己要徹底翻臉的兄弟面前,拿起剪刀,把自己衣服割斷就行,一般割袖子的比較多,因為比較簡單。

在古代兄弟間鬧翻了會怎麼做?一旦採取這措施,下聖旨都不管用!

動作雖簡單,但執行者卻要非常大的勇氣,畢竟這一刀下去不是失去一件衣服那麼簡單,而是徹徹底底的失去一個朋友,如果是因為誤會導致的,那到時候就非常尷尬。

如果在古代,有兩個兄弟間因為某些事情徹底翻臉,一旦採取割袍斷義這個措施,基本上是完全絕交,如果想要和好,則是不可能,有人會問了,如果讓皇帝下一道聖旨能和好嗎?

眾所周知,在古代違抗聖旨,基本上都是死刑,如果對割袍斷義的兄弟間下一道聖旨讓他們和好,小易認為,這一招不管用,一般採取割袍斷義來翻臉的,基本上都是發生了完全不能原諒的事情。

在古代兄弟間鬧翻了會怎麼做?一旦採取這措施,下聖旨都不管用!

如果怕死的或許能領下聖旨,但是指標不治本,等於浪費一波表情,如果碰到不怕死的,那就是直接違抗聖旨,另可死,也不與小人同席而語,所以說,這皇帝的聖旨下了跟沒下都一個樣,完全不管用。

割袍斷義是個成語,故事根源乃“管寧割席”,有興趣瞭解的小夥伴可以去網上搜一下,小易這裡不做太多的解釋,但我們記住,割袍斷義在古人眼中,是對不是志同道合,或者徹底翻臉的朋友、兄弟之間的最高訣別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