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代首選,中國領先:爲何是雷射電視?

近日,世界盃賽事進入第二輪,激烈的淘汰賽階段。但是,對於中國觀眾而言,除了法國阿根廷的高進球率、比利時日本的驚天逆轉等“賽場險情”之外,世界盃場地上,激光電視新一輪廣告轟炸更具看點:“激光電視 換代首選”、“激光電視 中國領先”——海信正在用自己的錢,為整個行業做營銷。

换代首选,中国领先:为何是激光电视?

換代潮來臨,為何激光電視獨拔頭籌

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以來,60英寸及其以上電視的市場增幅幾乎翻番——這在全球彩電市場疲軟、中國彩電市場更是經歷了10年以來最大、最長降幅週期的背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而在這些大尺寸彩電中,激光電視更是“大中之大”、“成長冠軍”: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激光電視市場以200%的增速快速增長,尤其在80英寸以上市場,激光電視銷量佔比達60%以上,前景可期。另外,中怡康數據顯示,激光電視今年第一季度達到182.9%的高增長率,勢頭迅猛——同期液晶電視市場同比下跌14.9%。

不看廣告,看療效”。真實的市場銷量證明,激光電視正在摘得“大尺寸電視市場的王冠”。這是為什麼呢?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玉玲表示,“除了技術、價格及尺寸拓展方面的優勢外,激光電視的另一重要特點在於它突破了液晶電視在色域上受到的制約,能提供更亮的光源以及更純的顏色,可以實現更為廣泛的色域。”

换代首选,中国领先:为何是激光电视?

一方面,激光電視幾乎是為“大屏而生”的。無論是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還是新興的OLED電視,在產品體系上都基於一塊“屏”的概念。而屏幕製造必然依賴於超薄(0.5-0.1毫米厚度)的玻璃基板產品。這種基板的尺寸在流水線上是“固定”的——即,行業常說的10代線、10.5代線就是指顯示屏幕製造流水線的玻璃基板尺寸。

所以,液晶和OLED等電視技術的屏幕大小,必然受到玻璃基板尺寸和玻璃基本切割率的限制。這兩點造成了這類依賴於屏幕的顯示產品,在大尺寸上有上限——最先進的10.5代線,經濟尺寸不過75英寸;同時,在成本上“價格隨著顯示面積增加呈幾何級數增長”。

反觀激光電視,其以光學投射系統為基本成像結構,結合大尺寸抗光屏幕的加持,能提供猶如電影院巨幕般的觀影沉浸感。即,激光電視理論上能實現無限大的畫面尺寸,且成本增長率在合理範圍內。目前,海信已經實現80-150英寸激光顯示產品的覆蓋,併成功展示出300英寸激光影院系統。這與傳統液晶電視、OLED電視基本市場位於30-60英寸的格局完全不同。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數量佔比,2013年僅17%,到2017年達到41%。未來5-10年之後,這一主流尺寸中樞會上升到70-120英寸。而現在只有激光技術能夠滿足如此大尺寸產品的經濟製造——100英寸激光電視的價格,只有同尺寸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的十分之一左右。

另一方面,激光電視產品還符合消費者未來“綠色健康”消費的概念。業內專家指出,電視機的顯示面積越大,就意味著健康護眼的需求越高——因為更大的畫面意味著更強的能量輸出,對眼部健康的影響也就更大。

换代首选,中国领先:为何是激光电视?

激光電視區別於液晶電視和OLED那種直接發光的顯示技術,採用漫反射成像技術,亦最接近自然景物觀看時的光線原理。這使得激光電視成為天然的“舒適”、“健康”產品。即便是在普通家庭客廳,3米的觀看距離上,激光電視百寸大屏依然能夠“保持舒適”的視覺效果。而同等觀看距離,對於液晶電視而言,則需要限制在60英寸以下的產品尺寸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激光電視在主流彩電技術中的優勢顯而易見。這是近年來激光電視從海信一家主推,逐漸發展到擁有10家以上品牌的關鍵。海信周厚健表示,作為全球首家推出激光電視的企業,海信11年的堅持和努力,讓“激光電視、換代首選”逐漸成為共識。

第四代彩電創新為王,激光電視成就中國領先

談到激光電視,不得不說的一個特例是:在電視機從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平板電視到激光電視的發展過程中,只有激光電視是中國企業率先創造的產品,更被給予了中國彩電企業“超越”國際同仁的重任。

繼2014年推出第一代激光電視產品之後,2016年海信發佈全球首款DLP超短焦4K激光電視,2017年發佈L6系列4K激光電視、S6系列4K激光影院兩組系列新品……作為激光顯示技術電視化應用的開拓者和領跑者,海信從100吋1080P、100吋4K、100吋雙色4K到80吋、88吋4K以及更大的150吋4K、300吋4K,再到世界盃前首發的價格更為親民的L5,海信激光電視已經稱為中國彩電的一面“創新旗幟”。

换代首选,中国领先:为何是激光电视?

無獨有偶,在海信的帶領下,本土彩電企業紛紛意識到激光電視產品在市場上的獨有競爭力。包括彩電行業的兄弟品牌,例如長虹、海爾;互聯網創新品牌小米、堅果;專注型的行業顯示產業領袖視美樂、中航國畫、華錄等等不同背景、文化和產業環節的參與者,不斷充實和夯實中國激光顯示產業的陣地。

據介紹,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申請300多項專利,核心的激光光學引擎可100%自主研發設計,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製造完全自主運營,60%以上的製造成本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系統的研發、創新和製造能力正在支撐起海信下一代彩電戰略的大廈:IHS 數據顯示,2017年海信電視全球平均出貨尺寸達到47.3吋,超過索尼躍居全球第一;今年第一季度,海信激光電視在80吋及以上市場佔有率高達42.7%。

行業專家指出,中國彩電企業現在面臨兩個任務:一個是國際化的出海;另一個是本土市場從“量的發展到質的提升”的轉變。這兩個任務的完成,都意味著中國彩電不能在做“國際技術的跟隨者”,而要成為“彩電次世代革命的技術引導著”。海信激光電視彩電,恰是這種“超車”、“換擋升級”的抓手和標誌。

换代首选,中国领先:为何是激光电视?

激光電視,從實用性角度、體驗價值上看,是未來大屏、健康彩電的“換代首選”;激光電視,從技術創新和超越、企業和產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看,是中國彩電產業用“創新”和“引領”搶佔海內外高質量市場的重要節點,作為中國首創產品不愧“中國領先”的稱號。

世界盃賽場,FIFA彩電產品頂級贊助商海信,巨資廣告位捨棄了“海信二字”,而格外推出激光電視、突出“換新首選”、“中國領先”,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廣告,也是一個產業的廣告、中國創造的廣告。這背後體現的是海信人的勇氣、抱負、擔當和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