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傳統電視生存面臨的10個「坎」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整個電視行業迎來了全新拐點。

電視收視人口下降,整體收視下滑,廣告客戶分流嚴重,三線衛視已持續出現虧損,二線衛視遊走在虧損的邊緣,一線衛視利潤率大幅度下降。

放眼望去,媒體內容生產遇到了諸多影響因素,上至宏觀政策,下至受眾輿情,都對媒介內容帶來了巨大影響。無論電視、視頻網站,抑或是作為平臺重要力量的綜藝和電視劇,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馬太效應”。

2018傳統電視生存面臨的10個“坎”

一面是綜藝節目的集體下架,一面是是視頻網站自制劇熱播,在電視媒體出現的市場痛點和經營困境背後,有著更為深層的原因。剖析痛點,展望未來,對各電視臺來說,無異具有前車之轍意義。

1

互聯網野蠻生長,IPTV吞噬有線地盤,

電視作為為傳輸介質被廣泛唱衰。

僅2016年全國就新發展了5000萬用戶,而傳統有線電視用戶數卻在持續下滑。不僅如此,在2017年上半年的IPTV數據統計中,由於中國移動申請IPTV牌照受挫,旗下發展的3859萬OTT用戶並未納入其中。但移動整改獲得排照後,這批用戶即可成為IPTV用戶。有媒體估計,未來三年內中國的IPTV用戶總數將突破2億,IPTV成為中國電視屏第一終端已經沒有太大的懸念。

2

步入後電視時代,電視進化缺損化,

盈利模式單一化,廣告增幅下降。

不管我們願意與否,當代電視正在逐步進入一個“後電視”時代,電視將跨越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屏,擴散到我們日常接觸的多種顯示終端中,再無明確的媒介形式,有的只有內容。

《2017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超四成的視頻用戶已經不再接觸傳統媒體;而在國外則直接表現在用戶對有線電視的退訂。整個電視市場出現行業性萎縮,電視收視人口下降,整體收視下滑,廣告客戶分流嚴重,三線衛視已持續出現虧損,二線衛視遊走在虧損的邊緣,一線衛視利潤率大幅度下降。

2018傳統電視生存面臨的10個“坎”

3

省級衛視都遇到了“客戶持續流失”和

“好收視引不來好廣告”的問題。

廣告客戶流失率居高不下,是電視媒體遇到的巨大市場問題。電視上的廣告少了,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中插廣告時間變短了。老客戶走了,新客戶開發週期長,這就是省級衛視創收下降的根本原因。

這幾年,電視媒體在節目創意上拼勁十足,有目共睹,但電視媒體創收持續下滑,其核心原因是客戶層面存在的問題。收視上來了,但創收上不來:一是部分欄目和廣告產品無客戶問津,二是客戶投放的廣告額度有限,三是短期投放的客戶多。

4

平臺邊緣化,獲得用戶能力下降,

互聯網巨頭繼續強勢擠壓電視份額。

5

電視內容存於機構,網絡內容屬於用戶,

視頻網站全線超越衛視。

視頻網站2017年的突飛猛進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視頻網站只能“更會玩”。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近期的廣告招商會上,無論是內容的數量和質量,還是營銷思路的拓展、IP產業鏈運營方式、資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全線碾壓傳統衛視。

而電視端,其內容更加老媒體化,視頻網站對電視的“降維打擊”逐漸形成。

6

組織管理老媒體化,不適配全媒體發展需要,

媒體融合缺乏現成模式。

電視要轉型,網絡要轉型,朝哪個方向轉?如何轉?讓各大媒體心存茫然。各省級衛視爭相模仿跟進的“中央廚房制”,僅僅只是看上去很美。媒體融合並不簡單地“一把抓”和“集中式抽取”,它需要電視臺從架構到管理到員工,轉換思路,扁平化管理,將互聯網的各個要素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到電視臺的各個組織單元。

2018傳統電視生存面臨的10個“坎”

7

並進一步喪失對內容方的把控力。

隨著製播分離的深入,內容製作公司與視頻網站的關係目前已更水乳交融,並形成共生關係。如:《中國有嘻哈》、有中國金牌製作人陳偉,《蒙面歌王》系列總導演車澈,《跑男》三季總編劇岑俊義,《跨界歌王》總導演宮鵬等業界大腕。反觀電視臺,與內容方的合作關係,一直是“一錘子買賣”,難以鎖定優質內容供給。

8

2017年大綜藝節目已進入創收陷阱,

衛視大投入突圍得不償失。

2017年是省級衛視大綜藝節目重要的拐點:首先,《快樂男聲》、《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曠世之作的大影響效應的節目一去不復返。其次,綜藝節目裸奔是家常便飯,節目錄制因沒有客戶冠名一拖再拖現象十分普遍。再次,因找不到客戶贊助而擱淺的節目比比皆是。最後,投入巨大的節目成為省級衛視的燙手山芋,賠多賺少。

9

影視圈資本運作的瘋狂,抄襲成風,

中國資本環境整體的變化,股票金融房產業的勢微使得資本瘋狂湧入中國影視市場,過速增長的資金規模和來不及準備的市場環境之間的落差,造成了影視行業巨大的混亂。

10

整個行業集體處於焦慮中。

2018傳統電視生存面臨的10個“坎”

結語

當下中國媒體格局呈現出一種從未有過的“百年變局”。傳媒行業的集中度走高,受眾注意力和廣告預算更加顯著地向頭部資源集中,未來將出現越來越顯著的傳播盈餘,以及盈餘之後的擠出和集中效應,但同時馬太效應卻讓許多優質內容雪藏,降低了內容生產者的動力。

電視將跨越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屏,擴散到我們日常接觸的多種顯示終端中,再無明確的媒介形式,有的只有內容。傳統電視臺賴以生存的機制將發生顛覆性改變,而生在其中的媒體人,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