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69岁老人打造微缩版老物件 小板凳仅拇指大


1.今年69岁的陈和生,是一个地道的“老南京”,祖祖辈辈在南京生活了300年,对南京市井生活有着清晰的记忆。他1969年随同姐姐、妹妹一同到江苏句容白兔公社茅庄大队新塘生产队插队,后于1975年上调进城当了工人。返城后当过矿工,做过搬运工,保管员,读了电大以后转岗成了一名财务人员,后又进入银行工作。 退休后,他捡起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好——木工活。开始的时候做一些瓦鸡精的勺子和盛饭的铲子等以便家用。后来尝试着用木料做微缩农具、生活用具,迄今已经做了几十种老物件模型。 后来,陈和生又将创作的题材转向了老行当,他说:“南京人对老行当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们曾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老行当渐渐消失,陈和生就尝试着制作老行当微缩模型,保留这些记忆,让年轻人从这些小玩意上面,去想象昔日的老南京生活。 (方东旭/人民图片)

2.陈和生用金丝楠木做成的袖珍小板凳,仅拇指大小。

3.微缩版独轮车。

4.陈和生展示微缩版纺车。

5.指甲大小的热水瓶,细节十分精美。

6.茶杯一般大的老虎灶,这是街头巷口间常常见到的茶水炉子,是老南京街头巷尾一种十分普通的专卖开水的店铺,以卖热水为主。

7.有一次,陈和生锯开木料,发现图案像一只狗。

8.陈和生做起木工活专心致志。

9.陈和生收藏的名贵木头,当时花八九千元买来的。

10.这把锯子跟着陈和生52年了,不离不弃。

11.陈和生在自家的工作室里。

12.做木件时产生的废料。

13.桌上摆着几十种工具,大部分是陈和生自己制成,因为做袖珍木件的工具市场上基本上买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