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晶片即將問世

日期,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鎂光半導體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銷售、進口十餘款英睿達固態硬盤、內存條及相關芯片,並刪除其網站中關於上述產品的宣傳廣告、購買鏈接等信息。根據裁定書中要求,包括鎂光半導體(西安)有限責任公司、鎂光半導體銷售(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廈門市思明區信通源計算機經營部立即停止銷售部分鎂光商品。本次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是聯電/晉華與鎂光專利大戰的一部分,本質上是中國企業大力發展存儲芯片產業與外商竭力遏制這對矛盾的具體體現。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聯電/晉華與鎂光專利戰並未獲勝

雖然就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來看,頗有一種中國企業大獲全勝,揚眉吐氣的感覺。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系列專利戰的一部分,而且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並沒有認同聯電/晉華的訴訟請求,只是發出一份裁定書。何況臺灣聯電和大陸晉華對鎂光提起專利訴訟,其實是扮演了防禦者的角色。

本次訴訟的起因是中國大陸企業大規模從境外企業挖人。在以紫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力圖收購或入股鎂光、SK海力士、閃迪/西部數據未能如願之後,中國大陸企業放棄了直接收購的計劃,選擇了高薪挖人的方式,直接以2倍、3倍、4倍的薪酬從境外公司挖人。搞得中國臺灣當局不惜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來"調查"跳槽員工,以"殺雞儆猴"的方式阻礙員工跳槽。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鎂光在中國臺灣的合資公司華亞科等企業則是重點挖人對象之一,據媒體報道,已經有數百名員工跳槽到中國大陸的長江存儲、合肥睿力等企業。由於鎂光宣稱,跳槽的員工中,王某和何某攜帶了機密技術資料,屬於"帶槍叛逃"。

王某和何某通過閃存盤盜取了公司的技術資料,然後交給了新東家聯華電子公司的高管,而聯華電子也計劃和旗下的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公司分享這些技術。隨即鎂光在去年2月和9月分別在中國臺灣和美國對聯電提起訴訟。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對此,聯電/晉華在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聯電先是否認了鎂光科技的指控,表示並未侵犯第三方公司的知識產權。隨後聯電在中國發起對鎂光的訴訟進行反擊,也就是在今年1月,聯電/晉華在大陸對鎂光發起的訴訟。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數日前,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定,雖然從裁定內容看,彷彿聯電和晉華已經大獲全勝,但實際上,該裁定並非是對聯電/晉華訴訟請求的認可。這裡介紹一下裁定和判決的區別,裁定是解決訴訟中程序問題,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而判決解決訴訟中的實體問題,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也就是說,最後聯電和晉華的訴訟請求能否被法院認可,還要等法院最後的判決。本次做出裁定,只是為了防止在訴訟審理期間,鎂光在中國內地銷售產品、開展業務的活動可能會對聯電和晉華造成的利益損失。

本質上是外商遏制中國大陸存儲芯片產業發展

自三星Note7接連自燃之後,NAND Flash和DRAM的價格瘋漲,進而帶動了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等商品價格暴漲,在內存條在高位時價格漲了4倍,廣大網友調侃:"內存條快漲成金條了"。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和個人電腦廠商也深受其害,下游廠商對於三星等公司肆意漲價敢怒而不敢言。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在存儲芯片上,三星、SK海力士、東芝/貝恩資本、閃迪/西部數據、鎂光等大廠壟斷了市場。為了打破外商壟斷,中國大力扶持長江存儲、合肥睿力、福建晉華等龍頭企業,建設存儲芯片工廠。

目前,紫光的32層3D NAND即將商業化量產,而DRAM方面,則由福建晉華和合肥睿力主攻。由於國內企業在DRAM方面缺乏技術積累,福建晉華選擇了與聯電合作的技術引進道路,由晉華出資,委託聯電開發 DRAM 相關技術。根據中國臺灣"地檢署"公佈的資料,晉華提供三億美元資金採購研發設備,並依進度陸續支付聯電四億美元,開發出的技術成果雙方共有,整體技術完成後,再轉移到晉華進行量產。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而聯電和晉華主攻的DRAM是鎂光公司的核心業務,以及被大陸企業大量挖人的華亞科是鎂光在中國臺灣開始的合資公司,這使得鎂光的利益直接受到了損害。

就長遠的商業利益來看,福建晉華與鎂光也存在非常大的利益衝突。畢竟按照過去中國幾十年工業化的歷程,凡是中國人能造的,基本就沒外國人什麼事了。一旦中國在一個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並開始大規模量產,一個過去被歐美日韓把持的高利潤行業必然會被中國玩成白菜價,同時伴隨著一大批境外巨頭兼併重組,甚至是直接破產,這個現象在高鐵、通信和麵板產業尤為突出。

正是因此,鎂光起訴聯電,是鎂光試圖以知識產權為武器,通過訴訟的形式,阻擾中國大陸企業發展存儲芯片。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美光DRAM和NAND從中國獲得的收入分別佔其總營收的23%和11%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美光DRAM和NAND產自中國的比例分別為26%和20%

不過,就目前來看,鎂光的意圖已經落空了。

由於鎂光近半營收來自中國市場,加上專利訴訟往往時間很長,聯電/晉華只要一個"拖"字訣,就能把鎂光折磨的非常難受,在這場專利訴訟中,已然取得階段性勝利。

鎂光在華禁售是的背後是大國博弈 折射出國產存儲芯片即將問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