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團隊再次刷新世界記錄,讓中國在該領域領跑全球

根據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國物理學家已經實現了18個量子比特的量子糾纏,超過了之前的世界紀錄10個。這代表了實現大規模量子計算的一步。


該團隊再次刷新世界記錄,讓中國在該領域領跑全球
量子糾纏是這樣一種現象,其中兩個或多個糾纏的亞原子粒子或量子位在理論上可以同時相互影響而不管距離如何。這個想法是如此違反直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嘲笑它是“遠處的幽靈行為”。
該團隊再次刷新世界記錄,讓中國在該領域領跑全球
中國物理學家潘建偉和他的來自中國東部安徽省的中國科技大學的同事,通過同時開發三種不同自由度,六極子和軌道角動量的光子,取得了新的記錄。結果組合導致穩定的18-qubit狀態。根據該研究,對量子糾纏粒子數量的完全控制決定了量子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該團隊再次刷新世界記錄,讓中國在該領域領跑全球
之前的記錄保持者也是潘和他的同事。他的團隊在2017年實現了一個穩定的10比特纏結狀態。除了糾纏粒子的數量,中國還擁有超過1,200公里發送糾纏光子對的世界紀錄,這一成就可為全球防黑客互聯網鋪平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