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鶴慶縣,中國雲南大理州下轄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處滇西橫斷山脈南端、雲嶺山脈以東,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地理座標為東經100°01′—100°29′、北緯25°57′—26°42′。東有金沙江與永勝縣分津,南與賓川縣接界,西與劍川縣、洱源縣接壤,北與麗江市毗連。

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鶴慶縣

鶴慶縣主要旅遊景點:

1、新華民族村

新華民族村坐落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北部。 是一個AAAA 級風景名勝區。境內居住有彝、回、僳僳、苗、漢等民族。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風俗民情,絢麗多姿多彩的民族婚禮,風趣的掐新娘活動,意味無窮的取乳名和搶名習俗,一馱穀子換一馱梨的古樸交易,簡樸的回族葬禮,組成了特有的民族風俗“大觀園”。有著各種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和集市。

走進新華民族村中,隨處可見正在加工手工藝品的村民,叮叮咚咚的錘打聲不絕於耳。據介紹,該村生產的金、銀、銅等手工藝品享譽國內外。遠銷泰國、緬甸、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新華村從事民族手工藝品加工製作的歷史悠久。據《鶴慶縣誌》記載,早在明朝,新華村的村民們就開始加工民族首飾等工藝品。在代代相傳的進程中,心靈手巧的白族村民不斷改進加工技藝,創造出絕妙精美的手工藝品。

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新華民族村

2、邊陲古寨

雲南邊陲古寨位於大理鶴慶城南12公里處,距麗江54公里,距大理132公里,佔地約50畝,是大麗旅遊線上獨一無二的民居風情旅遊區。這裡建築獨特,風光奇異,有曲徑但不通幽,有風景卻不迷人。這裡居住著一群幾乎被世俗遺忘的邊陲人,據說這些邊陲人原來生活在中緬邊境,沒有民族,過著原始人的生活,他們以樹葉遮體,吃生冷食物,居住在樹上。後來雲南有關部門為解決這些人的生存生活問題,在此修了個山寨—邊陲古寨,請一些年輕的邊陲人到這裡,共同開發一個新的旅遊項目,將收入用於解決邊陲人的生活問題。

3、鶴慶草海

鶴慶草海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水鄉,它位於鶴慶壩子。由於壩子東西山腳眾多潭泉和漾弓江流域水系源源不斷,川流不息的來水,在鶴慶壩子形成了水域寬闊的天然草海溼地。

草海溼地因其水淺,每逢秋季周圍村民撐木舟到海中撈水草積肥而得名。草海分為北海、中海、南海和東海,最大水深為2.6米,平均水深1.6米,水面海拔2193.2米,年入庫水量達240萬立方米,屬高原淡水湖泊。草海水域通過小溪溝渠、田疇與漾弓江相連,河渠縱橫,木舟往來,頗似江南水鄉風光。

夏季,萬畝紅荷怒放,景色優美,湖邊還盛產菱角、蓮藕等。在荷花盛開的時節,鶴慶壩區群眾都要到草海飽覽湖光山色,形成了傳統的“耍海”民俗活動。前來耍海的白族男女青年或泛舟海中,或登山環海而遊,彈響三絃,對唱白族情歌,盡情遊耍娛樂。有不少白族男女青年在歌會上結成美滿姻緣,成為終身伴侶。

草海溼地在給人們營造了得天獨厚自然旅遊景觀的同時,在防止長江上游水土流失、環境保護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草海溼地將鶴慶壩子過多的降雨儲存、緩衝,然後逐步放開發。

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鶴慶草海

4、雲鶴樓

雲鶴樓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城中央,古稱安豐樓,始建於明朝正德九年,據史料記載曾毀於兵火而經四次重建、重修,光緒二十七年第四次重建後命名為“雲鶴樓”。

雲鶴樓屬中國建築體系中的木構架樓閣式建築,明暗四層,高30米,東西長18.6米,南北寬14米,通道拱門長16米,外面繞以簷柱,內面斗拱縱橫交錯,對縫對榫未用一棵鉚釘,具有較高的建築工藝特色。

5、天子廟洞

鶴慶天子廟洞在鶴慶縣辛屯鄉逢密村鳳凰山麓,是一古溶洞,洞口分四門,洞口各高3米,寬2米,大理鶴慶天子廟洞洞內寬敞,深不可測。在洞外兩側高7米,寬6米的石壁上刻有浮雕佛像,大理鶴慶天子廟洞中為觀音菩薩,兩側雕羅漢、天王等像,俗稱十八羅漢朝觀音。觀音像身高1.5米,儀表慈祥,體態輕盈,諸羅漢像體量比觀音像小,有站、有的蹲,姿態各異,但都形象生動,雕刻精湛,大理鶴慶天子廟洞尤其是觀音身後的石猴,依石態而作,活潑可愛,極有情趣。鶴慶天子廟洞東接龍王廟,下接小龍潭,森林繁茂,湖水清幽,景色宜人。為大理鶴慶縣北上麗江的重要通道,大理鶴慶天子廟洞其旁建有麗江飛機場,交通方便。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為其廟會,今演變為騾馬物資交流會。

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鶴慶天子廟洞

6、黃龍潭

黃龍潭位於鶴慶縣城西南2公里谷堆山(又名螺髻峰)下,是鶴慶古老的水利工程和景色宜人的遊覽地。

黃龍潭西枕螺峰,“螺峰野色”是“鶴陽八景”之一。螺峰俗名谷堆山,海拔

2990米,由裸露的石灰岩構成。因山勢高峻陡峭,形狀像螺螄又像髮髻,故名螺髻峰;每當雨季,山頂經常白雲纏繞,又名雲峰山。山腳懸崖上有一石壁,上面有“活潑潑地”四個大字。傳說在遠古時代,鶴慶原是一片汪洋。有一年兩顆珠寶從崖下的水洞裡蹦出來撞在崖上,突然炸開,裡面飛出一雙男女。後來他倆繁衍了鶴慶壩各姓的始祖,人們稱這裡為“活石珠光”,稱“活石”下的水洞為龍洞。每當晴天中午,日光直射龍洞,就有像金絲束的反光射出,傳說是被黃龍吸走的那口鐘的反光,人們稱這種現象為“金鐘映日”或“金線吊葫蘆”。

鶴慶縣地方特產:

經濟作物:水稻、玉米、大麥、烤煙、甘蔗、蠶桑、繭絲。

中草藥:馬廠當歸。

花草:蘭花品種有80多種,被譽為“名蘭之鄉”。

美食:鶴慶火腿、豬肝酢、風乾裡脊等臘味,鶴慶乾酒。

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蘭花

此地是雲南“中國蘭花之鄉” 火腿也很出名

鶴慶火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