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爲何妖股橫行?

A股為何妖股橫行?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了:無論行情如何,每個月都會有那麼一兩隻妖股出現。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創業板回暖,題材股興起,妖股更是四處橫行,像什麼萬興科技、七一二、誠邁科技、必創科技、盤龍藥業等等。而在不久前,人們熟知的妖股有:貴州燃氣,華森製藥。

之所以稱它們是妖股,是因為他們具備:連續漲停、短期漲幅大(至少翻1倍);換手率高(幾天的換手率基本上在200%以上);難以捉摸(很難從基本面找到解釋);不怕罰(哪怕被zjh關小黑屋也不怕)等特徵。

我還發現,要成為妖股,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次新股:次新股的流通盤小,機構參與度低,方便遊資拉昇。

(2)大題材:往往隸屬某個又大又新的題材。比如盤龍藥業是仿製藥的題材,必創科技是“物聯網+半導體+工業互聯網”的題材,萬興科技是獨角獸的題材。

(3)小市值:這些妖股開漲時的市值都比較小,翻一兩倍看不出什麼變化。比如從20億變成60億,大部分人沒什麼感覺。但是如果從200億漲到600億,很多人就會覺得不靠譜。

妖股往往都是“磨人的小妖精”。首先,監管層很煩心,為什麼屢禁不止?按下葫蘆浮起瓢?其次,股民很焦慮,為什麼那麼多妖股我都買不到?最後,遊資也很委屈,我就是正常買賣而已,為什麼說我操縱股價?

其實,所有的這些煩惱,都在指向一個問題:妖股是怎樣煉成的?

目前,大家普遍認為,所有的妖股都是一小撮別有用心的遊資一手打造出來的。所以,這些年,zjh狠狠地罰了很多知名大遊資,甚至還開出了55億的天價罰單。但問題是,還是有妖股!

難道還有其他頂風作案的遊資嗎?他們真是為了錢,連命都不要了嗎?不排除有這種這樣的人,為了錢鋌而走險。但是,一定是少數。

另外,不得不說,在這個大數據的年代,想操縱股價而不被發現太難了。北八道200多個賬戶都被查出來了,你就算弄2000個賬戶,也逃不出大數據的法眼啊。

再者,如果想短期坐莊,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因為,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配合,否則整個市場都會成為你的對手盤。

說這麼多,我的意思就是:敢於頂風作案的人很少,堅信自己操縱股價而又不會被查出來的人更少,操縱股價且成功的那就更少了

所以,結論是:妖股不是某個人幹出來的,也不是某幾個人幹出來的,而是一群人造出來的,這群人就是你我他(雖然我相信大多數人一股沒買)。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雪崩發生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會認為是自己的責任。

同樣的,當一個妖股形成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覺得跟自己有關係。

俗話說,什麼樣的土壤結什麼樣果子。A股特殊的交易制度必然會誕生“妖股”這種神奇的東西。

打倒一個北八道,還有千千萬萬個北八道。這些玩家們只不過利用了遊戲規則而已。

A股的遊戲規則有什麼紅利呢?

第一個是,制度紅利。一個股票明明要一口氣漲50%的,卻被人為地按在了10%的漲幅上。這時候,有信息優勢,有資金優勢,有通道優勢的人,就可以率先搶進去,封漲停板。沒買進去的人,滿腦子都是:明天我一定要第一時間搶進去。最後,哪怕這隻股票已經漲了超過50%,在思維慣性下,大家已經停不下來了。最後就演變成了博傻行為。如果不限漲幅,那麼在一天之內,市場的焦慮心理就釋放了

第二個是,人口紅利。假設一隻股票的流通盤是1億股,每個人只買1萬股的話,1萬個散戶就可以把股票全部買光了。如果換手率是50%,那麼只要5000個散戶就能把一隻股票拉漲停。中國有1億多的股民,選出10000個人同時喜歡一個股票,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這個市場最強大的力量從來不是遊資,機構,而是散戶。遊資最多是利用了人性,起到了點火的作用而已。

這就是,A股總是妖股橫行的原因。對此,靠問詢函,靠關小黑屋,靠大罰單都沒什麼用。真正有用的是,改變遊戲規則。

今天的市場走勢,驗證了我前幾天的判斷:創業板有調整風險,上證有反彈機會,風格在短時間內出現切換。

今天收盤後,每天習慣數漲停板的我,數了一下跌停板。呵,30多家!

有人可能覺得,這兩天創業板已經調整的差不多了。但我認為,今天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你想想,短期內,市場還有什麼可以講的故事嗎?

炒了很多天的“貿易戰”和“海南”概念,都伴隨著大大的演講煙消雲散了。之前的“獨角獸”概念也講不出什麼新東西了。創業板繼續玩的話,炒什麼呢?

我曾經反覆說過一個觀點:千萬別在曲終人散後,只有你一個人傻傻地留下來為整場舞會買單。

【後市判斷】

1、大盤:短期內繼續看好主板,看空創業板。

2、風格:風格往往會在大跌中切換,想要的大跌今天來了。

3、板塊:尋找超跌藍籌和白馬的機會,繼續看好券商。

4、風險:最大的風險依然是美股下跌的風險。另外,遠離漲幅過高,尚在高位的創業板股票,具有極大的回調風險。

【操作計劃】

6成中長期倉位已經調倉,另外3成倉位根據市場情況靈活增減。選擇好股票,逢低買入,堅定持有,是最佳策略。

—— END ——

投資是一個人一輩子最後的職業,也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必修課。

因為,投資是一項關於“選擇”和“決策”的技能。懂投資,不僅僅可以獲得財務上的回報,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你在生活中更好地做選擇。

但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對投資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覺得它深奧、難懂。

實際上,投資中的大部分原理,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識,無論你多大年齡,什麼學歷,都能掌握其中的要義。

2017年年底,我推出了《大師兄手把手教你做投資》這門課,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生動鮮活的案例,系統闡述做投資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讓一個哪怕沒有任何基礎的“小白”,也能練就成為職業投資人的基本功。

目前,這門課已經獲得了1000多人的訂閱,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個投資者社群。每天,大家都會在群裡交流投資心得和股市機會,很多人包括都覺得獲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