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用1200萬像素鏡頭,而不是2000萬

相信很多用戶都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蘋果iPhone、小米、三星的旗艦手機一直堅持使用1200萬像素,並沒有一味的將像素提升至1600萬甚至是2000萬?原因是因為現今的手機拍攝畫質已經不以像素論成敗。

由於智能手機體積所限,其攝像頭傳感器的尺寸並不能做得很大,而如果相同尺寸傳感器上的像素點越多,那麼每個像素的尺寸就越小,它們準確探測光線明亮度和色彩的能力就越弱,對圖片質量帶來的損害自然不少。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高像素未必就一定能帶來高畫質。

「科技說明書」為何iPhone/小米用1200萬像素鏡頭,而不是2000萬

高像素不等於高畫質

對於智能手機廠商來說,與其過分追求手機攝像頭像素,還不如將重點放在提升攝像頭其他方面,比如圖像傳感器面積、單位像素尺寸等。

圖像傳感器尺寸決定了像素點的面積,攝影界一直流傳著"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說法,這個底就是圖像傳感器的尺寸,目前智能手機的傳感器大多都是CMOS,傳感器尺寸越大,單位面積像素所接受的光線越多,成像質量越好。換句話說,在感光面積大小相同的情況下,像素越低(數量越少),單位像素面積越大,就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線,在弱光環境下拍照的優勢就越明顯。

「科技說明書」為何iPhone/小米用1200萬像素鏡頭,而不是2000萬

所以在像素提升到2000萬之後,手機廠商也發現了,再高的像素成像質量也沒有明顯的提升,甚至不如一些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因為高的像素意味著損失了單位像素點的面積,所以蘋果、小米、三星一直選擇停留在1200萬。

「科技說明書」為何iPhone/小米用1200萬像素鏡頭,而不是2000萬

但也不是說高像素就一定沒用,只是在追求高像素的同時不能減小單位像素面積。因為照片像素較高,因此這意味著用戶可以更自由地對照片進行裁切而不擔心細節的丟失。高像素攝像頭其中一個優勢是可以通過算法實現無損變焦,雖然變焦倍數只有2~5倍,但是總比有損變焦強,如華為P20系列上就是基於這個原理來實現無損變焦功能。

「科技說明書」為何iPhone/小米用1200萬像素鏡頭,而不是2000萬

軟件優化也少不了

除了以硬件為基礎之外,軟件優化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軟件優化得好,較差的攝像頭也能達到較好的成像效果,如果軟件算法做得不好,則無法發揮攝像頭硬件的真實水平。幾年前有一個玩笑說,蘋果影像部門的工程師數量比某國產手機的整個系統部門的還多,當然近年國產手機的拍照水平也是有目共睹地提升。

總而言之,高像素並不意味著高畫質,拋開高像素與畫質之間的關係,如果不是涉及變焦等需求,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高像素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並不大。目前來講,歸根到底還是在於技術層面,只有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未來才能夠可體驗到更高像素的畫質拍照。

(圖片來自網絡,有問題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