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湖湘」羅盛教紀念館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基地介紹

羅盛教紀念館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上梅鎮梅中路2號。

紀念館建於20世紀80年代,館舍為磚混結構平房,園林式建築風格,共由1棟兩層平房和1棟一層平房組成,館舍之間以庭院式走廊環狀連接,一樓全部為基本陳列展廳,二樓設臨時展覽展廳和文物庫房。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展廳分“童年和少年時期”“從普通士兵到國際主義戰士”“烈士精神代代相傳”

三大部分。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展品有烈士的遺像、遺詩、遺物 (複製品),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和金日成接見烈士父親羅迭開的照片,被羅盛教援救的朝鮮兒童崔瑩專程探望、朝鮮特使造訪烈士故鄉以及羅迭開兩次訪問朝鮮的圖片等,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羅迭開的二級國旗勳章,及羅迭開出席全國各種會議的證件和獲得的勳章等實物。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原志願軍司令員楊得志親筆為館題詞:“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烈士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人物簡介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羅盛教(1931-1952),原名羅雨成,湖南新化人。

國際主義戰士,革命烈士。

1931年出生於新化縣圳上鎮(原松山鄉)桐梓村,1946年入湖南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免試升入湖南省立九師簡師班學習,畢業後考入省立十三中,改名羅盛教。1951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七軍第一四一師偵察隊文書。1952年1月2日,羅盛教在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為搶救落水兒童崔瑩而英勇犧牲。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羅盛教犧牲後,朝鮮政府為他修建了紀念碑和墓,並授予羅盛教一級戰士榮譽勳章和一級國旗勳章,志願軍政治部授予羅盛教“中國人民志願軍愛民模範”稱號。

金日成為羅盛教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背後故事

冰窟中勇救落水兒童

朝鮮戰爭爆發後,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並隨部隊奔赴朝鮮,任志願軍第四十七軍第一四一師偵察隊文書。

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在朝鮮前線,他親眼目睹美帝國主義對朝鮮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他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和對朝鮮人民的深切同情。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深厚情誼,更使羅盛教深受感動。

一次,部隊在一個風雹交加的黑夜行軍,伸手不見五指,一位朝鮮老大娘頂風冒雹地站在那裡,手提保險燈為戰士們照路,並不斷提醒志願軍戰士們:別掉進泥坑裡。羅盛教覺得只有用殺敵立功的實際行動,才能報答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

他幾次要求上前線,可是指導員總是耐心地勸說他:“你的決心是好的,可是革命工作有分工,你現在擔任文書工作,對消滅敵人是有保證作用的!”羅盛教更加努力地工作,除圓滿完成本職工作外,還經常冒著炮火到前沿陣地為戰友送飯,搶救傷員。

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

他還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誇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

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4名朝鮮少年在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從那裡傳來了呼救聲,其中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外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地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裡。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崔瑩托出水面。

當崔瑩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

幾經周折,羅盛教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使出最後的氣力用頭和肩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杆拖到河邊,崔瑩抱住電線杆被拉上了岸。但羅盛教因氣力耗盡,無力浮出水面,最終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1歲。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部隊活動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瞭解英雄事蹟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瞻仰緬懷先烈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組織參觀見學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矩陣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素材提供:婁底支隊

主編:李 斌

校對:朱毅豪

「红色·湖湘」罗盛教纪念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