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影視「升華」的《靈與肉》

著名作家張賢亮創作的短篇小說《靈與肉》,是上個世界八十年代反思文學(或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之一。作家講述了一個被錯劃為右派的知識分子,經歷了二十多年磨難後的那份冷靜和良知。《靈與肉》當年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然而,作品一發表就引起了截然相反的一場爭議,一方說小說是一篇真實的優秀之作,另一方認為主人公許靈均是“一個渾渾噩噩的人”。《靈與肉》到底怎麼樣?或許還難以定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電影《牧馬人》電視《靈與肉》“昇華”了小說的主題。

今天,讓我們再來重新看一看《靈與肉》,或許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判。在我看來,《靈與肉》當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說明小說在當時還是很優秀的,這主要是指小說的藝術性和小說對歷史的反思。然而,正如當時有人所言,小說也有著“明顯的不足之處”,也就是那“光明的尾巴”——許靈均為什麼沒有出國?許靈均沒有出國或許昇華了小說的主題,但許靈均為什麼沒有出國,小說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或許限於雜誌的篇幅小說刪去了說明的心裡描寫,或者說在一點上小說有邏輯性錯誤。我們不能說許靈均不能出國,但文學上應該給出一個文學理由,否則就是故意“拔高人物”了。

小說的不足之處,不只是“光明的尾巴”,就人物塑造看,許靈均這人物是立起來了,但人物不那麼豐滿,還算不上文學畫廊中的典型人物。秀芝的勤勞善良也只是“紙上談兵”。靈均的父親還是一個書本上的資本家。密斯宋更是停留在“一對明亮的眼睛和兩片塗得很紅的嘴唇”上。當然,《靈與肉》也不乏閃光的地方,比如郭大爺就寫的就很好,再比如“牲口棚”一夜描寫得令人心酸,也蕩氣迴腸,這才是小說獲獎的根源。“光明的尾巴”肯定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改編自小說《靈與肉》電影《牧馬人》和電視劇《靈與肉》,反響都不比《靈與肉》差,而且是“英雄群像”。電影1982年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3年又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電視劇《靈與肉》獲2015年度優秀電視劇劇本獎。在電視劇中讓清清出國更是為了彌補小說的不足之處。現在看,《靈與肉》就是被影視“昇華”的小說。

現在說說小說為什麼要弄一個“光明的尾巴”?顯然,那是作家故意而為,就是要彰顯“愛國情懷”這一宏大主題的,但是不符合現實主義和小說的內在邏輯性。在當時,出國是很“潮”的,出國的知識分子多了,別說能帶妻子兒女了,就是自己不管不顧就走的也大有人在。當時,經歷過運動的人們被嚇怕了,都想找個出路。我們不能說出去的人,都為了過資本主義的生活,其實,多數人出去也過不上資本主義的生活,但他們能夠有尊嚴地生活,能夠靠自己勤勞生活。就像八十年代的“跑港潮”,就像現在的“進城潮”,他們未必都能一去而富,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撿垃圾也比農村生活得好。出去就是為了生活好,不應有那麼多的政治標籤。

許靈均不出國,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對小說也有反諷的作用。小說有幾句對話在今天仍然很有現實意義。“啥叫右派?”“右派就是犯了錯誤的人。”“右派就是五七年那陣子說了點實話的人。”“那一年,整的就是讀書人。”“說實話啥叫‘犯錯誤’,要都不說實話,天下就亂套了。”作家張賢亮就沒有說實話,小說中許靈均的原型就是張賢亮,他的苦可吃多了。張賢亮曾描述自己的人生經歷是“在清水裡泡三次,在血水裡浴三次,在鹹水裡煮三次”。許靈均的默默忍受和隨遇而安未必就是他應該有的特徵。現在很多人還是不敢說實話,作家是如此,普通大眾也是如此,以至於GDP造假,扶貧造假,不說真話已經影響到“政治大局”。如果說小說《靈與肉》還有現實意義的話,那就是警告社會警告某些人:不能再說假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