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題記】銅川市四號信箱(762廠)簡介:

原銅川四號信箱(762廠)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馬勺溝(銅川市印臺區金鎖關鎮紙坊村附近),於1965年起在此建廠創業。

當時的馬勺溝位置偏僻,人煙稀少……但是,無論生活怎樣艱苦,他們為中國的廣播和電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陝西最早的金鳳牌電視機就出自這裡,70年代大功率的對臺廣播也出自這裡……90年代銅川信箱單位紛紛撤離。1985年整體搬遷到咸陽。

到咸陽後,四號信箱和陝西彩色電視機廠、陝西秦川拖拉機廠合併成立陝西廣播電視設備廠,代號仍使用國營762廠,非官方名字:如意電視機廠,生產如意牌電視機和廣播發射機、電視發射機,後來更名為“如意電氣總公司”,並將部分廠房、設備和人員出租給康佳……現在,陝西廣播電視設備廠已經破產,康佳仍然在陝廣的廠房裡繼續生產著。

762廠,這個為中國的廣電事業和遠洋導航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型國營企業已成為歷史。

2015年11月2日,我和爸爸重遊了銅川馬勺溝762廠舊址。

這次重遊,我已計劃了很久。半年前,當我第一次把這個想法告訴爸爸時,他很激動。是啊!爸爸對銅川有著深刻的記憶,因為他1969年大學一畢業就分配在那裡工作,直到1980年才調回西安,在那裡整整待了10年!而我,對那裡也有著深刻的記憶,因為在我5、6歲時,曾兩次隨爸爸去過那裡,前後待過半年時間……如今,離開那裡已經35年了!

我這個人是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的,這段時間忙裡偷閒,上網蒐集了一些“銅川市四號信箱”的資料,為出行做了些準備;同時,我這個人也是拖沓的,倒的確是因為最近太忙了,所以重遊計劃一直沒能實施……眼見11月份爸爸的生日就到了,而且再拖延天就該冷了……於是下定決心,定好日期:11月2日(星期一)舊地重遊,權把這次懷舊旅行當成送給爸爸的生日禮物吧!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上午八點多出發,驅車從西安北郊上高速一個小時,到達銅川。

一晃35年過去了,我和爸爸都是35年間第一次再去銅川,因此路都不熟。下高速路之後,停車問了當地人,並開啟了導航,才大致瞭解該怎麼走。爸爸開始問路時,一直把銅川老火車站作為一個地標,因為他幾十年前一般都是乘火車來往於西安和銅川之間的……但是,得到的消息是老火車站早就已經停用了……此時,我拋出我搜集的資料:地點大致在通往金鎖關方向的210國道附近,地名叫——紙坊村。爸爸說,正是那個地方!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依次穿過銅川市新開發區、老城區、銅川北關,上了去往金鎖關方向的210國道。國道上,來往的多是運煤炭和磚瓦的大貨車……一邊小心地開車,一邊心裡疑惑起來。畢竟,有件事我和爸爸心裡都拿不準: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當年的那些老廠房如今還存在不存在了呢?

沿著210國道,終於到了馬勺溝口,舊廠址的所在地——銅川市印臺區紙坊村。爸爸說,這裡的面貌與從前大相徑庭,除了遠處的小山崗和過去一樣,其餘的什麼也認不出來了!紙坊村裡,已經蓋起了很多的紅頂房屋……我把車停在路邊的空地上,和爸爸一起下車打聽。打聽了幾家,都說不知道。也難怪!因為老廠搬離這裡已經有30年了,必須得找年紀大一些的人才能打聽到。

爸爸去100米開外的另一戶人家打聽,我遠遠看見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很認真細緻地向一位老者詢問著,頭頂的白髮在風中微微飄動著……這種對故舊所持的依戀情結很讓我感動。畢竟,那些曾帶給我們很多記憶、很多往事的地方,一定也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感慨!懷舊思故,人之常情也!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終於打聽到了!於是,開車從一個不起眼的坑窪便道進去,一眼就看到那座似曾相識的小石橋……此時,記憶的閘門彷彿一下子就開啟了——沒錯,正是這個地方!

通過小石橋,又繞過一道彎,我和爸爸都更加興奮了起來:我們看見了工廠的大門,並且依然還是當年的樣子!緊挨廠門左邊的是禮堂,禮堂山牆上還貼著一幅廣告,看來附近有一家養狗廠。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進了廠門,路邊是工廠禮堂。這時,我們發現它和整個工廠一樣,早已殘破荒蕪不堪!找到老廠區的興奮之後,心中還是泛起了一絲淡淡的失落。

想當年,這裡是開職工大會、演出話劇和放電影的地方。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在這裡看話劇,只有5歲的我根本看不懂。但我至今仍然深刻記得一個情境:禮堂裡,坐滿了近千名職工,黑壓壓的一片;舞臺上,整齊的大紅褶皺幕布被燈光一照,鮮豔耀眼得很!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順坡而上,緊鄰禮堂的是職工食堂。食堂的第一層,有一半位於坡路地面之下,要下幾階臺階才能到達一樓大廳。當年的廠區,是按照“備戰備荒”的原則建在銅川山溝裡的,沒有多少平地,所以很多樓舍只能因地制宜,依據山勢而建。當然,山坡上還有很多窯洞,是帶家屬職工的住家戶。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這是食堂一樓大廳的門。當年,門裡的大廳中有十幾面連著小圓椅子的金屬大圓桌。每次,爸爸帶我去食堂吃飯時,我一進食堂就能聞見那股濃重的食堂味兒!要說我人生第一次知道了到什麼叫“食堂味兒”,應該就是那個時候吧!

這是我在廠區裡最喜歡來的地方之一,因為這兒有好吃的紅燒肉,味道和家裡做的絕對不一樣!

我第一次隨爸爸來銅川廠區的時候,已是七十年代末,物質條件已經比爸爸形容他剛畢業工作時的情形要好了許多。當年作為一個孩子,我會處處受到優待!記得在食堂吃飯時,爸爸的同事們常會把剛買的雞腿夾給我吃。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過了食堂,是難得的一片開闊地。我們一眼就看到了過去住過的職工宿舍樓——鍋爐房煙囪後面那幾棟二層小樓。宿舍樓後的開闊地原來是個燈光籃球場。現在,這裡有一家造防火磚的建材廠,球場成了建材廠堆放成品的場地。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此時已近中午,迎著小山崗上耀眼的陽光,我和爸爸踏著滿地的防火磚灰渣,準備去宿舍看看。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我和爸爸住過的這棟宿舍樓還是原來紅磚外牆的樣子,一點也沒變。只是,看來這裡早已不住人了,所有的窗口都已經拆掉;一層第一間宿舍的牆也挖壞了;過去常走的簡易樓梯已經斷裂……我和爸爸是從宿舍樓另一側的樓梯上樓的。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和前一棟宿舍樓呈“八”字形對稱的是女工宿舍,也已經廢棄,門前長滿了荒草。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雖然已經廢棄破敗,但能看出來:當年蓋樓用的紅磚質量很好!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宿舍樓走廊裡,過去的牆皮、牆灰早已脫落殆盡。爬上二層,右邊第一間就是我和爸爸曾經住過的宿舍房間。

當時,媽媽在西安工作,爸爸在銅川工作。爸爸和一些家在外地的單職工,都住在廠裡的職工宿舍。我平時和媽媽待在西安,來銅川爸爸這裡的半年,就和爸爸一起住在這裡。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當時,每晚宿舍樓都是最熱鬧的地方。因為我是小孩,隨便就可以到各間宿舍串門。看看這間的大伯伯在下棋,蹭蹭那間小叔叔的零食……這張是對門宿舍窗戶看到的部分廠區:近處帶三個煙囪的是職工食堂,緊挨著的大屋頂的那棟就是禮堂。遠處山坡上的四層、兩層小樓是家屬樓。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從當年住過宿舍的窗洞望去:遠處有小山;山下帶柱子長陽臺的二層小樓是家屬住宅;現在堆放防火磚的平地,過去是個燈光球場,有時候有職工籃球賽……當時,可以趴在宿舍窗臺上一邊吃飯,一邊看比賽。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爸爸說,這排獨立的小房子的第一間,過去是小商店,其餘的是家屬住房。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出了現在已成建材廠的宿舍區。照片裡這條路就是去往爸爸單位的惟一途徑。我早上起床會比爸爸晚一些,先吃完爸爸一早從食堂打來的早飯,然後獨自從宿舍出發,走上這條一、兩里長的緩坡路,上了坡去爸爸單位找爸爸。

100米外,路右邊經過的第一棟建築是醫務室小樓。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走過醫務室小樓回望,天仍然像原來那樣藍,過去的大楊樹更粗壯了……

廠區的醫務室,主要解決簡單的傷病處理。記得,當時裡面一共也沒有幾個大夫,但有我喜歡的漂亮護士。當時,我每天去爸爸單位時都會路過這座小樓,偶爾也會像個小大人似的進去轉轉。在這裡,大夫護士給我吃過美味的大山楂丸。後來有一次接種疫苗,我在這裡捱了一次針扎之後,就再也不愛去了……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再沿坡而上走一會兒,就路過當時工廠的水源地。廠區就地取山下溝裡的小溪水,淨化後供給工廠各部門使用。那條小溪從山裡湧來,一直通到廠區外的沮河。我還記得小溪裡,是有不少小魚小蝦、青蛙螃蟹的。

現在,淨水分廠早已廢棄,就連下面小溪也乾涸了。爸爸說,後來才查明這裡的水質有問題,長期飲用會得地方病,以至於後期都是從山外用卡車運水回來供給職工飲用的……

此時,小溪對面小山上的草木已經開始變黃凋零,而山頭上正午的陽光正在暖洋洋的照射下來……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再走幾步,坡旁是鍋爐房。銅川是產煤的,計劃經濟時代好像也沒有因為煤炭漲價而漲價暖氣費一說。當時的暖氣是福利,免費的。

此時,對面山上的陽光更暖和了。記得在馬勺溝的時候,當年很多人家都有獵槍。山上有野兔,野雞,黃羊,據大人們說早先還有狼,野豬什麼的。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路旁的某個車間廠房。自從整廠遷到咸陽之後,這裡的廠區基本上都廢棄了,現在只剩下一些空曠的廠房和斷壁殘垣。看著看著,爸爸感慨萬千,我也是!

不過,我還記得坡旁有個車間的門口有棵蘋果樹,當年我在這裡時,看到過它開花、結了些蠶豆大小小果子……那年秋天第二次和爸爸去銅川時,我還吃到過樹上基本成熟的蘋果。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終於到了爸爸的單位——左邊柵牆裡是爸爸辦公室所在的三層小樓。遠處紅色小樓是廠裡的資料室和圖書館。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這就是爸爸工作過的小樓,是當時工廠的設計所,也是我每天上午從宿舍出發的目的地。如今,看來它早已廢棄了。

記得當年我來到這棟小樓上時,爸爸都在忙著工作,也沒功夫招呼我,我只能自顧自的玩……當年的樓裡,各房間都有很多我看也看不懂的電子儀器設備,也有很多爸爸的同事……現在回想,之所以當時我每天都愛來這裡,也是因為作為大家喜歡的小孩,我受到了作為小孩所能受到的一切優待。優待的內容包括:叔叔阿姨們常給我好吃的;叔叔阿姨們總誇我聰明……還有一點就是:只要到了這棟小樓裡,平時嚴厲的爸爸就再也不會對我發脾氣。

爸爸說我當年很聰明,他的同事們也都很愛和我說話、逗我取樂……每當廠區週末放電影之後,我能向爸爸的同事們準確地宣講出電影內容。有一次,在看過羅馬尼亞電影《橡樹十萬火急》後,我甚至給叔叔阿姨們說出那電影裡的主人公名叫——烏德雷亞。有一次,爸爸的同事,一個家住銅川市區的阿姨週末帶我回她家玩,記得她家有個比我小兩歲的弟弟……阿姨非常喜歡我,還給我和她兒子一人買了一把玩具手槍……

哦!轉眼三十幾年過去了,爸爸說現在很多過去的同事都已經失去了聯繫。那些叔叔阿姨們,你們在哪裡?你們還好麼?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過了爸爸工作的小樓再上坡,就到了廠區的盡頭。再往裡走,就進山了,據說裡面是個林場。斜坡路右邊有塊平地(現在種上楊樹的地方),爸爸說那裡是當年單位“備戰備荒”種菜的地方,由職工輪崗值班照顧菜地。走到這裡時,我和爸爸下車看了看山景,準備下山返回。

此時,午後的陽光很亮很暖,卻一點也不刺眼。爸爸很感慨,說他真是沒想到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之後,還能再回到這裡看一看過去工作生活過十年的地方!

是啊!當年爸爸大學一畢業就分配到這裡的設計所工作,直到十年之後,我都已經開始上學時,他才調回西安,結束了和媽媽兩地分居的生活。爸爸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人生中最寶貴的那十年都奉獻在銅川“四號信箱”這個地方了!為國家軍、民用無線電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這裡,有過艱苦的奮鬥,有過辛勤的奉獻,也有過快樂的往事……轉眼間,青春就過去了;轉眼間,就成了古稀老人……

此時,我也為自己孩子時代的那些回憶感慨著;同時,也為自己能帶爸爸重遊這個有著我們銅川往事的地方而欣慰著……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下山坡返回時,忽然注意到右邊的那些報刊宣傳欄還在!當年,櫥窗裡有報紙、宣傳畫、電影海報……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快要出大門時,爸爸想下車再拍幾張照片留念……在車裡,我偷偷拍下了爸爸在拍照時專注的樣子。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在廠區待了兩個小時,再一次經過小石橋準備返回時,我注意到沮河的小溪裡仍然還有水!當年,馬勺溝“三線”山溝裡的小溪支路,最後都匯入這條小溪總路。水比現在要多得多,但卻正好多到孩子們在小溪裡玩時,家長基本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的程度……如今,小石橋的欄杆已經破損,兩側欄杆外面,又加裝了防護鐵網。

這是銅川的一條小河,但卻是爸爸和我記憶中的一條長河!走過這條記憶長河時,真是感慨萬千!雖然過去了那麼久,但我能記住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撲蝴蝶、粘知了、爬樹掏鳥窩、下河摸魚、捉螃蟹……雖然當時沒有那麼多物質上的滿足,可那親近自然。創造的能力和快樂是現在的孩子無法比擬的。

記得那年夏天,爸爸和一個叔叔在橋那邊的小山坡上聊天,我和小朋友們在橋這邊的小溪裡玩……一不小心,我一屁股坐到水裡,短褲溼透了。害怕爸爸訓我,於是脫了短褲鋪在大石頭上晾曬,自己光著屁股在一旁等候……這件事爸爸至今也不知道,因為不一會我就晾乾了短褲重新穿上了!

還有一次,是我第二次隨爸爸去銅川時,也是爸爸辦理好工作調動手續那一次。記得臨回西安的那天上午,爸爸帶我去小橋附近的一個同事叔叔家道別……我至今記憶深刻的事情是:那一天,叔叔把家裡養的幾隻小雞殺了做菜款待我們……叔叔家還有個比我小一歲的小妹妹。走的時候,我和爸爸已經過了橋,他們一家還隔著河遠遠與我們揮手告別,那小妹妹對我喊:“再見啦,下次再來銅川玩啊……”

是啊,我們的確是再一次回到了銅川,但卻是在三十五年之後!真的是我們終於到了可以去回憶的年齡了嗎?可為什麼至今還能夠讓我們念念不忘的卻總是那些已然久遠的記憶和那些最普通平凡的人呢?此時,不知道爸爸在想些什麼,我沒有去問。因為,他有著他的記憶,我也有著我的記憶!

我這個那時的“學齡前小朋友”,如今除了那些不忘的記憶之外,也漸漸快到了需要去忘事的年紀。然而,一些往事的記憶卻始終堅強倔強地存在於腦海之中,揮之不去,直到永遠……

以下是我在網上搜索到的銅川市“四號信箱”廢棄之後,不同時期拍攝的照片,看來也有不少人曾去那裡舊地重遊過,或自己去,或帶著他們的父母: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廠區衛星地圖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入廠前必過的小石橋(當年還沒加裝鐵網柵欄時就是這個樣子)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旁邊小山上的民防工事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廢棄殘破的廠區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圖書館和資料室小樓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對面山坡上的職工家屬樓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設計所

銅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設計所外的枯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