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區掃描」左公故里湘陰,怎一個「美」字了得

「县市区扫描」左公故里湘阴,怎一个“美”字了得

改革開放四十年·縣市區掃描】今日推出“40年40縣”系列述評,聚焦湘陰縣。

抬眸遠望東湖水,古塔高聳,瓊樓玉宇,文廟、狀元橋、文星塔、多少滄桑成書卷。民族英雄左公策馬邊關,一路風塵僕僕。

蟹城、喬江河、芙蓉大道,一腔熱血,雙肩擔當。沐改革春風,這裡的人們用骨子裡“霸蠻”血性擦亮祖輩迷惘的眼,煮沸北洞庭凝固的渴望。

如今,湘江浪卷,中流擊水的足音,已壯麗成錚亮畫卷。底蘊厚重的湘陰,久遠晦澀歷史與現實遙相輝映,靜美鄉村和繁華城市比翼競美。覽山水俊美,晤歷史煙雲,品美味佳餚,親遊“荊楚福地”,感受她從傳統農業大縣向宜遊宜居宜業魅力新城嬗變的脈搏,又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县市区扫描」左公故里湘阴,怎一个“美”字了得

湘陰東湖生態公園。

承人文光華,“水都”放異彩

瀟湘“一湖四水”,湘陰獨佔其三。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洞庭湖濱,湘江穿境南北、資水橫貫東西,吞納了全省水量近二分之一。境內大小湖泊多達159處,星羅密佈,水域面積佔全縣總面積41.56%。從古至今就有“天下缺水,湘陰不缺水”的盛譽。

誕生於此的古“瀟湘八景”之一“遠浦歸帆”,晴嵐漾波,落霞映水。芬蘭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都有“千湖之國”盛譽,比照說來,湘陰號稱“水都”,還真是不圖虛名。

做活水文章,培育新業態。湘陰縣憑藉區位和水資源優勢,大力拓展濱湖旅遊新業態,逛漁窯小鎮、賞五彩花田、探幽青山島、品蟹鶴龍湖......水上一站式“吃喝遊玩”旅遊新產品、新體驗火爆湘陰境內。“鶴舞龍吟”之地城西鎮,依託水資源造名副其實“蟹城”。“湘鶴”牌大閘蟹一舉拿下“湖南蟹王”桂冠。

其地水靈,物產必豐。鮮嫩的春筍、蕨菜、野藠頭遍佈湘陰湖邊水旁,田野山間,隨時都能挑逗你“江湖遊”即興的味蕾。

“瀟湘天下景,絕勝是湖山。水國三千界,煙光十二鬟。”智者樂水,水蘊芳華;因水而名,因水而興,湘陰1500多年曆史長卷筆墨酣暢、從容寫來。

自南朝置縣至今,湘陰人傑湧現,嶽麓書院首任山長周式,明代歷相五朝的戶部尚書夏元吉,晚清中興名臣左宗棠,中國近代化學工業之父範旭東、無產階級革命家華國鋒,都曾浸潤過這片土地的靈氣。嶽州窯遺址、南泉古剎、左宗棠故居等一大批文物古蹟,簇擁香火興旺的眾多古廟,文滋水潤,湘陰似水柔情,在晨鐘暮鼓中蒸騰出一片水鄉盛景。湘陰2017年旅遊產業總收入51.8億元,前景看好。

「县市区扫描」左公故里湘阴,怎一个“美”字了得

芙蓉大道雙向6車道直達湘陰縣城。

踏平坎坷路,從容連星城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童叟皆知的口號,反映了人們對交通突圍的渴望,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雖江湖滋潤、天生麗質,且集聚人文精華,然江湖阻隔,湘陰一度“無高速、無高鐵、無國道”,“三無”交通總令鄉愁生髮太多唏噓。

縣城距長沙38公里,最南端的金龍鎮距長沙僅19公里。“學習長沙、對接長沙、服務長沙、配套長沙”“敞開南大門、對接長株潭、建設新湘陰”,湘陰人攜思想之變廓思路迷霧。

擁抱長株潭城市群,對接洞庭湖生態經濟圈,湘陰人意欲暢通路徑,條條道路通長沙。從古驛道、營大路、簡易公路、柏油路到長湘公路,湘陰人一直在謀求融入長沙的夢想中追逐著、奮進著。

多輪考察談判,徵地3222畝,拆遷房屋986棟,搬遷杆線4237根投巨資;組織百日大會戰,打出效益“組合拳”,念好質量“緊箍咒”,湘陰人夢寐以求的芙蓉大道,終於以豪邁英姿,一路向南,直抵星城。

尤其G240國道和伍益高速湘陰段上馬,湘陰快速發展的“任督二脈”再次被打通,“對外大暢通,對內大循環”連通“骨架”雛形已成。交通發展了,物流暢通了,運輸成本降低了,困擾湘陰人的“財路”正在湘陰大地次第花開。

湘陰縣委書記汪燦強調,要堅持基礎先行、交通優先的戰略思維,加速推進交通重點工程建設,著力形成“對外大暢通、對內大循環”的交通格局,促進湘陰加速趕超、跨越發展。

「县市区扫描」左公故里湘阴,怎一个“美”字了得

湘陰山湖鷺島精美住宅群。

借力“綜合整治”,城鄉“美麗蝶變”

長期以來,鄉村環境治理治理一直是一個歷史性難題。省委書記杜家毫曾多次強調,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多管齊下、多效並舉,堅定不移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衛生搞好了,人也舒坦,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湘陰縣南湖洲鎮喬江河村村民感觸頗深。

揣翻天覆地期盼,喬江河村健全村規民約,實行“門前三包”,簽訂保潔責任狀,加大宣傳力度,落實檢查評比,嚴格績效考核,樹典型、造氛圍、抓整治、建機制,全面掀起“全域環境綜合整治示範村”創建熱潮。

如今的喬江河村,巷道寬敞、院落潔淨、環境清爽。時值盛夏,溝渠、路面、院落在綠樹濃蔭掩蓋下熠熠生輝,處處展現出一派宜居村莊花樣年華。

喬江河村的變化,只是湘陰縣城鄉面貌“美麗蝶變”的一部分。湘陰縣借力全域環境綜合治理,一個個通透靚麗的喬江河村,一條條寬敞美觀的街道,湘陰縣城鄉面貌天藍地綠、水清氣淨,一份真實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撲面而來。

“千里金堤柳如煙,蘆葦蕩裡棲大雁。漁歌催開千張網,湖光山色意翩然。風光十里濱湖路,東湖燈火景璀璨。洋沙夜幻成仙境,鶴龍荷影碧連天”湘陰煥然一新的面貌,總讓遊客興趣盎然。近年,湘陰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城鄉環境整治十佳縣。

左公故里,歷史深厚,湖光山色,盛世人文光燦瀟湘;交通便捷,環境美好,投資興業,長株潭“後花園”旖旎如歌。

歲月悠長,湘江東去;水滋英才,文育萬物,承載著“文教之邦”的餘波仍澎湃深邃......

道不盡新時代新湘陰,物阜民豐;寫不盡“湖湘淵藪”,桑梓逼仄已然闊亮開朗。

文/張渠鵬

專題: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