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1.3億項目踩雷,陸金服:這個鍋我們不背!

今天,陸金所1.3億項目踩雷的消息在投資圈裡炸開了鍋:啊,陸金所那麼大平臺也出問題了,會不會有風險?P2P行業是不是快完了......

能問出這種問題的人,顯然是沒搞清楚陸金所是做什麼的,單純的將其理解為P2P平臺了;也沒弄清楚陸金所此次的項目逾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條件反射的理解為跟之前一些P2P平臺的逾期是一回事了。

首先陸金所不是一家只做P2P業務的平臺,它是一家綜合性的金融理財信息服務公司,開展了一些綜合性理財項目,如基金、保險、私募、信託和券商資管等。陸金所旗下的陸金服才是獨立開展P2P業務的,為了合規和上市需要從陸金所中單獨拆分了出來。

此次陸金所1.3億項目踩雷,問題是發生在陸金所的代銷的資管計劃產品,發生了利息兌付逾期,與P2P平臺陸金服是沒有半點關係。

該資管計劃於2016年10月26日設立,是由大同證券管理的“同吉3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人數107個,規模約1.3億元(其中約7000萬由陸金所代銷),託管機構為寧波銀行。

投資人錢投向的是東方金鈺與中海信託簽訂的5億元信託貸款計劃,東方金鈺因為一場合同糾紛引發的仲裁,被申請財產保全,導致該公司及關聯方的銀行賬戶、股權等被司法凍結。東方金鈺已經承諾於7月20日之前兌付逾期的利息,該資管產品將於11月到期。

近期逾期、出問題的網貸平臺比較多,網貸投資人對這類消息很敏感,聽到不利消息容易引起恐慌擠兌,一些平臺本可以再撐一段時間,也會因為擠兌無法持續經營。所以在特殊的艱難時期,投資人遇到問題一定要冷靜客觀分析,多給市場一點信心,別聽風就是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