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峯,一座比一座美!

南澳主島形似葫蘆,海岸多為岩石陡岸。東西兩端為寬而突起的山巒,東部最寬10.5公里,西部最寬5公里,東西長21.5公里;中部為狹小的沖積平原, 最狹處僅有2.1公里。西部的高嶂崬海拔587.1米,是全島最高峰。東部的果老山海拔576米,白牛大尖山海拔524米,其他山峰,大小共47座。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1、高嶂崬:高嶂崬原名大尖山,別名筆架山,東距縣城5.35公里,海拔587.1米, 面積1593畝,為全島最高山峰。山脈以主峰為中樞,向北和東南方向延伸,山巒連綿起伏,山體屬燕山期中生代花崗岩,土質為厚有機質層,厚層花崗岩赤紅壤,礫質中壤土,有機質層呈棕灰色,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鉀,含磷少。山上岩石嶙峋,山勢陡峭,坡度多在25°以上,草木、灌木植被較豐富,1964年開始在山上種茶。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2、果老山:果老山別名古老山,在東半島中部,西距縣城6.1公里, 北坡建果老山水庫,主峰海拔576米,山脈呈東至北走向, 山體屬中生代花崗岩(片麻岩),土種屬薄有機質層,厚層花崗岩赤紅壤,輕壤質地,呈棕色,土壤表層岩石裸露,風化土層中等偏厚,慢坡丘陵坡度多為15°~25°,山上野草灌木叢生。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3、白牛大尖:白牛大尖西南距縣城6.1公里,山脊是隆澳與深澳的分水界,東向是深澳,西向是隆澳。

主峰海拔524米,山峰尖峭, 山體由中生代侏羅紀上統凝灰質流斑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土屬為花崗岩赤紅壤。山的北坡土種為薄有機質層,中層花崗岩赤紅壤,呈淡棕色;南坡土種為薄有機質層,薄層花崗岩赤紅壤,粗砂輕壤質地,呈灰黃色。嶺脊尖峭,呈南北走向,北坡直延至海。東、西坡草本植被皆屬叢生禾本科草本植物。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4、石尖山:石尖山西距縣城6.4公里,

主峰海拔465.4米。山體由中生代花崗岩構成,北部山坳寬廣,東部山坡緩慢,西南面山勢陡峭,山地植被稀少,岩石嶙峋裸露,野生的黑松、馬尾松稀疏不成林。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5、馬鞍山:馬鞍山北距深澳2公里,西距縣城7公里,東距雄鎮關1公里,主峰海拔416.2米,前後兩峰緊連,中間凹陷。土屬花崗岩赤紅地, 土種赤紅砂泥地,耕層中厚,質地礫質重壤,呈淡黃棕色,土種偏酸,供鉀潛力大。山上草木叢生,南坡岩石裸露。

6、竹笠山:竹笠山西距縣城3.5公里,南連葫蘆山,主峰海拔405米。主峰尖峭,左右山腰兩個平峰相連。山體屬下侏羅系泥質粗砂岩,土屬砂頁岩赤紅壤,呈黃棕色。土壤乾旱貧瘠,氮、磷、鉀含量缺乏,沒有有機質層。山表面有50%面積長著人造馬尾松、臺灣相思;50%面積近乎光禿,表土流失嚴重。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7、深澳金山:深澳金山在東半島西部,北距深澳3公里,西距縣城8.75公里,

主峰海拔398.7米。山脈屬中生代花崗岩,南坡為中有機質層、厚層花崗岩赤紅壤, 質地輕壤,呈黃色,植被稀少,西坡喬、灌木茂密,北坡為深澳鎮種植基地。山上有明、清兩代名人碑記、摩崖石刻20多處。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8、葫蘆山:葫蘆山西距縣城3.05公里,主峰海拔396.3米。 山體屬下侏羅系泥質粗砂岩、頁黃砂岩、夾黑色頁岩、礫質緊砂質地,呈棕色。山表面有50%面積長著人造馬尾松、臺灣相思;50%面積近乎光禿。表土流失嚴重,土壤乾旱貧瘠,氮、磷、鉀含量缺乏,沒有有機質層。

9、新山:新山別名大尖山,南距雲澳鎮3公里,西距縣城9.2公里,主峰379.6 米。山體成土母質為花崗岩、砂頁風化物。山峰巖石裸露。山坡有臺灣相思、馬尾松,但稀疏不成林。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10、員山:員山別名三尖仔、筆架山,南距雲澳鎮址1.5公里,西距縣城9.1公里,主峰海拔379.2米。山體成土母質為花崗岩、砂頁岩風化物,山坡岩石裸露, 山上的植物為稀疏馬尾松、臺灣相思。

11、龍頸山:龍頸山別名內洋壽,東距縣城4.8公里,主峰海拔354.2米,為高嶂崬山脈向北延伸山脊。山體為中生代花崗岩,土種屬赤紅砂泥地,耕層中厚,礫質重壤,呈淡黃棕色,偏酸,供鉀潛力大,林木茂密蒼翠。

南澳島六座 400米 以上的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12、黃花山:黃花山原名狗槽、鴨母墳,東南距縣城3.2公里,主峰海拔156.6米。

山體屬中生代花崗岩斑岩,土種屬赤紅砂泥地,耕層中厚,呈淡黃棕色,礫質重壤,偏酸,供鉀潛力大,草藥資源豐富。

13、隆澳金山:隆澳金山原名面前山,在隆澳地區西部,主峰海拔82.4米。山體屬中生代花崗岩土質結構。山的南坡緩慢,北坡陡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