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葉片鋰膜無需擔憂 期待玻纖超預期

看點更新:風電拐點已現,玻纖存超預期可能

2018 年初,我們對公司給予較高預期,而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下殺 48%,系葉片裝機存季節性、公司鋰膜投產不達預期拖累 Q1 業績及後續發酵的“531”新政等事件影響市場情緒所致。但我們發現公司玻纖盈利能力正逐步改善且“量升價穩”,全年有望超預期;葉片利空基本出盡,有望隨風電行業回暖而逐步發力;鋰膜步入正軌,後續投產可期。我們預測公司 18-20年 EPS 0.87/1.08/1.27 元,目標價 10.44~12.19 元,維持“買入”評級。

看點一:玻纖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全年或超預期

中材科技旗下泰山玻纖自 16 年併入公司以來產能擴張加速,17 年新增產能 16.5 萬噸,實際產能達 80 萬噸,佔國內總產能約 20%。18 年公司計劃新增產能 15 萬噸,並指引 2020 年總產能達 100 萬噸。公司主要下游為交運(26%)、電子電器(23%)、風電(13%)等,受汽車輕量化、風電回暖及 PCB 穩步增長影響,玻纖年內供需基本匹配,公司玻纖產品單價趨穩。除此之外,公司佈局高附加值電子紗、電子布產品,老線淘汰+技改降本增效,2017 年毛利率同比提升 0.9pct 至 34.88%,後市預計存提升空間。

看點二:風電行業拐點已現,葉片利空基本出盡,期待下半年更好表現

受“紅六省”禁裝影響,17 年全國風電新增併網裝機容量同比下滑 22%,不達年初預期。根據華泰電新組,“531”光伏新政旨在控規模、退補貼,分散式發電市場化成為突破口。風電與光伏類似,受政策影響較大。隨著風電預警“紅六省”中三省解禁等利好頻出,2018 年 1-5 月風電新增裝機6.3GW,YoY+22%,行業拐點已現。公司風電葉片受上游原材料漲價及葉片向大型化發展趨勢,2017 年已提價 12%至 125 萬元/套,後市仍有提價預期。自金風仲裁案後公司葉片利空基本出盡,期待下半年更好表現。

看點三:鋰膜步入正軌,後續投產可期

公司公告稱四條 2.4 億平鋰膜生產線有望於 2018 上半年量產,但根據公司調研信息,目前階段 1#、2#已實現穩定生產,3#處於調試階段,4#仍處於建設階段,投產進度低於預期。公司鋰膜生產線建設採取 BT 合同形式,無需擔憂固定資產折舊問題;另在 2017 年底南玻院收回生產線投資後,鋰膜再計提大額減值的可能性小,後續只需靜待量產。

維持 “買入”評級

公司是“兩材”旗下複合材料平臺,大股東中建材承諾解決因“兩材合併”帶來的葉片、玻纖同業競爭問題,公司資產價值有望面臨重估。考慮到風電受政策影響大及鋰膜業務存不確定性,我們下調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20 年淨利潤為 11.3/14.0/16.4 億元(前值 12.2/15.0/18.0 億元),YoY+47%/24%/18%。我們採用分部估值法,認可給予公司風電葉片/玻纖/鋰膜業務 2018 年 10~12x、12~14x、27~29x PE,對應目標價 10.44~12.19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不達預期;玻纖下游需求不達預期;公司鋰膜投產不達預期等。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