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法律监督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关于2018年工作建议强调,大力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认真学习、严格实施修改后的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全面发展,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有效防范冤错案件,坚决维护司法公正。全面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加强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加强军事检察等专门检察工作。对此,代表委员提出具体建议

大力加强法律监督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3月9日上午,江西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摄影/张哲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

冤假错案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极大伤害,防止冤假错案是检察工作的底线。如果这个底线得不到坚守,社会的法治信心则无从建立。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不断提高司法办案水平,构建防范冤假错案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马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其中就包括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法治教育。要采取丰富的方式,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注入法治理念,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这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发自内心地遵纪守法。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王明孝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检察工作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责任。最高检工作报告在2018年工作建议中也对依法惩治涉军犯罪,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军事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作出安排部署。希望检察机关今后进一步深化军地协作配合,适时出台司法解释,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提供更有力的司法支持;立足检察机关法律专业人才富集优势,充分发挥好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更及时、到位的法律服务,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萍聚工作室主任朱国萍

法律规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对于激励罪犯改造、促进罪犯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成为个别人逃避刑罚的手段,“以权减刑”“提钱出狱”就会严重损害国家法治尊严和司法公信力。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环节。被判刑的犯罪,能否被严格公正地执行刑罚,不仅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关系到法律权威能否得到维护。检察机关坚决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就是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让犯罪的人得到应有惩罚。作为司法机关和监狱工作人员,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保障刑罚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宗胜

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障碍,是冤假错案发生的根源之一。排除非法证据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顽症,这种现象严重危害司法公信力甚至侵蚀法治社会的根基。非法证据排除是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往前倒推,侦查机关会因为排除非法证据程序而自我约束,不以非法方式获取证据;检察机关会因为非法证据的排除,强化和激活检察监督的多项职能;法院则因为非法证据的排除客观上使得庭审环节被真正激活,居中裁量的角色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应该继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保障司法公正。

我是重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对重庆“莎姐”太熟悉了。“莎姐”不是一个人,它是重庆市检察机关几百名检察官以及重庆市几百名“莎姐”志愿者共同的名字。检察机关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重庆“莎姐”帮助的是失足的孩子,很多迷失方向的孩子在重庆“莎姐”的帮助下重新回归正常的人生轨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建议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打造重庆“莎姐”升级版,寓普法教育于娱乐之中。比如,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当被告人的滋味,当检察官的感受,潜移默化地把法律知识根植于孩子心里。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杨先农

对红色文化、革命先烈进行造谣污蔑、诋毁恶搞的情形,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严肃处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英烈权益,保护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让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英烈的人有所敬畏。对于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中对侵害英烈名誉荣誉案件,检察机关可提起公益诉讼的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为红色文化的维护、传承和弘扬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对多数人还是个教育问题。有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只是认识问题,出于无知和猎奇。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长期长效的红色文化教育机制,对年轻人、少年儿童更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司法机关办理的典型案例,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手段。通过典型案件的办理和宣传来提高全社会尊重和维护红色文化的自觉意识,检察机关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

建议检察机关在“两微一端”报道增加密度和宽度的同时,更多举办类似“检察开放日”现场观摩公开活动,让更多人走进检察院、了解检察院、近距离接触检察院。而检察官也需要适当走出去,走到群众中去举办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矛盾问题,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教练、吉林省总工会副主席(兼职)郑秋林

要做好监外执行人员的安置工作,一是要以平等之心对待监外执行人员。主动接纳他们,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重新得到社会的认可,让他们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谋生,靠劳动养活自己。二是要对监外执行人员严管厚爱。在加强跟踪监管的同时,尽快引导他们调整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已经就业的人员,要严格管控,责令他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还要给予他们以温暖,让他们重新回到社会的主流人群当中;三是要加大对脱管、漏管人员的打击力度。通过检察监督和联合办案,真正让脱管、漏管人员受到严惩。希望司法机关加大对监外执行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切实从思想上、源头上防止他们再次走向犯罪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德发长酒店饺子馆贵宾部点菜师胡春霞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性侵、拐卖、虐待、遗弃等严重侵害妇女人身权益犯罪,惩治侵害留守妇女、残疾妇女的犯罪案件。为避免涉案妇女特别是被害妇女受到二次伤害,检察机关注意办案方法,避免影响被害妇女生活、工作等。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定期“送法下乡”,让普法工作常态化。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人们对案例、宣传画册、普法宣讲和微电影等普法模式更容易接受。建议检察机关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保护妇女人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增强公众预防、制止侵犯妇女人身权益犯罪的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

针对网络犯罪、信息诈骗等新类型高科技犯罪的现状,检察机关借力“大数据”平台,让群众在“掌上”、指尖上就能办成事、办好事。建议检察机关更多地利用“两微一端”传播方式,通过动漫、视频、图文等鲜活的形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检察好声音,让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群众更多地了解并支持检察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珏慧

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了一些冤错案件得以依法纠正,这体现了整个司法体系勇于纠错的勇气。在肯定司法系统勇于纠错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司法系统可能存在的腐败和司法能力不足问题。冤假错案有的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的是适用法律错误,有一些可能是司法人员的能力问题,但也不排除腐败导致的错判。为了严防司法腐败,应该继续加强司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教育,狠抓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体制机制来加强规范和监督;同时,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让大数据系统对案件进行初判,严格对证据不足案件的审查;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司法腐败问题形成震慑。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廉熙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和守法的伟大系统工程。建议加强法律实施检查监督的制度性安排,确保有机构、有专人来抓这项工作。同时,出台专门的法律监督检查法规,或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体现法律实施监督工作。比如,在立法法中增补关于法律实施监督的相关规定等。此外,应当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执法监督检查尤其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督促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在检查形式上要善于创新,多条腿走路,构筑行之有效的监督链条。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要通过畅通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发挥好公众的监督作用。同时,进一步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息反馈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

从司法实践来看,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够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规定,健全社会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相关部门职能配置,明确牵头部门,明确分办责任,形成“以一统多、分工负责”的新格局;二是对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作进一步修改,将亲情会见制度、心理测评与心理干预制度、亲职教育制度、临界预防和保护处分制度以及“一站式”被害人办案救助机制等这些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比较成熟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吸收到法律中;三是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司法机关和民政等部门、共青团等组织的合作,推动构建专门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机构,逐步实现实体化注册、专业化运作。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怀柔分公司管理部经理薛志国

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能够保障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检察机关监督的案件占所有民事行政诉讼案件总数的比例较小,这其中不乏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等因素,希望有关方面加强对检察机关人财物方面的保障支持。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加强民行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现代科技手段在办案中的应用,争取在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