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检验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最有效的标准。最高检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抓住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能。一项项重点举措、一串串具体数字,引起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和热议,纷纷称赞检察机关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大局稳定上取得的成绩

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3月9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卫岗

生活在中国,我深切体会到这里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近年来我国治安环境不断净化,检察机关对暴力恐怖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对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等重大恶性案件从快批捕起诉,依法起诉刘汉、刘维等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同步介入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一系列案件的查办和一次次专项行动的开展,对犯罪形成了强大震慑,为百姓筑牢了安全屏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光贤

近年来,在审查逮捕工作中,检察机关始终将人权保障、疑罪从无等现代法治理念贯穿办案始终,坚决摒弃构罪即捕、以捕代侦等传统办案理念,严格按照刑诉法所规定的逮捕条件来作出决定,做到“凡逮捕均依法逮捕,凡不捕均依法不捕”。此外,注重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全面客观审查案件证据,既注重审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符合逮捕条件的证据,也要注重审查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不符合逮捕条件的证据。起诉案件和人数上升,批捕人数却下降,体现了检察机关愈加注重在办案中“坚持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

全国人大代表、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车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造谣、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逐渐涌现出来,犯罪类型层出不穷。检察机关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反应及时,为促进网络空间治理、维护网络安全、保护公民的财产和信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检察机关在惩治网络犯罪方面的亮点很多。最高检近两年来连续出台多个司法解释,并发布指导性案例,2017年10月公布的第九批指导性案例中就有多个案例涉及网络犯罪,足见检察机关对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视。北京、江苏等地检察机关依法起诉“快播”“名流汇”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犯罪案件,让不法分子知道网络领域不是法外之地。检察机关致力于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并在一些地方检察机关试点建立专门打击网络犯罪的部门,不断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力地震慑和打击了犯罪分子。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副书记向伟艺

近年来,农村平安村居建设卓有成效,特别是在当进行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检察机关主动出击,精准打击,突出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为乡村战略振兴发展扫除“毒瘤”,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全国人大代表、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守民

关于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法律规范不仅体现在宪法中,民法总则也通过多个法律条文对公民的人格尊严进行保护,刑法更是包含若干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条款。检察机关依法介入“侮辱、诽谤”等原本属于“告诉才处理”范畴的案件,是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强化。这对于那些处于弱势的公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种社会进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自己的名誉、名声、信用等精神需求,这种变化也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体现。在权利觉醒的过程中,通过司法寻求公力救济,也是必然需求和发展趋势。在我国司法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关注到这个问题,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也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

最高检依法履行缔结司法协助类条约义务,积极主动、稳妥有效地完成相关协助事项,展示了我国检察机关在司法合作中负责任、讲效率的良好形象。面对威胁“地球村”安宁的各类跨国犯罪行为,多年来,最高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司法执法机关加强交流合作,形成打击合力,有力打击了跨国有组织犯罪、贩卖毒品和人口、洗钱、侵犯知识产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让人民群众安享太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中显示出其历史必然性、内在合理性和体制优越性,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

检察工作报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结工作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表达,分析问题不回避、找得准,部署工作方向明确、路径正确、措施精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前进方向,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有力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切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有关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内容是我关注的重点。检察机关办理的“e租宝”“中晋系”“善心汇”等案件反响非常好。建议成立专门的证券检察院,加强金融案件办理的专业性。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打着金融创新幌子实施违法犯罪,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犯罪层出不穷,让很多群众财产受到损失。检察机关必须严厉打击金融犯罪,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守住群众的“钱袋子”。检察机关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

五年来,最高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两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集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食品药品安全、校园暴力等专项打击治理行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金融领域犯罪、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四是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加大职务犯罪查办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院、从严治检,努力建设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

张荣顺

这些年,检察机关在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方面,做得很好。最高检工作报告今年都谈到了维护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检察机关深化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司法互助与交流,在联手打击犯罪、加强个案协查等方面取得新成果。海峡两岸检方主要负责人以适当名义实现年内互访,进一步开放两岸司法互助联络窗口,推进了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等司法互助。《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执行成效显著,有效保障了两岸同胞的权益和交往秩序。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

最高检工作报告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了检察机关这五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令人十分振奋。特别是在打击暴恐犯罪方面,检察机关表现出了充分的决心和强大的魄力,对暴恐活动的打击力度非常大,有力地震慑了暴恐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和百姓生活的和谐安宁,给广大人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暴恐犯罪活动不仅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法制尊严,而且给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检察机关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与其他机关相互配合,共同发力,依法严厉打击暴恐犯罪,成效有目共睹。尤其是从快批捕起诉,缩短了案件办理时间,对打击暴恐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

检察工作报告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彰显正确政治方向、人民至上立场、改革精神、阳光司法、公平正义,体现“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大情怀,展示了我国司法制度优越性和法治中国的光明前途。过去五年,最高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司法改革、服务大局、从严治院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普遍增强。

全国人大代表、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金辉

“钱袋子”安全、环境优美、食品药品放心……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检察工作报告中三组成倍增长的办案数字不难看出,五年来,检察机关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既守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也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检察工作越来越贴近群众、贴近民生。最高检通过连续4年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不但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执法权力依法、规范运行,也体现了检察机关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坚定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