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之家:網貸行業正發生三大變化

日前,網貸之家發佈網貸行業運行數據並稱,整改驗收延期幾成定局,行業發生三大變化,具體包括行業數據、行業政策以及平臺資產。

數據之變:平臺數量、成交雙降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8年6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1757.23億元,環比5月下降3.80%,同比下降了28.42%。其分析認為,6月行業成交量出現小幅下降,一是因為5月平臺加息獎勵活動較多,而6月活動有所減少;二是部分地區要求平臺業務規模不得增長,導致部分平臺成交量小幅下降。截至2018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3341.87億元。

近年來,網貸綜合收益率和平臺數量變化走勢趨同。隨著風險的暴露,以高息攬客的高風險平臺逐漸退出,從而導致行業整體收益率下行。數據顯示,半年間,綜合收益率相對穩定,保持在9.58%-9.68%間。由於備案延期,平臺風險集中暴露,網貸機構數量出現顯著的下降趨勢。2017年12月,正常運營的平臺有1931家;2018年6月,平臺數量減少到1842家。

網貸之家:網貸行業正發生三大變化

在不利的境況下,活躍投資人、借款人的數量仍較為穩定。網貸之家分析認為,網貸較低的投資門檻和較高的收益率依然具備一定的吸引力,是國人資產配置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備案的不斷深入,政策不確定性的消弭,風險平臺的退出,去蕪存菁的網貸行業必將迎來新生。屆時,網貸行業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此外,監管部門“雙降”的要求,導致資產端承壓。2017年,北京、上海、大連、廣州等地的監管部門向平臺下發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要求平臺在整改計劃中要明確做到以下三點,即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業務規模不再增加。在資產端和資金端雙重壓力下,今年單月成交量均未能超過去年12月的水平。

政策之變:P2P備案延期成定局

2017年12月,《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下發,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轉眼期限已至,整改驗收延期已成定局。

可以看到,57號文下發之後,各地金融辦爭相起跑,出臺P2P平臺整改驗收指引。從1月開始,上海市監管部門、深圳市金融辦、江西省金融辦率先開跑。隨後,廣東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建省、廈門市、合肥市等地的監管部門先後發佈整改驗收指引。

網貸之家分析人士稱,“跑道”上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山東省、河南省、大連市、重慶市等多個省、市的監管部門陸續下發指引。而6月的跑道上,奔跑者停下了腳步,駐足觀望。近日又有消息稱,網貸行業或將出臺統一的整改驗收標準,期待雨過天晴,跑道上的人自然會多起來。

網貸之家:網貸行業正發生三大變化

資產之變:杜絕暴力催收車貸受衝擊

今年上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發佈,也對網貸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018年3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了《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對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提出諸多規範。比如,現場催收人員不得毆打、傷害債務人及其他人員,不得非法限制債務人及其他人員人身自由,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不得搶掠或破壞債務人及其他人員財物。

據介紹,公約一出,催收車貸平臺首當其衝。以前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催收人員通過GPS的定位,把抵質押車輛開走,要求借款人還款。如若不還,平臺直接賣車變現。現在催收人員不敢上門拿車,其貸後催收力度減弱,部分壞賬收不回來,導致平臺風險暴露。

網貸之家:網貸行業正發生三大變化

網貸之家分析認為,現實遠沒有如此悲觀,汽車金融仍大有可為。催收車貸平臺可向汽車分期、汽車融資租賃領域拓展,還可為消費者提供汽車保險分期、汽車購置稅分期等金融服務。此外,監管新規的下發,也讓行業內企圖轉型多元化資管業務的平臺遭遇打擊。

4月3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29號文)。29號文將互聯網資管業務本質定性為“資產管理業務類特許經營行業”,強調開展互聯網資管業務需取得相應牌照。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此次互聯網資管的整治文件,是繼對校園貸、首付貸、金交所、現金貸等業務整治之後,又一個重磅監管政策。此後,多家網貸平臺消化存量,下線定向委託投資、定向融資、收益權轉讓等資管產品。

分析認為,備案延期是對現實複雜情況的折中,禁止暴力催收、倒逼劣質平臺退出是行業良性發展的必經之路。即期的陣痛,更像是擠破膿頭的一時刺痛。陣痛不會持續太久,網貸行業不會消失。因為借貸需求永遠存在,投資人需要門檻更低、收益更高的投資渠道,借款人需要更為便捷、更為高效的借款渠道。這是一個網貸人的初心,也是網貸行業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