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老師,誰會成就一所學校?這三點分析很有道理

優質教育資源總是那麼少,重點學校永遠是關注的焦點。於是也就有了對重點學校形成的討論,比如學生和老師,誰成就了一所學校?

這是個很難給出明確答案的問題,我們暫且不說義務教育,就以高中為例,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學生和老師,誰會成就一所學校?這三點分析很有道理

1、生源決定一切,優質生源成就一所學校。

生源決定論絲毫沒有要退場的意思,比如現在這個時間點,正是中考成績揭曉,各高中開啟生源搶奪大戰的時候。掐尖行動搞得風風火火,一切只為能招到優質生源。

如果我們分析各高中錄取成績的平均分,首先看到的是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巨大差異,而且這還是被平均的,單個再去比較高分人數,普通高中簡直一無所有,而重點高中卻在組建火箭班、重點班等。從這個角度說,是因為學生的優秀,才成就了學校的地位。

我們所知道的幾所著名高中,都是施展自己才華,到處說服學生報考該校。名校首先是入校學生成績非常高,才有教師的培養。

學生和老師,誰會成就一所學校?這三點分析很有道理

2、從理論上講,教師水平決定著一所學校的發展。

對於一所學校,是教師第一還是學生第一?從長遠來看,是教師。名校往往是因為有名師,是因為有傳承多年的校園文化。

這裡特別關注一類學校 那就是不斷髮展,地位、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學校,它的發展,教師是決定性因素,因為這個時候它的生源質量還很差。經過今年的努力,這所學校的教學成績越來越高,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進而吸引來更加優秀生源,辦學進入良性循環。

學生和老師,誰會成就一所學校?這三點分析很有道理

3、形成合力,難以區分孰輕孰重。

師的敬業程度不如重點中學,他們普遍的有抱怨情緒,把教學成績差歸咎於生源質量。

於是,差的生源遇上教學熱情不高的教師,一所薄弱學校就此形成。弱校的進步在於教師的成長,教師的成長在於學校管理,校長的作用至關重要。

因此,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所學校的優劣?是學生也是老師,更是兩者形成的合力。所謂教學相長,良性互動,才有學校的發展。

學有技巧,考有方法,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