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力挺P2P:「爆雷潮」之後P2P行業將走向何方?

今年6月以來,國內多家P2P平臺接連“爆雷”。據網貸之家數據,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停業平臺17家。

新華社力挺P2P:“爆雷潮”之後P2P行業將走向何方?

近年停業及問題平臺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1-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共有323家,同比減少了46家,相比2016年同期(899家)大幅減少576家,從近年停業及問題平臺數走勢,可以看出自2017年後停業及問題平臺明顯減少,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也說明行業正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新華社力挺P2P:“爆雷潮”之後P2P行業將走向何方?

近年各月問題平臺情況

從近年問題平臺走勢來看,2018年6月問題平臺數達到63家,這是近一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但這絕不是歷史單月問題平臺的最高峰,歷史上單月問題平臺的最高峰是出現在2015年6月,單月問題平臺超100家,達到114家,當時出現這一現象也是與當時正值年中資金緊張、股市暴跌造成一定抽資有所關聯。

新華社力挺P2P:“爆雷潮”之後P2P行業將走向何方?

平臺自融、發放假標劣標、缺乏自主造血能力……在已經“觸雷”的平臺中,幾乎都能找到相似原因。一些平臺缺乏可靠的“發標項目”,就將投資者資金和自身關聯公司相匹配,讓投資者承擔經營投資“雙風險”;一些平臺尚未建立自主信用審核體系,對於借款人還款能力把關不嚴,致使延期兌付情況嚴重;一些平臺借“0元購”概念大搞網絡傳銷,長期將短期借款資金與長期投資資產錯配,甚至壘起“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在P2P行業的強監管時代下,上述問題平臺必然面臨淘汰出局的最終結果。

其實,自從2014年進入發展快車道以來,在經歷了多輪市場“淘汰賽”後,P2P行業內正常運營的平臺從最高時超過5000家降至目前不足2000家。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P2P行業該何去何從?

“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這是行業進行自我淨化的一個正常階段。”資深金融專家黃生認為,P2P行業為“小有閒錢”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投資渠道,同時也向有短期資金需求的小微企業提供了“彈藥”。在行業不斷吐故納新之後,迎接投資者的也將是更加健康開放的投資環境。

“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認為,P2P行業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相關部門應加快行業整改的工作進度,將符合整改要求的平臺做好備案登記,緩解市場緊張情緒,避免行業恐慌。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監管部門在管理好平臺的同時,應引導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理性投資。對於涉嫌經濟犯罪的平臺,有關機關應加快推進調查取證進度,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附:2018年6月問題網貸平臺彙總

新華社力挺P2P:“爆雷潮”之後P2P行業將走向何方?

注:互金中國根據公開數據整理,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