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小志kimi看學娃亂扔東西怎麼管?看娃的動機純不純!

小小志kimi,亞洲小旋風林志穎與名模陳若儀之子。因為參加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而成名,成為“小童星”,被大家所關注。他一口嗲嗲的臺灣腔很是惹人疼愛,而且相當有自控力,我們自己的孩子該如何才能和他一樣呢?

孩子是寶,媽媽是草,不當媽不知養娃苦!光孩子亂扔東西這一點,就足夠媽媽群裡吐槽到天荒地老:

我家娃搞得家裡和鬼子進村的現場沒啥區別,關鍵是每天如此!

寶寶老愛扔東西,怎麼說都不管用。哎……一個不留神,就得收拾滿地的食物、餐具、玩具,那個心情啊……

我們辛辛苦苦把家收拾乾淨,孩子亂扔一通真讓人頭大,到底要不要管?怎麼管?不管會怎樣呢?

1

怎麼管?看娃的動機純不純!

孩子一般到了6~8個月,就開始有扔東西的行為了。

從小小志kimi看學娃亂扔東西怎麼管?看娃的動機純不純!

當孩子在無意中扔起東西的時候,他會異常興奮,會認為自己又多了一項大本領,因此會非常高興地進行多次重複,同時也希望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能夠給予他讚揚。在重複的同時,寶寶實際上也是在學習。

是孩子探索的學習方式

當孩子把積木塊扔到地上,會發出“咚”的聲響。

當孩子把皮球扔到地上,皮球會在“咚”的一聲後滾動很遠。

當孩子把帶有音樂的玩具扔到地上,會發出悅耳的音樂聲。

當孩子把紙片扔到地上,則輕飄飄地落到地上,沒有任何聲響。

在一次次地實際操作過程中,孩子會意識到扔和發出聲音之間的因果關係。也會發現不同體積、重量、形狀和質地的東西扔到地上,所呈現出的狀態、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而且自己需要用的力氣也是不同的。

這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雖然孩子並不明白這其中暗藏的科學道理,可這種體驗和信息會不自覺地儲存在大腦中。

對策:讓孩子在合適的環境裡,好好玩,扔個夠!

收起比較危險的東西:

如尖銳的、易爆炸、易碎的東西,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給孩子創造一個可以隨便扔的環境:

可以在地上來一張爬行墊,準備一些適合扔的玩具,並告知寶寶可以在這一個區域隨便扔,滿足孩子對空間探索的需求。

從小小志kimi看學娃亂扔東西怎麼管?看娃的動機純不純!

借勢而教:

寶寶愛扔東西,就讓他做一些和生活習慣相關的活動,比如:丟垃圾,往箱子裡扔玩具遊戲等。在探索空間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也可能是孩子的一種情緒發洩方式

當然,孩子有時候也會通過摔東西、撕東西、把東西扔的滿地都是,來發洩自己的小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都需要一個情緒的發洩口。

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不需要去制止,可以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等他自己平靜下來。

別看孩子小,人家扔東西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要先反思自己。

為獲得關注扔東西:

當我們忙於家務或和其他人聊天,把寶寶晾一邊,他會感覺到被忽略了。

這時孩子往往通過扔東西獲得大人的關注,這種行為在孩子眼裡不是淘氣,而是引起大人注意的一種發脾氣遊戲。

從小小志kimi看學娃亂扔東西怎麼管?看娃的動機純不純!

對策:及時關注並肯定

先審視自己是否有一段時間沒和孩子交流,或者哪些行為引起了孩子的不滿。

發脾氣扔東西:

寶寶不善於處理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感到不好受或者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時,就會通過生氣扔東西表達情緒。

對策:淡定、接納、解決

這時我們一定要淡定。接納並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扔東西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不只是媽媽,任何人也不會因為你發脾氣而滿足你。”

然後,幫孩子平復情緒,解決問題 。例如孩子因為積木擺不好而生氣,我們可以說:“媽媽和寶寶一起把積木放上去,好不好?”“看,不生氣扔東西,比發脾氣解決問題要快哦。以後有情緒,一定要說出來喔。”

0

2

娃扔東西,需要爸媽幫助寶寶練習自控力

對於 0~3 歲孩子,雖然他們多少知道爸爸媽媽不喜歡扔東西這個行為,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他們不是故意逆反,而是大腦還沒發育到能自覺遵守口頭指令的地步,自控力非常有限。

所以,爸媽應該注意辨別孩子的自控力水平,平時設立一些合理的底線來幫助孩子練習和發展自控力

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寶寶抓了幾個玩具火車往牆上扔,爸媽應該怎麼做呢?

從小小志kimi看學娃亂扔東西怎麼管?看娃的動機純不純!

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心平氣和地告訴他,火車不能扔,可以推著玩或者連成一串來玩,而且做了示範。並提醒大寶,如果還扔火車,火車就會被收起來了。

很多時候,孩子不會聽,甚至會故意對著幹,來測試規則底線能不能突破。

而爸媽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

所以,我們應該再次和孩子重複「規則」,按照「規則」把火車收起來。還可以告訴他,如果想扔東西,可以去扔球。

雖然火車被收起來了,孩子可能會不開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爸媽說到做到,堅持了規則沒有讓步,這樣,就幫孩子增強了自控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