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全國網信工作會議精神之網信事業篇

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信事业篇

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深刻回答關於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近段時間以來,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全國網信工作會議精神進行分析解讀,“網信中國”分門別類進行整理集納,推出“專家解讀全國網信工作會議精神”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今天推出系列報道《專家解讀全國網信工作會議精神之網信事業篇》。

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信事业篇

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 孟威:

網信事業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重領域,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領會這一思想要旨在於:堅持信息技術創新驅動網信事業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中國數字經濟的揚帆起航要最大限度地釋放互聯網新技術新動能,讓“互聯網+”融入產業優化升級、結構調整、機制創新之中,實現網絡與現實經濟社會的一體化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增進人民福祉,使人民能夠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是中國網絡強國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講話清晰地勾勒了發展與責任的重要關係,“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發展,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創新發展觀,是黨的群眾路線理念在信息化建設新時代的深化和豐富發展。

深入領會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深入領會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國家安全是國家存在和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網信工作必須置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野下開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就是確保國家領土主權、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免受各種侵襲、干擾、威脅。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最前沿,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更加全面準確和深刻把握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的精準論述,才能真正從戰略和全局上認識、理解並把握做好網信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曾劍秋:

隨著中國互聯網發展進入新時代,網絡強國戰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電子商務系列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和行動的實施,中國數字經濟進一步創新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指引,把互聯網發展和實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網信事業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陳魯民: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是黨和政府的唯一宗旨,互聯網建設也是如此。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明確“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在今年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他又進一步強調:“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網絡空間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多,只要是人民需要的,對人民有益的,都可以大膽創新,大膽嘗試,不再僅僅是網上購物、共享單車,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日益滲透進中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催生的新產品新業態競相湧現,數字技術將人們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變為現實,出臺網絡安全法開啟依法治網新階段,數字經濟的“大動脈”更加通暢。億萬國人的世界因網絡空間而更天高地闊,千家萬戶的生活因網絡空間而更豐富多彩。

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馬忠玉:

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關鍵共性信息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大力推進互聯網精準扶貧,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進一步強化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政務數據的共享開放,充分發揮政務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滿足社會公共服務需求的成效。

加強網絡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 魯春叢:

下一步應著力加強網絡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培育壯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出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鼓勵發展共享經濟,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建立網絡化協同創新體系,使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要加快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實施智能製造工程。

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信事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