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最近在《奇葩大會》上看到蔣方舟的演講,她的演講題目是“我如何戰勝了我的討好型人格”。

蔣方舟的演講很精彩,聽得馬東的眼眶都溼潤了,我在屏幕前聽她娓娓道來,我的眼眶也要溼潤了。

雖然都有被感觸到,但我和馬東被扎心的點有點不一樣。

1

蔣方舟從7歲開始寫書,9歲出書,之後就一直活在讚美聲中。

因為有著“神童”的光環,她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周圍的人年齡都比她大,教授她的老師都是大神級別的人物。

有一回她去上馬東的電視節目,就是餘秋雨帶著她去的。

這樣的成長環境,使得她對人非常有禮貌,因為她覺得牛人之所以牛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直到有一天,她的一個朋友問她:“你有沒有跟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

什麼是真實的關係,就是你可以和一個人去吵架,然後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他。

蔣方舟沒有和誰有過真實的關係,因為她一直避免和人發生衝突。

甚至於她的男朋友,她也一直避免和他發生衝突,有一回那個男生一直打電話罵她,她就一直道歉,即便她當時心裡已經很不高興了,也不敢用比較情緒化的方式表達出來。

面對自己這樣的狀態,蔣方舟在2016年去了東京,整整一年時間,待在那邊,整天看書、看展覽,放空自己。

回國後,一次和一個老師吃飯,對方倚老賣老讓她心生不悅,於是她就罵了對方,摔門而去。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經歷過這件事之後,蔣方舟覺得自己成長了,她終於可以不再那麼禮貌,她終於敢於把自己真實的情緒表達給對方了。

2

我的人生經歷,和蔣方舟正好相反。

在我沒有考上高中之前,我在一個三線城市的一個小鎮上讀小學、初中。

我在小學的時候是常常能接觸到“大哥”、“敲詐”、“群架”這類事的,我有一段時間也和他們在一起玩過。

因此,我身上有股子“市井氣”。

什麼叫“市井氣”,就是我不爽了管你是誰,我都要罵出來。

上了高中之後,我那個班的同學都比較厲害,要麼是非常聰明的、要麼是非常勤奮的,或者是非常有家庭背景的。

所以大家都很有禮貌,對老師的下達的命令也是言聽計從的。

而那時我身上的“市井氣”還沒有被消磨殆盡,我的稜角依舊分明。

一回,在課堂上直接當眾頂撞了班主任,和她吵了起來。

你讓我很不爽,我就是要說出來啊,我控制不住自己。

這直接給了她一個“我很沒有禮貌”的印象,後來她在處理我的早戀問題的時候,跟那個女同學說:“你怎麼會喜歡這種沒有禮貌的人。”

在後來的學校、社會的教育之下,我慢慢變得謙卑、有禮貌,這些偽裝,在我工作後做得愈發的好了

工作後,我常常能遇到一些領導、同事,經常的懟你,找你茬,什麼難聽的話都隨便說。

有時候我實在受不了了回應幾句,之後的遭遇就是讓我變得更加的難堪。

因為剛步入社會,同事都是前輩,領導都是上帝,所以你要是敢沒有禮貌,找你茬啊,開除你啊。

後來我就學會忍,領導罵你什麼都得低頭不語作反思狀(即便心理罵著你個傻X),前輩懟你幾句也笑笑認了。

原先我遇到自己討厭的人,理啊不想理。

現在我遇到自己討厭的人,馬上要嘴角上揚露出潔白的牙齒,“XXX,早啊。”

因而我時常有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的感慨。

奧對了,這種狀態我以前常常在書上讀到,他們管這叫“青春的稜角被社會給磨平了。”

稜角磨平後,就是演員的誕生。

3

再來反觀蔣方舟,感慨著自己做人做的太有禮貌了,這樣的人生顯然不是她想要的。

蔣方舟說她在東京沒有工作、沒有任何社會關係,整個把自己放逐到異國,每天做的事情是看書、看展覽、記日記,然後屏幕上放了幾張她在東京遊玩的照片。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在《奇葩大會》現場,蔣方舟讀到這段的時候,大家都作非常欣賞狀。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我關注的點卻有點不同,我是感慨狀:天吶,不愧是天才作家,到底有錢,可以不用工作每天看看書,寫寫日記,然後拍好看的遊玩照片。

蔣方舟在東京的一年,因為遠離原先的生活,使得她可以從一個很遠的距離來看待自己的生活。

她認為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她不想再活成他人心目中的樣子了,所以她要做自己!

我是看到這裡的時候有些難受了。

蔣方舟有才華,顯然也不缺錢,所以她在當了那麼多年故作謙卑的演員之後,在東京玩著玩著終於想通了一件事:要做自己,要把脾氣、情緒發洩出來,不管對方的感受。

而我呢,在從一個真實的自己,從一個有脾氣、情緒的自己,變成了一個和和氣氣的,非常有禮貌的,“愛笑”的都市上班族。

4

蔣方舟在談及寫作的時候,說天賦肯定比勤奮要重要。

她自7歲起就展現出了她的寫作天賦。

而我從小是沒有什麼天賦讓我展現出來的,我要是能把一件事稍稍的做好,那背後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所以,蔣方舟的人生起點比我高上不少,她從小就明白要尊重人,要有禮貌,說話、做事前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等等。

可是漸漸的,她成了實至名歸的天才作家了,又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是不是過得過於憋屈。

在決定做自己的時候,蔣方舟總結了自己的兩個“不好”的特徵:

1、做什麼事之前,都想到別人的感受;

2、即便已經非常不愉快了,也不會表現出來。

我突然發現,這兩點,恰恰是我在步入社會後學到的“真理”:

做事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即便心理不高興,但別表現出來,因為這樣會傷害到別人。

如醍醐灌頂,我發現原來只有高階層的、才華橫溢用不著靠誰的人才有資格做自己。

而像我這樣沒什麼天賦的平凡之人,在經歷社會洗禮之後,明白做人要有禮貌,要考慮他人的感受。

當然我絕不是想要批判蔣方舟。

我只是想讓大家明白,

不同階層之間,所表達出的訴求是不一樣的。

蔣方舟是有資本做自己的,而平凡的大多數則得學會“有禮貌”,因為這是行走江湖的潤滑劑。

5

蔣方舟最後上的價值,有股現代網文的雞湯味。

她說:

我覺得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

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

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

講真,她的最後這一段演講,殺傷力真的超級大,聽完後我有很大的衝動想要去做自己。

“他不給你買口紅就是不愛你,愛一個人,就是捨得為她花錢。”

“愛一個人就該毫無保留的愛她的全部,如果他不喜歡你的缺點,那他就是不愛你。”

“真正喜歡你的人,絕不會在乎你的外表,而是你的靈魂。”

網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不管你有多麼愛慕虛榮、不管你的缺點多麼的醜陋,真正愛你的人會一直愛你,真正欣賞你的人會一直欣賞你。

可真實則不是這樣的,真實一點都不浪漫,甚至非常的不討喜。

喜歡一個人,肯定是因為欣賞她的優點才會喜歡的,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上一個人的缺點。

因為這是動物的本能,被寫在我們基因序列上。

在動物求偶過程中,雄鹿的角越好看,則越有可能得到雌孔雀的青睞,即便這個鹿角對雄鹿而言其實是一種負擔。

雄孔雀有巨大的尾巴,可以開屏,那是為了求偶,獲得雌孔雀的芳心,即便雄孔雀自己也很不願意屁股上有那麼多羽毛。

在人類世界,女孩子見男孩子之前,要精心打扮,塗上粉,抹上口紅。

有的人說那是為了悅己,得了得了,很少有人會半夜起來化個妝:恩,真好看。

而男生,在交流過程中,為了展現自己知識的淵博會聊歷史、聊星空,聊自己各種能吸引到女生的優點。

以上的這些對自己的修飾,那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啊!

兩個人在一起,是因為對方的優點,而兩個人真正相愛,則是能夠包容對方的缺點。

順序不能搞反啊,是要先讓對方喜歡上的你優點從而愛上你,再用愛來包容缺點。

6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蔣方舟:在學會罵人之前,我準備了一年

蔣方舟在罵完老師,摔門而去的時候,她說她特別開心。

她展現了她的稜角,以一個驕傲的姿態。

也許那個“倚老賣老”的老師,會因為蔣方舟的才華而大度的原諒她,去欣賞她的驕傲,可是,要是你很平凡,並且摔門而去了,那可就是“沒禮貌”了。

以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