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熬筋骨-抻筋拔骨

打熬筋骨-抻筋拔骨

武術之家

關注武術之家,獲取全面的武術知識。

抻筋拔骨在內家拳術中被稱為筋骨功夫,歷來被認為是末技,但可作為易筋洗髓的丹道內功之輔助。

一、擰筋出槽:筋騰膜起,遍身大整。筋縮骨開,肌松筋繃。以張恩彤的真傳為例:張恩彤所站之樁大步低架,極盡樁法抻拉之要領,俗稱“大渾圓”,張恩彤用功極深,整體如鑄,張恩彤大筋繃起如鋼筋,能隨意掀翻烈馬,擁有這樣強大筋膜的人,渾身的整勁,彈勁非常大,在出拳時通常會讓對手產生驚訝感,會覺得眼前人明明瘦小,力量卻又大又透得恐怖。李康先生這樣說:有基礎的人習張恩彤的樁按標準絕超不過2分鐘,就會渾身哆嗦,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此樁習之半年以上即有顯著效果,全身大筋騰於體表,筋膜縱橫聯絡身體逐漸變“整”。與人搭手沉重如山,乃能以筋掤起對方身體。而自身肩架不變不移保持得力得勢之態,己身之肌肉該松的地方極松,該緊的部位極緊,達到鬆緊同時存在而又極為分明之態。謂之“松即是緊,緊即是松”,又謂“肌松筋繃”。有此功力後能一瞬間叫僵叫起對手,使對方一觸而起,同時自身肌肉瞬間鬆緊互變轉換,對方即被放出或受到重擊。

打熬筋骨-抻筋拔骨

通過樁法的獨特秘密要領使筋骨產生極大的拉伸,內部充滿三角力、掙力,漸漸大筋騰起,連通周身,挑起四稍,周身大整,放佛一個彈簧架子。伸筋拔骨、筋緊骨柔,身體素質像貓那樣,此時的發力,勁力,身體的運動模式,都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此處所述大筋、筋絡,內家叫筋膜,所謂抻筋、拔骨、騰膜。筋膜極度伸展後,會對關節產生一個質變,就是開骨、縮骨、疊骨,這“易骨”功夫,淺則周身關節二十四鎖拉開,臂展等等超過常規,功夫深的關節能脫開,甚至縮骨疊骨。

打熬筋骨-抻筋拔骨

二、擰轉筋骨:以劉成莊先生為例。劉成莊先生的腰腿胳膊之粗壯,相信見過劉先生的朋友都有很深的印象,這個一方面是劉先生練習道家南無拳幾十年,氣血充沛,但也有筋膜鍛鍊的因素,而且劉先生的“膂油”很豐厚,不但腰、背、胸的膂油飽滿,而且連胳膊和腿上的膂油都很粗實,這不是一兩天就能練出來的功夫。劉師傅的實戰能力沒的說,如果不是練家子,五十個小夥子也不是劉師傅的對手。劉師傅的抗打更是內家拳的典範,典型的就是筋膜發達後,人會變得抗打。南無拳活血順氣,練勁迅速,筋骨擰轉,伸展柔活,騰膜長筋,血潤筋柔,練出拔山蓋世之氣力!敲蹺道人曰:"五穀之氣化衛榮,性命全由氣血生。"這類內家拳不止一種,李康先生的拔山蓋世拳,古稱金剛大力法,江湖古傳內家秘功,幾個簡單而巧妙的架子,每天20—40分鐘,20天后筋骨擰轉,氣血膨脹,力量倍增,全身渴望排打,打才舒服,不打發癢,出拳生風,跺地如雷。南無拳剛柔皆練,剛者,練勁,要擰裹內斂。柔者,練氣血,要通暢。演拳要松活抖彈,而勁發瞬間,全身抖顫,不須走柔圓纏絲之勁。

三、氣血為本:抗擊打,氣血足則身體柔軟、體似金剛,實際上內家拳入手的樁功就是依靠氣血鍛鍊筋骨的法門。樁功到一定程度,皮下筋膜騰起,摸上去和牛皮一樣,很堅韌,骨骼很硬,而且會起稜,衣服脫下來,大筋可以自由操控,一根根崩起,出拳的時候穿透力極大,而且可以不需要距離發勁。單純的低架樁功抻拉鍛鍊必然痠痛難忍,必以氣血濡養為本方才筋骨得舒,當渾身筋絡如皮筋般被拉開撐起時,遍佈全身體表的大筋開始起支撐作用,身體大筋會逐漸的拔起,平時無異,但與人搭手吃勁大筋馬上騰起盡顯於形。繼而隨著氣血的充沛運行,膜也騰起,膜騰後護體。

四、拔骨疊骨:易筋易骨乃內家功夫所述,易筋包含:騰筋拉筋、遍體筋撐、縮筋柔筋。易骨則有開骨松節、拔骨疊骨、縮骨撐骨。在武醫傷科中,各家有獨特的手法,尤其是武家的“理筋歸槽“專門針對“筋出槽,骨錯位”,而在內家功夫的基礎理論中入手煉形兩大關鍵:“筋要抻,骨要拔”,以前,我對抻筋敘述的極為細緻!易筋抻筋縮筋是也。筋不騰則膜不騰且骨不開。現在闡發內家拳不傳之秘——拔骨秘要抻筋拔骨,抻筋之關鍵不在於低架大渾圓樁功的抻拉對掙,關鍵在內部的氣血潤養,筋柔在於血潤!內家拳開關展竅必然依賴撐筋拔骨。內家高手可以"百折連腰盡無骨",拔骨練到一定程度,能疊骨、縮骨,甚至拉開周身骨節,脊柱拉長,手足的伸展範圍能比未練內家拳時長,且關節可以自行脫開,脊柱可以節節拉開,我的肩膀可以拉開,筋骨真拉開後,手臂要比不拉開時長一個手掌以上。這個如自然門杜心五、古太極劉連科、真傳內功太極拳的前輩等等也談過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