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股市的下跌讓很多機構和散戶賠得慘不忍睹,市場情緒也很不穩定。

在經歷了千股跌停、百股跌停之後,終於有一家上市公司跌成了股價不足一元錢的“仙股”。

6月20日,中弘股份股價下跌至最低0.99元一股,成為大A股施行ST制度以來的首隻跌破1元面值的非ST上市公司。

跌破1元面值,可是個大事。因為深交所規定,一家上市公司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都低於1元面值,那將會被終止上市,也就是退市。

作為一隻面臨退市危機的“仙股”,中弘股份近期發生了36億定增告吹,股東持續減持,債務逾期以及業績下滑等等利空事件,著實是“禍不單行”。

中弘股份,全稱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實業投資、管理、經營及諮詢,基礎建設投資,商品房銷售,物業管理及房屋出租,公寓酒店管理,裝飾裝潢,金屬材料、建築材料、機械電器設備銷售,礦業投資、股權投資、旅遊投資、文化產業投資。

2010年2月,中弘股份借殼ST科苑上市,登陸資本市場。

作為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弘股份最出名的樓盤莫過於位於北京東五環外常營地塊的“中弘像素小區”。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上市前三年,中弘股份業績分別為淨利潤9.21億、6.27億、10.9億,整體表現尚可。

但2013年之後,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滑,2013-2016年淨利潤分別為2.19億、2.91億、2.87億、1.57億,到了2017年淨利潤更是暴跌至-25.1億。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2017年度,鉅虧25億多的中弘股份被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熟悉審計行話的都知道,保留意見的意思就是,審計機構認為財務報表整體是公允的,但是財務報表中存在影響重大的錯報。其嚴重程度僅低於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

中弘股份被審計機構給出“保留意見”的原因是,公司四家重要聯營企業Asiatravel.com Holdings Ltd(下稱“亞洲旅遊”)、天津世隆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世隆基金”)、青島中商研如意島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青島中商研”)、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深華騰十五號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華騰基金”)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較大,僅依據未審報表確認投資收益審計證據不充分,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較大,潛臺詞的意思就是計提減值的空間很大

對於這個問題,中弘股份表示,亞洲旅遊作為其子公司,由於2017年出現現金流危機問題,正在與年審會計師安永進行審計工作,導致無法完成年度審計報告,故公司先根據其未審報表確認了投資損失,待審計報告披露之後,再行確認是否需要補提減值。

除了被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之外,中弘股份還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有統計稱,近10年來,中弘股份在股權投資併購上的動作多達40起。

中國股市一大特點就是不斷炒作概念題材,中弘股份在併購上同樣喜歡“追熱點”。

2012年,礦產價格還處在2013-2015年暴跌前的高位,中弘股份參與了礦業投資。

2013年,手遊很火,中弘股份進軍手遊領域,2014年又聯合上影集團投資170億,打造浙江安吉影視產業園。

2015年,隨著旅遊越來越火,中弘股份又搞起了“A+3”戰略,即境內的一家上市公司中弘股份外加三家境外上市公司,四家公司聯合起來搞旅遊地產。

隨後,中弘股份又收購了港股中璽國際(前稱卓高集團)100%股權、開易控股(KEE)75%股權、新加坡上市公司亞洲旅遊,分別耗資4.59億港元、7億港元、1億新加坡元

2017年公司又耗資4.15億美元收購高端旅遊服務公司Abercrombie & Kent(簡稱A&K)90.5%股權。

中弘股份收購了這麼多企業,業績如何呢?

1、中璽國際自2015年被收購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5-2017年分別虧損2805.2萬港元、1079.5萬港元、1422.5萬港元。

2、亞洲旅遊2015年扣稅後虧損1151.5萬新加坡元,2016年扣稅後虧損883.4萬新加坡元。

3、2017年年報顯示,KEE公司淨利潤虧損4557萬港元。

虧損、虧損、還是虧損......2017年,中弘股份的投資收益為虧損1.38億元。

併購花了很多錢,併購的公司又虧損,這直接導致了中弘股份的現金流和債務都出了大問題。

財務報表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弘股份投資活動現金流出95.02億元,流入13.82億元,淨流出超過81億元

財務報表還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弘股份公司負債總額高達367.1億元!這一數據較2016年的230.5億元增加136.6億元,增幅高達59%。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此外,公司2017年底借款餘額283.36億元,累計新增借款金額為103.68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佔2016末淨資產的101.56%。

借了這麼多錢,中弘股份有錢還嗎?很難很難!2017年底,公司的

賬面資金僅為8.1億元,較2016年銳減了44.3億元!

既然借錢,就要給利息。公開數據顯示,中弘股份283億元的借款中,除了69.44億元的銀行借款利率在4.75%-6.90%外,信託融資、基金等融資的最高利率高達12%

幾百億債務壓頂,直接導致了評級的下滑。5月29日,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中弘股份主體信用評級下調至B級,評級展望維持負面。

在行內,B級的意思是,還債務的能力較大地依賴於良好的經濟環境,違約風險很高。

評級展望為負面,意思是存在不利因素,一般情況下,未來信用等級下調的可能性較大。

就在大公國際下調評級後不到一個月,中弘股份又出現一則壞消息。

6月20日,中弘股份發佈公告,5月1日-6月19日,新增債務逾期7.53億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截至6月19日,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35.14億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5月1日-6月19日,中弘股份新增債務明細情況)

債務問題如此嚴重,中弘股份急得團團轉。

6月20日,中弘股份宣佈,鑑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決議已失效,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這意味著該公司

籌劃兩年之久的32億元定增事項告吹

定增當然是為了融資,定增告吹也就意味著融資失敗,這對負債累累的中弘股份來說無疑又是一個重大打擊。

債務一大堆,融資又失敗,中弘股份還能看到希望嗎?

6月26日,處在風口浪尖的中弘股份發佈一則公告,不過不是有轉機的公告,而是減持。

公告顯示,招商增富1號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在3月27日、6月25日以及6月26日分別以1.697元/股、1.007元/股、1.009元/股的價格減持公司股份8390.60萬股、1700萬股及2347.89萬股,減持比例分別為0.9999%、0.2026%和0.2798%。三次減持的均價為1.473元/股,減持股數為1.24萬股,減持比例為1.48%。

中弘股份表示,本次減持不會影響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持續經營,亦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股價都跌到1元附近了,還在減持,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弘股份幾乎鐵定要退市呢?

在股吧裡,有投資者發帖說到:“估計是的,在2017年11月底,中弘實際控制人決定以現金方式收購三亞鹿回頭公司和新佳旅業公司下屬子公司的其他地塊,在未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的情況下,擅自簽訂了股權收購框架協議,並先斬後奏預付了61.5億元的股權收購款。這個不違法嗎?”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投資者的這份留言,又引出中弘股份另一件事——

實際控制人凌駕於公司內部控制之上

涉及到60多億的資金,上市公司的重大決議居然不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審議,請問,這置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於何地?如此嚴重違規的事件怎麼能說有就有?

2018年5月9日,中弘股份收到安徽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決定書》認定“你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永紅凌駕於公司內部控制之上,干預公司經營管理,直接決策公司的重大事項,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公司在大額資金管理、對外投資等方面存在未履行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批程序的情形,並且當該事項發生後,公司未及時進行披露”。

35億債務壓頂,股價跌破1元,這家房企深陷退市危機!

前幾天,中弘股份股價跌破1元錢,成為2006年以來第二隻跌破1元面值的A股上市公司,也是A股1998年有ST制度以來,首隻跌破面值的非ST公司

早在中弘股份成為“仙股”之前,今年2月1日,*ST海潤成為A股時隔12年後的首隻“仙股”,公司在股價低於1元的位置交易三天後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

作為房地產公司,中弘股份的債務問題並不是個例。近期,房企頻繁陷入了發債“中止潮”

6月15日,金融街一筆50億元小公募公司債被“中止”;

6月19日,保利置業15.14億元的購房尾款ABS中止;

6月20日,泰禾集團、中弘股份兩家房企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流程狀態顯示為“中止審查”。

雖然前幾天央行剛剛宣佈降準,但仍不能改變房地產融資市場整體不樂觀的情況。

這兩天,市場又傳出了國家考慮禁止企業發行364天期美元債的消息

後記

2018,註定是個大洗牌之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光伏發電行業都是因為退補正在發生大洗牌

房地產行業雖然沒有明面上“補貼”這一說,但這個行業對資金的依賴比其他行業都要嚴重。

在這個大洗牌之年,中弘股份到底是起死回生還是以退市收場?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