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之前每次發文只要出現桌面照片,都有人諮詢裡面的xx配件具體是什麼?所以這次乾脆彙總把最近自己在用的一些外設,特別是桌面外設做一個彙總介紹吧。

先大概回顧下近期自己的幾個版本桌面,比如下面這個,是之前用愛格升升降桌疊在辦公桌之後的效果,當時有說過一個問題,就是鍵盤託是不收納的,加上我這個位置在房間裡面,所以空間很小,凸出來的空間導致椅子幾乎不可移動了,所以後來這個升降桌我搬到客廳了。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然後過年期間是這個桌面,看著是不是很熱鬧,很符合過年的氣氛,所以春節前後用了一段時間,然後也是那段時間巨多人問那鼠標墊,我最後說一次,自己淘寶關鍵詞“當朝一品”。不過後來我也換掉了,主要這墊子對我來說太大了,平時桌子其它東西變得不好整理,所以後面也換了宜麗客的另外一張布墊。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其實目前大概就是這個桌面樣子,整理了下儘量清爽一些,這桌子是房東自帶的,剛好塞到飄窗,前面可以看到深圳最忙碌的地方(之一),因為設備比較多,又不想浪費光線,所以東西還是希望以精簡方面折騰。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ELECOM鼠標墊

其實也是我這些分享的原因之一,之前其實就要用這款,不過是“小一號”,最近他們出了更大一號(1500px長)所以就買來替換了。大家可以看下圖片對比。

先說下目前自己鼠標墊的用途,目前個人希望的鼠標墊就是本身可以當桌墊用,但不要太大太長,差不多剛好讓我放一個鍵盤、鼠標即可。之前他們“小一號”鼠標墊並不小,作為鼠標墊來說,太大了,剩餘空間太多,但如果作為桌墊同時放鍵盤鼠標的話又太小了,這次新出的這個長度增加到1500px長,就剛好解決我的需求通點了,所以立馬買來替換。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布面及厚度跟之前的版本基本一致,順滑程度個人覺得是OK的(自己同時也有在用PTFS對比),要不也不會繼續買新版。另外大號的版本,初始階段就可以直接完美平鋪,自己也算買過不少這種桌墊,大部分最兩側一開始都是凸起的,並不會完美平鋪比較頭疼(比如我前面買的當朝一品,其實更大張)這個一開始就是完美平鋪我倒是比較意外。

而且LOGO也改為更加低調的同色絲印了,不錯。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新舊大小對比

個人感覺如果你鍵盤是60%、80%佈局,這墊子都是目前最完美的選擇之一,如果是筆記本+鼠標的組合也不錯,我自己是拍的是Macbook Pro15+鼠標,鍵盤是minila air。

當然實際放104標準鍵盤也是沒問題的。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Minila air+HHKB原裝手託+大F 官方二色球帽

這個也是詢問次數最多的,基本每次拍內容只要有出現,都有人問。

鍵盤其實就是大F的minila air,從最早期的剛發佈的minila到現在,自己也用這個鍵盤也用了不知道幾年了,反正minila的佈局我已經完全習慣了,所以目前公司、家裡用來碼字的都是minila air。之於我,如果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個人覺得最主要是好看的第三方鍵帽太難買,都要買增補套裝,然後國外設計的那些除了比鍵盤更貴,時間上基本一等就是一年。。。。。。然後我這邊自己收藏了一套大F官方的二色球帽(SP代工,SA高度),最近無聊試了下,基本最後就缺空格、跟左ctrl鍵,其它拼拼湊湊也能用。而這套鍵帽,全104大概也就400左右的價格,對比其他SP鍵帽簡直不要太良心,另外手感也是超級贊,個人覺得大F的用戶,別買什麼第三方鍵帽了,官方鍵帽二色基本就是手感最好價格最良心的選擇,現在打字基本就是在享受。至於為什麼不買HHKB BT,最近考慮買一個來替換給MAC用吧,但PC平臺我估計還沒法接受,因為win組合快捷鍵我自己用蠻多的。

因為鍵帽手託都是海淘的,所以就不放鏈接了,自己關鍵詞搜索吧,淘寶挺多,另外鍵盤618一般都會有歷史低價。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HHKB手託,這手託之前是買HHKB的贈品,後來才發現原來原價那麼貴,後來HHKB出掉了,這個還留著,沒想到搭配minila長度剛好,而且換了二色鍵帽之後,鍵盤鍵帽高度也變了,必須用手託。手託的質感及觸感也確實沒的說。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酷冷至尊MK750

minila習慣歸習慣,不過玩遊戲還是差點意思的,而且bios用不了,所以最近拿了酷媽的MK750來當遊戲鍵盤用。個人比較喜歡的大概是它自帶磁石手託固定設定,加上窄邊框,所以不開燈的時候還是比較低調的那種。主體是CNC鋁殼,加上現在流行的懸浮鍵設定,所以外觀還是比較OK的,因為我也怕那種太遊戲風格的鍵盤。自帶RGB燈,我除了遊戲以外,日常是關閉的的。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手託拆卸非常簡單,使用也很舒服。我這邊LOGO右邊的壓印是自己收藏沒收藏好,數據線給壓的。

另外比較意外的是自帶線的鍵盤端插口是Type-C,讓我覺得最舒服的大概就是手託設定了,不僅安裝方便,高度及觸感設定都剛好。平時吃雞、折騰硬件DIY的時候都用它了。

讓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大概是沒有USB HUB設定吧,另外感興趣的我估計618又會有歷史低價。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鼠標

從G602到G603。近3.5年個人用最久的鼠標大概就是G602了,隨後G403發佈了後,用了一段G403,但終究因為續航問題,在G603發佈之後,馬上換了G603,現在基本定型用G603替代之前的G602了。

除了都是無線鼠標以外,這兩個鼠標跟其他遊戲鼠標、辦公鼠標有什麼區別,幹麼選他們?其實G602/G603都是一種權衡選擇下的產物,他們比無線辦公鼠(比如master系列)刷新率更高(master2刷新率也僅為100Hz,用來遊戲太低了 ),而且G603從以前的G602 500Hz刷新率提升到了1000Hz刷新率,DPI上限也更高了(個人長期用3000DPI),而相比G403/G903來說,他們性能雖然沒那麼極致,但續航更長了,G403要勉勉強強才能5天左右(G903更低了),而G602/G603搭配合適的電池是很容易實現半個月的續航的。所以對於我這種對鼠標性能有一定要求(中輕度遊戲),但大部分使用場景是辦公,然後不想一直給鼠標充電的用戶來說,G602/G603都是折中之後最佳選擇,而在G603發佈之前,G602也是公司同事選擇最多的無線鼠標之一(比master都多)。而G603相比G602除了外觀變化、參數性能提升以外,另外一個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就是無線抗干擾性能,個人明顯感覺比602強不少(602在公司很容易被幹擾),618估計又是歷史低價。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耐時鋰鐵電池

為什麼這邊會突然跳到電池部分,這是因為G602/G603都需要外置5號電池(甚至minila air也是)。之前給鼠標用的基本都是愛老公、愛老婆電池,考慮電池費用及低自放,後來朋友介紹才發現了耐時的這鋰鐵電池,有什麼區別呢?主要就是耐時這鋰鐵電池重量更輕、電量更多,簡直是無線高性能鼠標必備良品。我之前用G602(單電池、2500DPI 500hz刷新率,每天10小時+使用時間),普通南孚電池大概5天一週左右,愛老公、愛老婆大概一週+左右,不超過兩週一顆,這鋰鐵電池基本半個月起,接近三週-一個月一換,而且本身重量比較輕,對鼠標手感影響小。個人建議用G602/G603的用戶都可以考慮替換這個,雖然本身是一次性,但買一套其實可以用很久,3年成本不會比愛老公、愛老婆貴。

另外G602\G603的用戶建議單電池試試手感,會比雙電池輕不少,個人平時都是單電池用。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HYPERX Cloud Alpha 阿爾法

也算最近的網紅遊戲耳機了。個人之前的遊戲耳機差不多已經用2年多了吧,然後HYPERX出的這款Alpha阿爾法最近在遊戲圈很火,所以忍不住收了套替換之前的舊遊戲耳機。

其實更早之前是考慮黑鷹S的,結果還沒入手就出了這款阿爾法,擁有獨特的雙音腔技術,而且多位朋友在身邊各種安利,所以我也忍不住好奇了。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因為這個是遊戲耳機,所以我就按自己選購遊戲耳機的標準及自己主觀感受來說了。首先佩戴對我來說算比較舒適可接受,遊戲耳機我最怕的就是壓耳夾頭,阿爾法耳罩式的,然後耳梁部分設計及夾力都還好,基本我1.2個小時下來還是不難受的。聽感,這耳機主要用途是玩CS:GO/吃雞, 耳機裡面對場景聲源的指向性確實很明顯,可能也是因為單元設定強化了低頻,所以CSGO裡面聽走位 跟吃雞的槍聲都比較明顯,可以大致判斷方位。當然空間感肯定不如物理5.1耳機,另外聽音樂也比較不適合,感覺分離度有點奇怪。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平時用宜家的檯燈當耳機架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麥克風控制設定不錯,可以直接靜音等。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目前阿爾法已經成功淘汰前任,成為主力遊戲耳機。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羅德 RODE NT1+AI-1 電容麥聲卡套裝

這個算一個“首曬”開箱吧,最近開始重新玩拍視頻,拍攝器材方面之前淘了一臺二手的松下G7(小GH4),然後錄音、收音也成為問題了,考慮到目前主要是後期錄音為主,所以器材一開始考慮的其實是RODE的NTUSB,畢竟簡單方便,直接接電腦就可以,不過後來朋友推薦了羅德 RODE NT1+AI-1的這個套裝,是他們家最新的電容麥+外置聲卡套裝,說是錄音效果更diao,所以也就入手了這套,價格比NTUSB也就貴900,而且還贈送Live 9 Lite音樂製作軟件。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羅德麥應該不用多做介紹吧,拍視頻的應該都認識,一般算是入門性價比之選,以前已經買過很多他們的定向麥克風。RODE NT1+AI-1 電容麥聲卡套裝裡面其實包含了NT1電容麥克風+AI-1 USB外置聲卡及一個給麥克風的防震架及金屬防噴罩組成,麥克風支架需要自己準備。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噴砂黑處理的金屬麥克風,標誌性的RODE鍍金點。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金屬防噴罩,插在固定夾口即可。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把麥克風裝減震架上面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這樣的話其實基本搞定大半了。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這套也算是入門性價比套裝,安裝也比較簡單,比如不需要外接電源,只需插上一根USB線後數據傳輸和供電全解決,安裝儘量省心,因為我最怕就是要弄了一堆線的那種。另外需要額外買的就是麥克風支架了,這個就看你安裝需求來選擇哪種麥克風支架。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AI-1 USB外置聲卡,提供48V幻象電源供電,可以滿足NT1及所有需要供電的電容麥的需求,並且自帶話放。 前面提供的輸入接口是Neutrik 複合型接口,支持常用的三針XLR話筒輸入,也支持6.35插口輸入,能連接吉他,鍵盤等大部分電子樂器。另外也可以外接耳機或者音箱作為監聽。簡潔的操作面板,一個旋鈕控制話筒輸入增益,一個旋鈕控制監聽音量,對入門用戶非常容易掌握。比較意外的就是USB口居然還是USB-C口。(耳機輸出口是6.35mm,所以傳統3.5mm口的要轉接頭,還好我自己有)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說下這套收音套裝的使用感受,首先使用非常簡單,連接主機設備及供電就一條線,沒有麻煩的驅動或者適配設置軟件;

錄音的話,本身底噪確實控制很好,相比NTUSB來說高頻表現更好,震膜比NTUSB大一倍(原先朋友反映,NTUSB 女生錄音高頻好像容易爆音),中低頻加強了,人聲更加飽滿,環境音比較難錄進去。

不過要注意的就是這是個套裝,所以聲卡話放也是針對NT1的,推其他更大歐姆數的麥克風可能會比較吃力,但耳放推力倒是意外的強,我剛好拿閒置許久的飛記9500放這用了。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最後再上下桌面吧,其實包含之前的顯示器什麼的後續還準備折騰下,就等房東續租了,要不又要搬家也是心累。

然後我知道你們又要問檯燈什麼型號,宜家69最基礎款,另外我知道你們問為什麼我檯燈都是往上打而不是往下,因為這樣光線散射更加柔和不刺眼,玩攝影的就知道跳閃的原理了。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盤點下我最近折騰的桌面外設,有哪些好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