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與綜合熱度成反比?數據解讀《扶搖》首播的「紅與黑」

文 │ 阿Po

連爆三年的古裝IP影視劇在2018年上半年幾近銷聲匿跡,在《扶搖》成為2018年萬眾期待的首部暑期檔古裝大劇之前,觀眾普遍的印象還停留在2017年的開年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和趙又廷成就了又一次“國民爆款”之後,楊冪現在搭檔的是趙又廷成名電影《艋舺》中的好兄弟阮經天,從“偶像劇咖”堅定轉型為“電影咖”,演技飛昇的九年過去,阮經天終於再度出現在一線衛視。

整盤組合可謂很有“分量”。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根據骨朵輿情繫統監測,於上線前一週火速定檔的《扶搖》,拉開了整個衛視與網絡暑期檔序幕,尤其在去年古裝大劇接連失利、今年上半年市場遇冷的情況下,《扶搖》首播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觀眾對古裝大劇仍有需求。

與此同時,亮眼的綜合輿情與豆瓣評分成反比最引人注意。骨朵將總結《扶搖》開播一週,究竟“紅”在哪裡,“黑”在哪裡?後續更新又是否值得期待?

骨朵指數破千

上半年古裝劇綜合熱度最高

電視劇共計66集,整個播放週期不到2個月。網絡平臺VIP搶先觀看四集,緊抓年輕付費受眾,臺網雙平臺播出將輻射的受眾範圍最大化,是現在大劇播出的最常見、也是最優化的排播方式之一。

那麼效果究竟如何呢?

根據骨朵輿情繫統監測,《扶搖》在6月18日晚22點首播之後,代表綜合輿情的骨朵指數次日(6月19日)便突破一千,達到1023;首週四天更新翌日的骨朵指數平均破千,最高發生在首週週末的6月22日,暫且

最高骨指為1054,登頂今年上半年衛視播出古裝劇最高骨指排名,並遠超其他劇目。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從播放成績來看,《扶搖》於騰訊視頻獨播,截止6月26日,總播放量21.2億,日均播放量超過2.3億;而後,每週更新日的日播放量均超2億,週末非更新日回落至1億以上。另一方面,劇集於浙江衛視周播劇場播放的CSM52城統計平均收視暫為0.673,位列“中國藍”周播劇場歷史平均收視第二位。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這樣的播放成績,凸顯出大劇首播的超高網絡關注度,後續情節帶動力較強,未出現大幅跳水,播放量動線無異常;衛視平臺收視率一路走高,衛視大眾收看群體仍能被陣容與情節吸引,後續值得期待。

從整體網絡熱度看來,除前臺播放量表現之外,截止6月26日,可見彈幕總量為476421條,含VIP集的平均單集彈幕量高達3萬,成為6月同檔期影視劇中彈幕量最高的劇集;總評論數205485條,日均評論數超過2萬。豆瓣評分4.7分,有效評論人數26431人;微博官方話題#電視劇扶搖#閱讀量17.2億,討論數量1039萬;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前十累計閱讀量超過100億,高達107.45億,累計討論量超過1億,高達1.253億。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以剛播出一週半的時間,電視臺觀眾與騰訊視頻非會員可看12集、騰訊視頻VIP會員可看16集的長度來看,這樣的熱度已經超越絕大部分劇集的整體熱度,討論量也已超過近年大部分同類古裝大劇整體討論量。

《扶搖》在首播階段,全程進入骨朵數據榜Top3,榜首次數9次,僅1次位列第二;所呈現出的臺網熱度,正是具有高國民度、普遍性的體現,使之成為上半年古裝劇綜合熱度最高。

首播事件簿之“黑”:

豆瓣評分與輿情呈反比

根據骨朵輿情繫統監測,《扶搖》在首播階段表現出了超高的觀看與討論熱度。令人在意的是,與熱度輿情相比,豆瓣評分卻只遊走於4.6到4.9之間,並未達到6分及格線,令不少網友質疑其內容質量是否達標。

針對演員主觀低分較多

《扶搖》的豆瓣評分在首播次日(6月19日)顯示,開分為4.9分。開分速度與其開播熱度相符,擁有足夠的有效評分人數,達到開分條件,說明這部劇在首播第一日已有大量關注,並在觀劇後願意在豆瓣為其寫下評論。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截止6月26日,《扶搖》的豆瓣評分為4.7分,有效評論人數26431人,討論區760條討論帖,短評14338條,劇評603條。

在熱度較高的評論中,骨朵分別取樣網友意見:

【短評】

負向:diss楊冪。

中性:古偶質感尚佳;無突出亮點。

正向:音樂、武術指導、攝影有所創新;男女主角有CP感。


【劇評】

負向:diss楊冪;抄襲《哈利波特》。

中性:楊冪演技迴歸;剪輯不足但男女主角CP感足。

正向:男女主角演技舒服;女性勵志傾向更為明顯獨立,非瑪麗蘇。

取樣中可得,26443人評價中,一星佔比42.7%,二星到五星四個階段分別佔比都在10-19%之間。一星人數中,以diss楊冪的主觀性評價居多,微量評價表示出對小說改編的不滿,可見大部分流量藝人“自帶黑粉”潛質作祟,而此次人氣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的認同感大於過往。

網爆抄襲,網友“尬黑”?

另外,開播次日網友爆料“《扶搖》抄襲《哈利波特之火焰杯》中比賽環節”,並附上情節對比。這一事件成為《扶搖》開播至今,除了網友主觀性“diss楊冪”的行為之外,唯一有“實錘”的內容。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網傳《扶搖》抄襲《哈利波特之火焰杯》比賽環節

雖然對比圖列舉比較細緻,但其中並無可推動、影響劇情情節的重要設定,傳統比賽默認規則為主,即通用規則。所以這一事件只增加了部分主觀嘲諷,以及新媒體平臺的熱點稿件(稿件以話題為主,並無對事件的定性),也並沒有繼續發展出更多後續“實錘”,並沒有造成大規模影響。

豆瓣評分與國民度呈反比

豆瓣評分作為國劇眼下幾乎唯一具有公信力的口碑標準,通過足夠數量的有效長評、短評的星級評分最終中和出一個指數,豆瓣的跑分系統會在所有評分中剔除部分被判定為“非正常評分”,以確保評分的公正性。

由小眾社區出身的豆瓣平臺,因為用戶質素相對偏高,評論相對更有建設性,建立了相比其他平臺更有公信力的評分。但隨著豆瓣的大眾化,評分也因各方因素產生變化。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骨朵整理了近兩年的部分衛視古裝大劇,除了以網絡平臺為主陣地、質量過硬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在7萬多評論的前提下獲得8.1的高分外,其他僅有兩部劇超過6分合格線,大部分劇目在4-5分之間,部分劇目評分僅在3分左右。

電視臺受眾較網絡受眾有更高的國民度,但觀眾整體受教育程度與理性程度卻不及網絡受眾,電視平臺的播出為劇集帶來更多討論度與關注度,但當電視臺受眾參與到豆瓣評分中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更多非理性、主觀性、無參考價值的衝動評論。所以通常情況下,越是受眾擴大、國民度提高,豆瓣評分反會下降。

首播事件簿之“紅”:

人氣IP與優質演員保障國民流量

電視劇《扶搖》自從去年啟動拍攝之後一直被“大劇”,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包括“人氣IP小說原著”與“優質演員”兩方面。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大眾搜索關聯詞中已剔除無意義元素(下同)

相關演員關聯詞集中在主要演員身上:

楊冪、阮經天、賴藝、高偉光;


相關IP關聯詞集中在原著與作者身上:

《扶搖皇后》、桂圓(天下歸元的暱稱)

互聯網影視時代,不斷造就年輕演員崛起,但事實上,在衛視平臺播放的大劇,依舊有對“老戲骨”與“80後戲骨預備役”的偏好,這部分演員因為出道時間較長,積累了更多演技經驗,也經歷了不同時代觀眾審美的考驗,連續有作品在衛視播出,有數據參考,成績更有保障。

另外,雖然從《花千骨》時期“IP熱”盛行至今已三年,但在臺網雙平臺作品中絲毫未有消退跡象。《扶搖》原作者天下歸元作為瀟湘書院金牌作家,《扶搖》與《凰權·弈天下》兩部作品都有著強勁的製作與演員陣容,必然成為關注重點。《扶搖》的改編也成為了小說改編影視作品中鮮有被認為改編效果令大部分書粉認可的作品。

楊冪

作為85後小花的中堅力量,楊冪從早期的《神鵰俠侶》再到《仙劍奇俠傳3》《古劍奇譚》的爆發期,已經蛻變成電視臺購劇的保障,近三年裡出演的電視劇全部為一線衛視黃金檔,各項播放數據也十分亮眼。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在楊冪的大眾搜索關聯詞裡,主要集中在同公司藝人,還有與戲路相關的內容方面。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關於楊冪,《扶搖》播出後,首波話題來源於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因裝束原因顯得過高的髮際線,在本劇中,顯然髮型更為舒坦,整體造型依舊少女感十足,由此引發熱議。微博#楊冪髮際線#話題閱讀1386萬,討論量破5千,《扶搖》播出後新增相關熱門文章33篇,甚至一度登上熱搜榜,不僅讓網友回憶起去年楊冪在微博應對“髮際線”問題時的機智。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而對於與楊冪一同出現的藝人來說,雖然“打包”策略曾被詬病,但也因藝人自身的高顏值、在線演技、自帶流量等優質原因,也成為了片方及粉絲都很買單的“騷操作”。

阮經天

作為早期臺灣模特轉型偶像劇演員的阮經天,演藝生涯中又再次經歷了從偶像劇演員到電影演員、電影咖迴流電視劇的兩次轉型。介於此前轉型皆成功,在經歷了《敗犬女王》後8年再拍劇,而且還是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雖然敘事方面有所爭議,但不妨礙播放量與拍攝質感都屬優質,阮經天的迴歸也在競爭激烈的2017年暑期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自從《命中註定我愛你》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之後已經又過了8年,《扶搖》則是阮經天迴歸內地電視臺的首次作品。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在阮經天的關聯詞中,“電影”“電視劇”“古裝”“男神”都是相對關聯度更高的詞彙。影視劇鮮肉男神輩出,《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中灰頭土臉造型的阮經天,此次嘗試鮮有的古裝劇,為許多觀眾帶來了眼前一亮的感覺,讓很多在影視劇中尋覓男神的女性觀眾又多了一位“牆頭”可看。微博#阮經天古裝#的話題閱讀310萬,討論量過千,《扶搖》播出後新增相關熱門文章13篇。

首播事件簿之“紅”:

正向話題熱議,市場仍有需求

楊冪與阮經天在《扶搖》中被稱為“五福CP”,電視劇套路也早已從早期的狗血虐戀轉而走清甜養眼路線。除了兩人在本劇中的亮眼造型和外形登對程度成為熱議重點之外,劇情相關討論,也多偏於正向。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扶搖》原著作者天下歸元在此前接受骨朵採訪時曾表示,希望改編影視劇後去掉了原著書名的“皇后”二字是也自己的本意,電視劇裡的扶搖最後也沒有做女皇,寧願選擇迴歸普通人生活,這是故事要表達的真義:一切權欲爭鬥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為國為民,出於大義。

除了這一“赤子大義”的情感之外,雖然被認為是“大女主劇”,但並非“女強”劇情,只是希望通過扶搖自身的勵志史,表達出“男性可承擔的一切,女性也能承擔”這一“平權”思維。

從《扶搖》開播以來,媒體指數與資訊指數呈反比,“自來水”討論熱度逐漸高漲。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其中,首日騰訊視頻VIP可看6集劇情中,出現了第一次較大的戲劇衝突,發生在扶搖與大師兄燕驚塵之間。兩人青梅竹馬本該神仙眷侶,卻因大師兄燕驚塵優柔寡斷,希望通過大師姐裴瑗的家境勢力鞏固自己在昆京紮下根基,而決定娶扶搖為妾室。原本在畋鬥賽中想要顧及大師兄燕驚塵顏面的扶搖,在看到燕驚塵經不住裴瑗挑撥而否認對扶搖的愛之後,一氣之下打敗大師兄。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通過這一情節,古代男性的傳統思維與現代女性獨立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燕驚塵看來,男子娶妾有何不可?在扶搖看來,一生只愛一個人才是全心全意的真愛。於是,燕驚塵立刻被打為“古代何書桓”,微博#扶搖大師兄渣男#話題也在短短几日間討論超過2000條,閱讀量達到446萬,各大KOL發聲表示,“扶搖打爆前男友/渣男大師兄狗頭,大快人心!”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這是《扶搖》一次展現三觀的重要情節,並且隨著劇情發展,扶搖在遊歷五洲的過程中,其現代女性思維將會慢慢展開並不斷昇華,改編過程中更專一化的感情線以及打馬退敵、立朝治國的自身能力,都讓扶搖遠離“瑪麗蘇”“大女主”的慣性標籤,走上了“三觀正”“男女平權”之路。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總結

臺網聯動時代,分眾化觀看愈發明顯,體現在臺網播放數據以及討論熱度等方面,所展現的各維度差異化也愈發明顯,播放收視的長紅以及網絡話題的唱衰,這些都在《扶搖》的綜合輿情中均有所體現。

對於《扶搖》,黑的是我們對國劇一貫的不夠自信,紅的卻是劇中優質的精神內核及演員實力的演繹。

所以,在臺網雙平臺口碑不完全可控情況下,務必需要回歸故事內核的提升抓緊網絡觀眾,憑優質演員抓住電視臺觀眾,雙管齊下。《扶搖》中後段劇情,必有可期。

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豆瓣评分与综合热度成反比?数据解读《扶摇》首播的“红与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