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要火了

最近,在等公交的時候看到這麼一組海報。

看過了很多創意,這麼一組簡單平常的廣告反而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往往越簡單的文案,背後的策略推理過程可能越精密。

文案要火了

學而思網校這組海報選取了一個最常見的發問場景,向家長提問了6個問題。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在過去的印象中,教育學習類的廣告大多數是通過情緒引導,利用恐懼或是對比來激發讀者的行為。比如:這個世界在偷偷懲罰不學習的人。

教育,讓學生獲得思考和智慧,本身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這麼來看,我覺得學而思網校的廣告場景是合理的。孩子這個年齡本身就是充滿好奇,產生好奇是思考的第一步,“為什麼”是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窗口。

同時,這個廣告場景又是取巧的。提出的這幾個問題,不是假大空,很日常生活,卻能難倒大多數家長。這些問題很專業,家長顯然應付不過來。

這麼一來,這組廣告的主張”這題不問我,問學而思網校“就呼之欲出了。

也不難發現,這組海報的文案很有特點。為了更好地理解分析,或者為了讓它更好的傳播,姑且把它叫做「專業體」。

01

從傳播角度來看,「某某體」能夠形成很好的UGC互動。它有固定的句式,再創作的驅動力很強,或者調侃,或者惡搞。比如陳歐體、蘋果體、蒼白體和王家衛體等等。

文案要火了

「專業體」也不例外,我這裡臨時惡搞一個大家感受一下。

“爸爸,我餓了,我們什麼時候能吃飯呀?”

“這事不問我,問你媽去。”

這不就是我們每天都在發生的對話麼。而往往是日常最熟悉的對話,才是最具有自然傳播力的體例。

02

從策略來看,「某某體」其實對應的就是一種策略武器。選擇和消費者什麼樣的對話情景,其實就是選擇什麼的溝通策略。

比如「對不起體」,加多寶打的就是感情牌,希望利用大眾的同理心獲取認同和好感。

文案要火了

再比如「蒼白體」,vivo選擇這種俏皮的口吻,其實就是想給品牌打造要年輕好玩的標籤,它們瞄準的是那批年輕用戶。

而這次的「專業體」,學而思網校直接傳達給用戶的感受印象就是專業,同時也潛在的傳導一個觀點。

“專業問題交給專業機構。”

而這一點,正是學而思網校這組廣告的洞察點。目前來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會講究精細化分工,這正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點。

為了加強“專業”的定位,從縱向和橫向角度,學而思網校在傳播上有兩個動作。

第一,在教育行業的垂直方向上,在微博上發起話題#把C位留給專業的人#,並邀請十點讀書、蘇芩、陳志林、黃友鳳學長等教育、育兒、情感類自媒體人,從不同角度闡釋其倡導的#專業問題交給專業機構#的教育理念。

第二,在各個行業的平行方向上,學而思網校聯合二十餘家行業領導品牌,一起為#專業問題交給專業機構#站臺,讓教育更加科學合理化。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文案要火了

除此之外,這次的「專業體」還有一個很正向的目的:

希望父母能夠更專注於高質量的家庭教育和對孩子的陪伴,不用在陪孩子做題寫作業這件事情上消耗太多的精力,影響親子關係。之前就有一個爆文新聞《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氣到心梗住院?》,也足以反映出陪讀是一本血淚史。

而且,每一代人學習的知識體系也在更新,如果父母用舊的知識體系去指導孩子,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導。把學習交給專業的教育培訓機構,讓專業的老師帶領孩子一起探索知識的奧秘,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更負責任的表現。

當一個品牌積極地推廣這個行業,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該品牌在這個市場的地位。從這點去看,學而思網校在專業上的確是市場領先。

順便提一下,在此之前,學而思網校在品牌推廣方面一直保持低調。在行業內慢慢深耕,不斷地提高產品競爭和擴大市場佔有率。

作為一個教育品牌,我認為正是需要這種品牌性格。教育是一件緩慢持續深度的事情,聰明的品牌應該順應教育發展特徵而生長。持續,專業,高效。

學而思網校這次線上線下的傳播,有點像一個閉關修煉多年的人物準備出山了。這也可能反映出兩件事:第一,自身修煉充分了;第二,江湖需要他。

的確,中國教育需要更多專業幫手,不僅僅是學而思網校。學而思網校只是一個助手,幫助家長實現更好的家庭教育,最重要是背後的千萬家長能成為教育踐行者。

最後再看這次「專業體」,容易發現學而思網校其實就在做一件事。就像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的那句廣告語“讓科學流行起來”,學而思網校在做的事情也是如此:讓專業的全科教育流行起來。

Ps.他們最近也正在推優惠課程,50元能搶到原來的正價課,這無疑給很多想給孩子報學而思網校的家長吃了顆定心丸,畢竟50元在今天還能買點什麼?不妨把它當做孩子學習路上的一塊試金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