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主持修建的西安佛塔,1000多年前已是古都地標


說起古都西安,不能不提西安地標性建築之一的大雁塔。大雁塔和秦始皇兵馬俑、古城牆、鐘鼓樓一樣,是許多到西安旅遊、出差的人不能錯過的景點。圖為大雁塔。

而說起位於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就不能不說一個從河南偃師走出去的和尚,沒錯,就是被尊稱為“三藏法師”的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方丈—玄奘。圖為大慈恩寺山門。

和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中描述不同,現實生活中玄奘一人歷經艱難險阻到達天竺的那爛陀求寺取真經。歷時17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圖為大慈恩寺大雄寶殿及大雁塔上半部。

由玄奘所述的《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了他親身遊歷的110個國家,以及聽聞的28個國家、地區和城邦的基本情況。

不得不說,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我們印象中婆婆媽媽的唐僧,才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國際旅遊達人。圖為大雄寶殿前虔誠的遊客。

為供奉從天竺國帶回來的佛像、舍利、經文等,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歷時兩年完工。

玄奘的一生,為中國和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魯迅先生稱之為“中華民族的脊樑”。圖為從北面所拍的大雁塔。

其實大雁塔原名雁塔,因區別於西安薦福寺內規制較小的雁塔,所以稱為大雁塔。而最初的雁塔二字,是玄奘沿襲了印度“葬雁建塔”的雁塔之名。圖為從玄奘三藏院中所拍的大雁塔。

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雁塔已經不是玄奘修建雁塔的最初模樣。大慈恩寺,卻因為大雁塔的盛名,每天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不計其數。圖為大雁塔南廣場上合影的遊客。

圖文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商用。 更多原創旅遊圖文,歡迎關注:風景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