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這麼久研,你知道真題是怎麼出來的嗎?

考研的寶寶們,到目前為止,你們的真題都做得怎麼樣了呢?做了這麼多高水平的考研英語真題,有沒有同學好奇每一年的真題是如何千錘百煉之後出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考了這麼久研,你知道真題是怎麼出來的嗎?

一、命題流程每年準備多套考題

考研英語命題組大概有多少人?

十幾位,核心成員有七八位,每年的命題人根據具體情況有小範圍調整。命題組的老師們均來自各高校的英語專業,都是語言水平過硬的英語專家。

命題組老師的關鍵任務就是保證命題工作在基本思路、題目設置和難度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連貫性,既最大程度地保證命題的科學性,又能夠對考生進行公平選拔,也能有很好的區分。

命題組的老師是怎麼分工的?

首先,每位老師都根據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分別負責完形、閱讀、翻譯、作文等方面的初始選材與命題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後,要經過全組其他老師們的細緻評估,以確定題目雛形。之後,全部考試題目要“上牆”,經全體命題人一遍遍反覆打磨,最終確認。經過打磨多遍的題目還要通過外聘專家的審查,再做修改後,由組長簽字最後定稿。

考研英語的命題流程?

每年夏季,考研命題組都要開一次命題預備會。在這次預備會上,參與命題的老師們要做細緻的命題準備工作,比如,選擇可能使用的命題材料,可能採納的題目等,預備會上所做的題目都會放入題庫備用。考研前的冬季命題會是做出當年考試題目的關鍵時段,每個命題人都會帶著事先準備好的可選文本材料入會,並在二十幾天裡,在全封閉的狀態下,完成當年考題的命制與確認,並準備好一套特殊情況下必須啟用的備用題目。

經反覆打磨後確認的考題,須經外聘專家進會獨立評審,命題組根據專家的評審意見對考題做最終調整後,經組長簽字封存提交。

此外,命題組還要準備一套備用考題,即B卷,以應對特殊需要。之後,命題老師們會稍輕鬆一些,為題庫再做三套考題。無論是當年使用的題目,還是放入題庫的備用題目,都源自全新材料,每套題目稍加打磨便可用於考試。

二、試題來源材料多來自英美主流雜誌

命題組老師的出題材料一般來自哪裡?

沒有特別規定,但是,命題組的老師們都知道,可用材料均選自英美主流雜誌或書籍。在選擇標準上,大家的共識是,不用文學類材料,比如小說、戲劇、文學散文等,也不使用專業性特別強的材料,因為使用專業性過強的材料對非該專業的學生不夠公平。此外,命題材料所涉及的話題也格外注意,比如,談論宗教、種族、政治的文字一般不用。就整體而言,考研英語較多采用經濟、教育、文化等公共話題的篇章。並且,老師們選材時,經常以所選文章能否找得出“題眼”而做取捨,比如,選擇閱讀理解的篇章時,文字的表述要有曲折,才好設置題目。當然,文章中若有“超綱”詞,或過於專業的術語,命題老師會將其替換掉或做適當解釋,以便考生順利閱讀。

關於考研英語的素材來源,市面上各類書單滿天飛,究竟哪些最靠譜?

絕大多數都來源於英美主流報刊雜誌,比如TheEconomist(《經濟學人》)、BloombergBusinessWeek(《商業週刊》)、Nature(《自然雜誌》)、TheWallStreetJournal(《華爾街郵報》、TheNewYorkTimes(《紐約時報》)等。偶爾也會在一些書籍中尋找合適的文字做考試素材,比如,有些做翻譯題目的篇章選自相關的英文專著,但不多,並且會對其中的個別術語和專業概念做細緻處理,保證考試的公平。

因此,考研備考中最重要的就是研讀真題,因為語篇永遠都在變化,但命題思路和題目設置是穩定的。這也是考研命題的整體思路。

是否會從英美報紙上選擇命題材料?

一般不會。因為報紙上發表的文章通常面向大眾讀者,文字表述淺顯易懂,不適於出題,並且報紙文章通常強調時事性,由於考生關注時事的程度不同,以此類內容做考題或對不同考生有失公允。

作文的命題有什麼規律?

考研英語的作文題目通常以一幅圖畫或一個圖表給出。在話題選擇上,命題人不會刻意貼近社會熱點話題,基本會選擇大家相對熟悉的話題,消除因為背景知識不同帶來的差異,保證公平。

三、命題保密一旦洩密立即啟用B卷

考了這麼久研,你知道真題是怎麼出來的嗎?

如何保證命題絕對保密?

考研英語命題處於絕對保密狀態,是這一考試嚴肅性和權威性的突出體現。對此,教育部考試中心的領導對命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均有細緻周密的部署,並一一親臨督察指導。比如,命題人在上會之前,均須嚴格按照規定將準備的材料存入U盤,並徹底刪除個人電腦中的相關材料。進會時,每個老師要嚴格通過安檢,放棄所有通訊與記錄設備。工作前,考試中心領導均親自對全體命題人做保密教育,每位老師不僅每次都要重籤保密協議,在命題過程中還要根據保密協議的要求,在各個細小環節履行自己承諾過的保密義務。

社會上有很多人在考研前對英語命題的選材進行預測,您怎麼看?

這種預測沒有什麼意義。道理很簡單,在考研英語的命題過程中,考試中心有著非常有效的查重機制,完全可以保證試題所用的材料不會被外界預測到。

另外,每年考題素材的選擇從未預設過主題偏向,所用材料只要來源與內容足夠多樣並適合一貫命題要求即可。即便是被熱炒的《經濟學人》雜誌,中選篇章的數量也並沒有明顯高過其他刊物。

四.考研英語(二)命題將更規範

未來考研英語的命題趨勢?

考研英語命題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每年的命題組從成員到工作流程保持大致穩定。唯一能在命題方式方面與考研英語相提並論的只有高考英語命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考研英語會繼續保持目前的模式。

不過,隨著國家進一步推進專業碩士教育,擴大專業碩士招生規模,以使我國的碩士教育體系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走向看,今後幾年中,將會有更多考生從英語(一)中分流出來,轉而參加英語(二)考試。這一趨勢將使英語(二)的命題工作更加規範,更加精細,最終使其形成自己的獨立風格。

自2010年起,考研英語試卷開始分為英語(一)和英語(二),英語(一)即原來的統考“英語”,英語(二)主要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考科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