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英雄,這是中國足球失落的根本原因

沒有英雄,這是中國足球失落的根本原因

姆巴佩

2018年夏季,俄羅斯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比賽正從八分之一決賽進入到四分之一決賽。記得在世界盃的相關報道中,有人曾經不無感慨的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除了足球隊沒有來,其餘的什麼都來了。”這話說的有些諷刺,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悲哀,因為其中折射出中國人對於足球的熱情,而這股熱情卻屢屢被一盆盆的“洗腳水”澆涼。幾十年過去了,除了韓日世界盃中國隊打進去了,時至今日,在國際賽場上,不僅少有斬獲,而且更加“臭名昭著”!

對於中國足球比賽的屢屢失敗,有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我們的青訓沒有做好,使得足球事業的發展後繼無人。背後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便是,踢足球的人少了,自然能夠可供選拔的優秀足球運動員也就少了,故而沒有優秀的人才供挑選,自然也就無法取得有效的成績。這話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僅僅因為人多就能在國際足球賽場的較量,能夠取得好成績嗎?要知道,人口稀少的冰島,這一次也打進世界盃了,而且裡面的運動員還是業餘的,從各行各業招募來的,這能說明人少就踢不好足球?恐怕未必。

沒有英雄,這是中國足球失落的根本原因

C羅

那麼究竟什麼原因始終困擾著中國足球的發展與進步呢?肯定不在人多與少,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身體素質和技能不如人。在足球場上參加比賽,不僅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而且還需要精湛的踢球技術,這樣才能保障足球運動員在規定的比賽時間內,得到很好的發揮。但是,我們在這樣方面,的確有很多不足。一方面中國人的體質,整體上不如西方人;另一方面中國的足球運動員,沒有太多的機會參與到國際豪門的足球比賽中,足球技能得不到有效磨練。這的確是客觀存在的原因,但是我們對比一下週邊的鄰居——日韓,他們不是依靠自己的刻苦訓練和摸索,一步步走向世界舞臺的,所以這樣的話語,根本不是中國足球失落的根本原因。

其次,缺智少謀。自從我觀看中國男足比賽以來,記憶中在國際比賽上就沒有社麼大勝的情況出現。我們長期以來的心態,只要能夠保持領先,立即轉為防守,要是遇到國際強隊,防守、再防守,恨不能把十一個人都安排在球門口。這種積極防守的心態,導致的結果基本上不是被對手打進三個就是四個,甚至有一次被泰國隊打進5個球的“奇恥大辱”。這就說明,中國足球隊的戰略戰術非常有問題,很多人可能歸根於球員的“技不如人”,不敢冒險,不能逞英雄,一種“小富即安”、“少輸是贏”的心態,這就是典型的“缺智少謀”,使得中國足球在國際比賽上被動至極。結果導致每場重大比賽後,很多解說員眾口一詞的讚揚中國隊守門員屢次“成功撲救”,這不是諷刺,又是什麼?!

在足球賽場上,即使輸球,也不能輸人,要去和強隊磨練,要去想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尋找勝利的方案和機會,不能躲在自己的半場一直捱揍,這也太窩囊、太不明智。試想一下,當年我們面對日本的全面侵華,在武器、訓練、後勤等都不如人的情況下,放棄抵抗,不思取勝之道,那麼我們現在豈不是都成了亡國奴!?比賽如戰場,不見刺刀不見紅,那只有認輸投降的份,教練和球員還來幹什麼,回家抱孩子去吧!在這一次俄羅斯世界盃的比賽中,日本隊對陣“紅魔”比利時隊,兩對力量有些差距,但是日本隊依然在頑強摸索勝利的策略。終於在依靠快速打反擊時,抓住機遇,偷襲得手(日本人對於強者就喜歡搞偷襲),連進兩球。之後,儘管日本隊在取得領先優勢的情況下,他們依然保持旺盛的進攻態勢,這令我覺得非常震撼,即使日本隊輸了,心中也是不得不敬佩,這才是足球應該有的智謀。

沒有英雄,這是中國足球失落的根本原因

最後,足球的精神——渴望勝利、去做英雄,我想這才是我們這麼多年耗費巨大投入,卻始終沒有得到的東西。眾所周知,任何的體育競技比賽,都意味著競爭超越,追求的目的只有一個——“勝利”,至於其他的都是扯淡。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一再強調“友誼第一”、“和為貴”等傳統體育鍛煉思想,無形中捆住了中國人實現足球夢想的腳步。每次,在中國隊比賽的現場,失利的國足都被冠上“國豬”的雅號,不僅可以看出國人的憤怒和無奈,更凸顯出對於球員在賽場上一派“悠閒懶散”的做派,要麼是追不上、跑不動,要麼是大腳長傳——丟球,不敢拼、不敢搶等這一系列的“臭”,可謂是比比皆是。沒有了求勝的精神,也就失去了體育競技的意義。一個足球運動員,不去爭當英雄,不去拼搏,創造奇蹟,怎麼可能取得勝利,怎麼可能讓別人覺得“雖敗猶榮”,得到大家的真正認可!試想一下,在恆大踢球的金英全,儘管在韓國國家隊踢中後衛的位置,但是卻常成為英雄人物,冷不丁的就是一腳抽射,為國爭光。比如在這一次對陣德國隊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叩門得分,彰顯韓國球隊的“風骨”。

沒有英雄,這是中國足球失落的根本原因

風骨

同時,中國社會太缺少英雄情結,這也是使得我們的足球事業,怎麼投入和培養,難以得到長足的進步。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比較強調“隨潮流”、“大眾化”,經常講的是“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等,一系列反“英雄”的思想,使得我們的足球運動員中沒有培養出實力和個性突出的球員,而且很多不良風氣(如踢假球等),一直困擾足球的進步,這些都嚴重阻礙我們的足球事業,何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很多看過好萊塢大片的人,應該感受到電影中英雄人物給觀眾帶來的震撼和影響。同樣對於中國足球而言,也需要出現一批像C羅、梅西以及內馬爾等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通過他們的英雄事蹟,影響一代人或幾代人,從而敲響、喚醒中國足球沉睡的靈魂,給這個時代注入全新的希望和活力,才能更加有利於推動我們的足球事業發展。

本人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偽球迷”,年歲漸長,不能苦練本領,親自“披掛上陣”,再加上諸事煩心,漸漸對於中國足球缺少關注,也不能提出什麼良謀,只能憑著自己的日常所見所聞,提出些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希望對於中國足球事業有些裨益,於願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