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鉛鋅礦山全梳理!環保審查,也阻擋不了的趨勢!

鉛、鋅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有色金屬工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約佔10 種常用有色金屬生產、消費總量的30% 以上。

我國鉛鋅礦資源豐富,在鉛鋅礦地質研究、勘查、採礦及礦物加工工藝水平等方面處於世界前列,是鉛鋅礦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

總體看,我國鉛鋅工業總體形勢較好,但在鉛鋅礦的勘查和開發利用過程中仍存在需引起重視的問題。以礦業大省內蒙古為例:

一、內蒙古的鉛鋅資源分佈

鉛、鋅礦產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優勢礦產資源,均居全國第一位。鉛礦保有資源儲量1008萬噸,鋅礦保有資源儲量2098萬噸,主要分佈在巴彥淖爾市、赤峰市、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

內蒙古鉛鋅礦山全梳理!環保審查,也阻擋不了的趨勢!

目前,內蒙古地區至少有66家在產成規模鉛鋅礦山,其中有10個是大型礦山,13個是中型礦山,剩下40幾個鉛鋅礦山規模較小。

那麼接下來《礦業匯》帶大家梳理一下內蒙古省內的大、中型鉛鋅礦床:

內蒙古鉛鋅礦山全梳理!環保審查,也阻擋不了的趨勢!

上述表格列出了23個內蒙古的大中型鉛鋅礦山,其中,雙尖子山銀鉛鋅礦更是一處超大型銀礦,含銀量達到亞洲第一!礦區共圈定工業礦體280條,其中有39條礦體的單礦體資源量達到大型銀礦規模。

二、投資內蒙需謹慎

中期來看,內蒙古的新增和擴建鋅礦山項目層出不窮,預計到2022年本地區的鋅礦年採選礦能力將增加11%達到124.6萬噸鋅金屬量。

然而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範》等9項推薦性行業標準已通過國家審查,並將於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

那麼,作為生態保護重地和礦業大省的內蒙古,更是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減少礦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內蒙古政府近期出臺的報告顯示本地43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已經受到多個工業活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這43個生態功能區佔內蒙古全區面積近80%。

在這43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已經有8個生態保護區明令禁止新的鋅礦採礦項目,有11個生態保護區規定不再批准新增或者擴建的鋅冶煉項目。

內蒙古鉛鋅礦山全梳理!環保審查,也阻擋不了的趨勢!

中國有一半的上市鋅礦企業都在內蒙古有鋅礦山,包括紫金礦業、盛達礦業、盛屯礦業、建新礦業、興業礦業、中色股份、山東黃金、銀泰資源、西部礦業和馳宏鋅鍺等。

雄厚的資本使得上述這些公司擁有最先進的設備和管理理念,並滿足所有當前國內的環保要求和安全生產規範,因此2017年的環保審查對這些公司的鋅礦生產幾乎影響甚微。

但在內蒙古現有的237家鉛鋅礦開採企業中,許多中小型企業受到了環保審查的巨大沖擊,尤其是那些手續不齊全、環保不達標的小型礦山企業!

因此,雖然內蒙古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在投資內蒙古礦業的時候,還是要保持謹慎,畢竟它是一個生態相對比較脆弱的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