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線教育的突破點在哪?

誠然,教育行業是塊巨大無比的蛋糕,無論資本寒冬論還是經濟低迷說,這都沒有影響投資人對在線教育行業的熱情,在其他互聯網行業紛紛抱團取暖過冬之際,在線教育領域卻傳來了各種的喜訊,51Talk上市、VIPKID攬1億美元C輪融資.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教育企業都可以贏得資本的青睞,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轉型、裁員、倒閉也是行業常態;有的企業融錢時聲勢浩大最後卻歸於沉寂,有的企業瘋狂燒錢財務卻是嚴重虧損,而有的企業低調做事從不聲張卻坐擁數百萬用戶,開始走向營收之路。

K12在線教育的突破點在哪?

K12在線教育的突破點在哪?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方向:

  • 立足智能教學,解決老師核心痛點

不管是傳統教育機構還是互聯網企業,業界越來越認可“教師是決定在線教育產品成敗的關鍵一環”這一觀點,家長和學生本就需要圍繞著老師,不管老師是否產品的直接使用者,產品要進入學校也必須經過老師。一起作業、作業盒子、盒子魚英語等新老產品都非常重視教師群體的運營,極盡全力激活教師用戶。

那麼,老師的核心痛點到底在哪裡?

是工資太低嗎?沒錯,根據騰訊教育發佈的2016年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90%的老師對收入不滿,但這不是靠某個企業來解決的;是社會地位不高嗎?也對,還是那份報告說明,82%的老師認為自己社會地位比較低,但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吧。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落在工作壓力大上,剛好80%的教師認為工作≥比較繁重,怎麼解決呢?可以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閱卷入手,老師最重要的教學工作不過如此,其他的管理工作在溝通便利的互聯網時代應該沒那麼複雜了。

再來看,學科網已有豐富的教案、試卷等教學資源積累,並且是靠賣會員的還能積累幾十萬會員,備課太重內容;至於課堂、電子白板、翻轉課堂等形式早有出現,但無疑硬件投入成本都很高,難以普及;在批改作業上,目前所有的產品都讓學生在線做作業、老師在線批改,這根本就行不通,先讓中高考變成計算機作答再說吧。那麼,唯有智能閱卷類產品算是業界良心了。

說到閱卷,不得不提的是學信科技首創的手機閱卷技術,已獲得國家技術專利,利用低成本便攜設備幫助老師減輕閱卷負擔,輕鬆批改,快速統分,做到客觀題不用改、主觀題智能識別,學信的悅卷星產品還可以兼容傳統手寫有痕閱卷和網上無痕閱卷兩種模式。

  • 深耕2B業務,塑造多種解決方案

自從課外輔導行業成為一片紅海,學校就被稱為“在線教育的最後一個戰場”,其中的原因略知一二。

試想,第一,中小學校本身封閉性較強,除了一些知名的專業教輔商能直接打入學校,其他傳統教育資源根本沒有機會,但課外輔導行業卻一直風生水起,家教、培優班、興趣班、假期補習班、藝術培訓等生生不息,充分擠壓了中小學生的課外時間,這在線下已經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

第二,課外培訓呈現在線上的形式無非是三種:信息平臺、課程平臺、家教平臺,信息平臺可以在線搜尋教育機構的各類信息,代表是已在新三板掛牌的決勝網;課程平臺可以直接在線上課,不限教育機構或個人教師,淘寶教育、騰訊課堂、百度傳課,BAT三家皆沒有落下;家教平臺可以在線找家教,2013年湧現了一大批這樣的企業,跟誰學鬧著還不夠大嗎?但是至今,有倒閉的(老師來了),有重大轉型的(老師好),剩下跟誰學、輕輕家教幾家在支撐著,業務上也都逐漸偏離線下,轉移到線上直播。

課外培訓模式這線上也早就過了流量紅利期,目前這三種方向都不好再做,而學校則像是還沒有被互聯網開發的“處女地“,且不同於互聯網企業2C的模式,學校市場是真正2B的,他們需要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或者可定製、可開發的功能模塊組合,並且需要應用在信息場景中,既為老師所用,也為學生、家長使用,同時不能讓使用者覺得麻煩、增加任何負擔。

既然要服務老師,打入學校是在所難免,學信科技從服務為明教育集團實體學校的經驗出發,為學校提供多種產品解決方案,通過組織化帶動產品使用。比如在智能閱卷上,提供手機閱卷、微信閱卷、教輔閱卷、高掃閱卷4種完全不同的閱卷方式,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 加強業內合作,提供便捷優質服務

既然學校壁壘如此之高,可替代的產品又不少,你來推廣,我也來推廣,不能單純拼硬性指標;當下美團與大眾點評、滴滴與uber中國先後合併致使互聯網企業併購之風愈演愈烈,但在線教育行業還不那麼明顯,其原因是體量巨大的線上教育公司還非常非常少,那其實加強業內合作、強強聯合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業內合作的最大意義在於幾點:1、業務互補,內容與平臺就是一個天然的互補關係,任何教育平臺都需要內容資源的填充,這主要是課程、題庫兩大類,比如科大訊飛就與樂樂作文合作將內容植入智學網。

2、優勢強化,在共同的方向內合作可以讓優勢更突出,強者更強,不過這種合作更多涉及到利益分配關係,層次有深有淺,很多合作始於美好構想,終於灰度死亡,像學科網與魔方格合作推出的學易魔方作業產品就是個例子;那麼終結這個問題的極端辦法就是併購了,學科網併購梯子網也是看重其原有題庫資源。

目前,學信科技主要走業務互補模式,與榮德基、世紀天鴻、金太陽教育、瀚海書業、學苑文化、華冠文化等國內知名教輔商達成合作,將先進的手機閱卷技術融入紙質教輔中,讓傳統教輔插上信息化的翅膀,開啟新的閱卷方式。

K12在線教育的未來會怎麼樣?我想老師、學校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實體學校不可逾越的環節,相信這也是大勢所趨,那麼以上三點僅供參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